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拋出的30%關稅,將歐盟逼至墻角,歐盟迅速做出回應,表示將反制特朗普關稅,然而還沒過一天,歐盟就“跪下”了,馮德萊恩表示推遲反制,尋求與美國達成協議,屬實讓人大跌眼鏡。
但是軟弱和讓步真的能幫助歐盟渡過此次30%關稅危機嗎?
4月2日,特朗普白宮宣布將要對所有貿易伙伴統一征收“對等關稅”,世界一片嘩然,人們不禁思考,難道一定要和美國做生意嗎?
然而當時只有中國站出來反制,此后短短一周時間內,特朗普突然宣布暫停,表示是為談判留下時間,然而實際上卻在制造不確定性。
特朗普的這種反復無常的行事風格,實則為其慣用策略。
其具體操作模式為:先刻意提升威脅層級,營造緊張態勢,隨后又降低相關門檻,以此在談判中占據主動地位。
受此影響,全球股市出現大幅下挫,黃金期貨價格更是跳水,跌幅達2.76%。
即使作為美國的盟友,也沒有逃過這場關稅大戰。
就拿歐盟來說,自4月起始,歐盟陸續面臨多重關稅加征壓力,具體包括:基礎關稅上調至10%,針對鋼鐵及鋁產品加征50%的關稅,以及汽車零部件關稅增至25%。
若將8月1日起即將實施的30%關稅納入考量,則意味著在短短數月內,歐盟對美出口商品所承受的關稅稅率將累計飆升至30%的水平。
很顯然,這是歐盟承受不起的。
一旦以上關稅施壓,歐盟產品在美國市場的競爭力被大幅削弱,相較于來自東南亞的未受同等關稅影響的產品,以及即便承受了加征關稅但依然保有價格優勢的中國產品,歐盟產品均難以匹敵。
這一局面無疑將對歐洲的汽車制造、工業生產、藥品貿易以及奢侈品行業造成嚴重沖擊,進而導致整個歐盟經濟體面臨嚴峻挑戰。
因此當特朗普宣布的時候,馮德萊恩以及馬克龍等都表示不滿,計劃反制,然而還沒到24小時,歐盟就認慫了,宣布推遲反制,爭取通過談判達成協議。
不過恐怕大家都明白,遲遲未有進展的美歐談判,就是因為特朗普關稅直逼歐盟核心利益,歐盟或抱有僥幸心理,認為特朗普最終會顧及盟友情誼,因此談判中敷衍了事。
然而這恰恰使得特朗普惱羞成怒,早在5月就宣布要對歐盟征收50%關稅,6月生效,后來因為馮德萊恩對特朗普示弱,才并未實行。
但是這并不意味著,特朗普政府就此罷休,7月12日宣布對歐盟征收30%關稅,按道理說這就應該徹底讓歐盟醒悟,歐盟念情誼,而特朗普想的都是錢。
然而如今歐盟的表現卻讓人措手不及,再次軟弱,但是這真的管用嗎?
白宮經濟顧問哈賽特一語道破真相,“如果總統沒有達成他認為足夠好的協議,這些關稅就會落實”。
很顯然,歐盟的妥協只會換來特朗普的得寸進尺,最后陷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的境地。
馮德萊恩以及馬克龍等政客,對中國的態度強硬,一到美國就軟弱,或許與美國的馬歇爾計劃有關。
二戰的歐洲國家滿目瘡痍,美國馬歇爾計劃,給了他們“一道光”,然而俗話說的好,免費的東西早已在暗中標好了價碼。
歐洲國家逐漸淪為美國的提線木偶,經濟、軍事、政治都能看到美國的身影。
然而實際上,曾經的美國對中國也用過類似的方法,尼克松訪華被稱為“破冰之旅”,直到現在西方國家的主流思想都是,美國把中國由“圈外”帶入“圈內”。
但美歐都疏忽了最關鍵的一點,中國能有如今的成就,最關鍵在于中國自己。
反觀歐盟,在國際上緊緊站隊美國,跟隨美國的步伐,遏制中國,援助烏克蘭對付俄羅斯。
直到幾天前,馮德萊恩都還在指責中國,卻對特朗普的霸權行徑只字不提,如今特朗普關稅逼近,歐盟又再次選擇妥協。
27個國家體量的歐盟,落得如此處境不免讓人唏噓,更悲劇的是,直到現在歐盟都對還在對美國抱有僥幸心理,然而沒有“武器”的歐盟,還會讓特朗普政府感到威懾嗎?
更關鍵的是,27個成員國早就各懷鬼胎,優先考慮自己利益,如今頻頻讓步,只會加劇歐盟的分裂。
不得不說,歐盟將自己的一手好牌打的稀碎,如今也是把中美俄三國都得罪了,如果歐盟還不醒悟,恐怕下場已經注定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