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向最重要的盟友下手了,宣布將對歐盟輸美商品征收30%的關稅。這一舉動可能嚴重擾亂跨大西洋貿易,甚至點燃一場西方內部的貿易戰。
美國總統特朗普7月12日宣布,自8月1日起,美國將對來自墨西哥和歐盟的輸美產品征收30%的關稅。一石激起千層浪,引發了歐洲方面的強烈反應。
法國總統馬克龍強硬表示,法國與歐盟委員會一致強烈反對美國宣布對歐盟出口商品征收30%的關稅。
馬克龍威脅稱,如果歐美無法在8月1日前達成一致,歐盟應調動包括反脅迫機制在內的全部工具,加速準備“可信的反制措施”。
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的聲明則相對溫和,宣稱歐盟仍然準備繼續努力,在8月1日前跟美國達成協議。與此同時,將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維護歐盟的利益,包括在必要時采取相應的反制措施。
其他歐盟領導人的表態,整體上介于馬克龍和馮德萊恩之間,主流的意見還是希望盡量跟美國達成協議,如果實在無法達成協議,面對美國的關稅大棒,歐盟也準備反制。
為啥特朗普突然要對歐盟下重手呢?
最直接的原因是,近幾個月以來,美國和歐盟的貿易談判不順,歐盟拒絕犧牲自身利益向美國屈服,特朗普已經不耐煩了。
原本特朗普希望在7月初跟歐盟達成協議,但最終期限已過,雙方依舊未能達成協議。美國以關稅為施壓工具,要求歐盟在經濟和監管等方面作出諸多讓步,如進口更多美國天然氣、汽車和軍火,給予美企監管豁免等,還反對歐盟的消費者和氣候保護法規等;而歐盟堅決拒絕美國提出的“對等開放”要求,尤其不愿在科技監管領域讓步。
此外,歐盟內部立場不一增加了談判難度。德國出于對汽車產業等出口行業的保護,更希望盡快達成協議;意大利主張采取妥協立場,認為10%的關稅“影響不大”;法國與西班牙則持更強硬立場,強調必須維護歐洲的價值觀與政策自主,堅決反對“不對稱讓步”。這使得歐盟委員會爭取成員國授權時面臨極大壓力,在談判桌上的統一性受到挑戰。
既然歐盟方面態度不僅強硬,還政出多門意見不統一,特朗普為了逼迫歐盟就范,決定直接揮舞關稅大棒,逼迫歐盟內部盡快統一意見,盡快跟美國達成協議,不希望雙邊的貿易談判遙遙無期。
不過,特朗普的訴求,歐盟肯定無法全部答應。特朗普要求歐盟向美國提供完全開放的市場準入、取消報復性關稅,以及答應美國的所有其他談判條件,歐盟答應一切,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話又說回來,談判要價如此高,可能也只是特朗普的談判策略而已,只要歐盟在幾個關鍵領域向美國做出讓步,特朗普完全可以見好就收,宣布自己再次勝利了。無論如何,安全上依賴美國保護的歐盟,承受不起跟美國完全鬧掰的代價,我們拭目以待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