歐盟離不開中國,但也怕被捏住命脈
經濟,是中歐關系最硬核的部分。
2024年,中歐雙邊貿易額達到7858億美元,中國連續18年穩坐歐盟最大貿易伙伴的寶座。這數字聽著就挺震撼的,說明兩邊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分都分不開。
比如,中國出口到歐盟的商品,從手機到衣服再到機械設備,撐起了歐洲不少消費市場;而歐盟這邊,德國的汽車、法國的奢侈品、意大利的紅酒,也都指著中國這個大市場賺錢。
但這關系可不是完全平等的。歐盟對中國依賴挺深,尤其是制造業供應鏈。
比如疫情期間,口罩、呼吸機這些東西,歐盟發現自己生產線不夠,只能靠中國供貨。這事讓歐盟有點慌,覺得自己命脈被中國捏著。
2023年,歐盟還搞了個“去風險化”戰略,說是要減少對中國的依賴。
可說歸說,真干起來沒那么容易。中國的生產效率和成本優勢,不是歐盟隨便找個新的地方就能替代的。
再看貿易談判,歐盟常常吃癟。比如中歐投資協定,談了好幾年,2020年底好不容易簽了,結果2021年因為人權問題被歐盟內部叫停。
表面上看是歐盟硬氣了一回,但實際上是中國沒啥損失,歐盟自己企業還急得跳腳。
德國商會抱怨,說這協定不批,德國企業在中國的投資沒法保障,虧的還是自己。這不就是典型的“嘴上硬,心里虛”嗎?
2023年,歐盟對中國電動車加了關稅,說是要保護本地產業。可中國一反擊,說要對歐洲的豬肉和葡萄酒加稅,歐盟立馬就軟了。
這事說明歐盟在經濟上真不敢和中國徹底翻臉。經濟上歐盟就像個商人,既想從中國賺大錢,又怕自己太依賴人家。這種心態,讓它在和中國打交道時總有點縮手縮腳。
歐盟想當老大,但內部分歧太多
歐盟的政治更是一團亂麻,27個國家想法能統一才怪。
德國和法國想跟中國做生意,東歐國家卻對中國警惕得很,再加上美國老在旁邊敲邊鼓,歐盟對華政策就跟走鋼絲似的,搖擺不定。
比如人權問題,歐盟就喜歡拿這個說事。
2021年,歐盟因為新疆問題對中國進行了制裁,結果遭到中國的立馬反制,點了幾個歐洲議員和智庫的名。
德國和法國覺得制裁沒什么用,反倒影響生意;波蘭和立陶宛卻拍手叫好,說早就該硬氣一把。到最后,制裁沒什么實際效果,反而讓中歐關系涼了一截。
還有個典型的例子是華為。2019年,美國開始打壓華為,歐盟被夾在中間左右為難。
德國一開始說可以用華為的5G設備,畢竟便宜又好用,可美國一施壓,英國就帶頭禁了華為,法國也跟著含糊其辭。
到頭來,歐盟連個統一立場都沒拿出來,各干各的,看著就像一盤散沙。
當然,歐盟還想著在國際舞臺上當“道德標桿”。比如氣候問題,催中國減排,自己卻不太愿意掏錢幫發展中國家。
雙標的態度,中國看得清楚,自然不會太買賬。結果就是,歐盟想當老大,卻沒老大的實力和魄力,政策一會軟一會硬,就是個拿不定主意的家伙。
地緣政治:夾在中美之間,歐盟左右不是人
地緣政治上,歐盟的處境更尷尬。
它就像個夾在兩個大佬中間的小弟,一邊是老大哥美國,一邊是新貴中國,想兩邊都不得罪,可哪邊都伺候不好。
跟美國的關系不用多說,歐盟是北約成員,軍事上靠美國撐腰,經濟上也跟美國綁得緊。
可美國一直推行“美國優先”,特朗普還曾威脅要退出北約。拜登上臺后好點,但美國還是老拿歐盟當工具使喚,尤其是在對華問題上。
比如烏克蘭危機,2022年俄羅斯跟烏克蘭干起來,美國拉著歐盟一塊制裁俄羅斯。歐盟跟著上了,結果能源價格飛漲,自己經濟受不了,德國的化工廠都快關門了。
這時候中國站出來,說要保持中立,還跟俄羅斯做生意,歐盟只能干瞪眼。
中國的“一帶一路”搞得風生水起,歐盟一開始還不屑,說是“債務陷阱”??珊髞硪獯罄谝粋€跑去簽了協議,希臘的比雷埃夫斯港也讓中國接手,歐盟內部又亂了。
德國和法國覺得威脅了自己的地位,可又拿不出啥好辦法。
這種夾縫求生的日子,讓歐盟在國際上越來越沒底氣?!霸谥袊媲跋駰l狗”這句話,其實就是在諷刺歐盟這種左右為難的窘境。
俄羅斯的點評:既是嘲諷,也是算計
俄羅斯為啥要這么說歐盟?
首先,俄羅斯跟歐盟關系本來就糟。烏克蘭問題上,歐盟跟著美國制裁俄羅斯,俄羅斯早就憋了一肚子火。這回拿歐盟跟中國比,既是出口氣,也是想挑撥中歐關系。
畢竟,中歐關系要是鬧僵了,俄羅斯就能趁機拉中國站隊,增強自己的地緣政治籌碼。
其次,俄羅斯也想借機抬高中國,壓低歐盟。2024年,中俄貿易額突破2400億美元,俄羅斯對中國的能源出口占了大頭。
吹捧中國“強勢”,一方面能討好中國,另一方面也能襯托出歐盟的“軟弱”,讓自己在國際上顯得更有分量。
當然,歐盟再怎么說也是個經濟總量17萬億美元的大塊頭,不是真的一無是處。可俄羅斯這評論確實抓住了歐盟的軟肋——缺乏獨立性和決斷力,尤其是在面對中國的時候。
結語
中歐關系這攤水挺深的。
經濟上,歐盟離不開中國,可又怕被中國牽著走;政治上,它想硬氣,可內部分歧太多;地緣政治上,它夾在中美之間,左右不是人。
未來歐盟要想翻身,得先把自己內部理順了。27個國家一條心,聽著難,可不這么干就永遠是個散裝聯盟。
對中國來說,跟歐盟打交道還得繼續“穩”字當頭,既要合作賺錢,也得防著它翻臉。
大國博弈從來不簡單。歐盟要真不想當“狗”,就得拿出點真本事來,別老在中美之間晃悠悠。中國也得接著悶頭發展,實力才是硬道理。
參考資料:
1、和評理|歐盟應維持戰略自主,勿要淪為美國遏華“馬前卒” 中國日報網 2024-11-06
2、安東·尼爾曼:歐洲跟在美國屁股后面圍堵中國,說好的“戰略自主”呢? 觀察者網 2024-05-31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