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城市車輛保有量的增加,停車難成了困擾群眾的重要問題。近年來,立體停車庫以其對立體空間的充分開發利用,成為解決停車難的一種選擇。然而,一些地方的立體停車庫,尤其是機械式立體停車庫建好后,出現了整體閑置、利用率不高等問題。在肇慶,是否出現此類現象?接連幾天,記者進行了走訪調查。
使用情況“冷熱不均”
記者對端州城區大部分立體停車庫的使用情況進行走訪,發現其呈現“冰火兩重天”現象,火爆的更火爆,冷清的更冷清。普通立體停車庫在平常時段,利用率約30%。
7月11日上午9時許,在位于端州區天寧北路的高要區人民醫院里,高達7層的立體停車庫幾乎停滿了汽車。有人開走車輛后,很快就有汽車存入,現場指揮人員忙個不停。
位于城區中心的高要區人民醫院立體停車庫,白天時間基本滿位。記者 楊永新 攝
“這里有100多個停車位,上午時段基本停滿。”值班保安告訴記者,每天上午是患者看病高峰期,醫院地面停車位有限,因此這個立體停車庫就成了車主停車的“香餑餑”。
在相同時段,位于端州區婦幼保健院旁邊的兩個立體停車庫,一個有72個車位,門口電子屏顯示剩余車位為39個。另一個有36個車位,電子屏顯示剩余車位35個。
7月10日上午,在端州區巖前社區的寶環大道,道路兩端各有一座立體停車庫。當天,車庫里停放的汽車寥寥無幾。“平時的停放率三成左右,周末高一些。只有到了國慶、春節、‘五一’等假期,利用率才高。”一名值守的工作人員對記者說。
7月10日中午,在端州區敏捷城商場地下車庫,記者見到,這里的立體停車庫有上下兩層,僅首層停有汽車,走訪所見的第二層近百個停車位基本閑置,利用率幾乎為零。
在端州區敏捷城商場地下立體停車庫,第二層的利用率幾乎為零。
區域位置影響利用率
記者采訪發現,立體停車庫利用率的高低和所在區域有較大關系。
如處在肇慶城區中心的高要區人民醫院立體停車庫,周邊道路受交通管制,較少設有公共路面停車位。患者及其家屬停車只能停在醫院有限的百余個車位。
位于端州區婦幼保健院附近的立體停車庫,由于位置不易找到,且周邊道路設有不少公共停車位,加上附近增加了一個停車場,前往該立體停車庫停車的市民并不多。“即使在長假期,游客也很難找到這個車庫。”在附近做生意的趙先生說。
部分單位所設的立體停車庫,利用率相對穩定。如在端州區政府大樓旁設置的立體停車庫,每天基本滿位。工作人員稱,除了解決單位員工停車難,還為了方便前來辦事的群眾停車,作用較大。
寶環大道的兩個立體停車庫,雖然位于商業圈和七星巖景區旁邊,但周邊公共停車場、路邊停車位較多,一定程度減少市民前往立體停車庫的幾率,所以利用率也不高。
“很少有人知道這里有立體停車庫。雖然對外開放,但除了患者及其家屬,前來停車的車主少之又少,經常有大半的車位閑置。”在端州區工農北路一家醫院,值班人員對記者說。該立體停車庫雖然處在城區中心,但其出入口和標識不明顯,鮮有人知曉。
操作不便性價比不高
“存取車比較費時,有時候還要排隊。”在車主葉先生看來,部分立體停車庫因是機械式,從入庫到出庫都需要人工操作,熟練還好,否則手忙腳亂。同時,因為存放車輛的位置較窄,要求司機有較高的停車技術,否則在汽車升降時有被剮蹭的風險,“有的司機寧愿到其他地方找地面停車位停放。”
在端州區婦幼保健院旁邊的立體停車庫,記者見到車主龍女士。她第一次使用立體停車庫,現場找不到工作人員,在查看一番車庫門口張貼的操作流程后,還是“摸不著邊”,到處找人詢問。
在收費方面,立體停車庫建設投入成本較高,后期電費和養護都需資金,管理方只能提高收費標準來平衡收支。如位于寶環大道的立體停車庫,收費標準是1小時內免費,3小時內10元,3小時后每小時4元,24小時最高為38元。
地面停車收費以端州停車為例,其收費標準是半小時內免費,3小時內為5元至7.5元不等,3小時后每小時收費2元,比立體停車庫便宜約一半。24小時內,根據路段不同,最高收費17元至25元,也比立體停車庫的便宜。此外,地面停車還有更實惠的月租停車方式,車主在停放上有更多選擇空間。
“原來實行1小時內免費,可能成本太高,后來改為半小時內免費。即便這樣,我看總體還是虧本。”端州區婦幼保健院旁的立體停車庫工作人員說。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新能源汽車增多,不少車主都選擇有充電樁的停車位,方便充電。目前,立體停車庫很少配備充電樁,這是日后建設立體停車庫時需考慮的問題。
科學規劃提高便捷性
如何增加立體停車庫的利用率?肇慶市政協委員蘇常認為,在建設前一定要深入調查和充分論證,根據停車需求進行科學規劃,充分利用,避免“飽的過飽”“餓的過餓”。
蘇常舉例,在肇慶城區最繁華的商業集中地之一的星湖國際廣場,有大潤發、昌大昌等大型超市,周邊及地下停車場并沒有立體停車設施,每到節假日,停車一位難求。他說:“如果能配置立體停車庫,可有效緩解停車難題。”
有受訪者提到,管理方要提高立體停車庫的便捷性,在沒有工作人員駐場的車庫,應加強操作流程的宣傳和指導,設置清晰的指示標識和操作說明。優化停車流程,縮短停車和取車時間,例如引入智能化停車系統,提高操作便捷性。
“要合理制定收費標準,根據不同區域、不同時間段的停車需求,制定靈活合理的收費標準。適當降低部分區域的收費,提高立體停車庫停車的性價比。”車主黎光杰說。
同時,通過電視、網絡等多種渠道,宣傳立體停車庫的優勢和分布情況,提高車主知曉度和認可度。實施多種措施提高肇慶立體停車庫的利用率,緩解城市停車難題和城市交通壓力。
來源:肇慶市融媒體中心 記者 楊永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