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盛夏,全國多地氣溫突破歷史極值,冰飲消費需求迎來爆發式增長。據《2025即時零售冰品冰飲消費趨勢白皮書》顯示,冰杯品類連續兩年增速超300%,一線城市人均年消費量達48杯,市場規模預計在2026年突破630億元。在這場冰飲革命中,農夫山泉、伊利等巨頭紛紛入局,而深耕行業多年的冰力達憑借技術沉淀與創新基因,正以“隱形冠軍”姿態重塑行業格局。
冰杯爆火背后:從“解渴工具”到“情緒載體”的消費升級
冰杯的崛起絕非偶然。當代消費者對冰飲的需求已從單純的降溫解渴,轉向對“即時滿足感”與“個性化體驗”的追求。數據顯示,超40%的消費者希望飲品以冰鎮狀態飲用,而傳統制冰方式因耗時長、冰塊易融化、衛生隱患等問題難以滿足需求。冰杯通過“即買即用”的便捷性,精準切中都市人快節奏生活的痛點。
以農夫山泉為例,其推出的“千島湖水源+超低速緩凍工藝”冰杯,主打“24小時慢融”概念。伊利則依托冷鏈優勢,以“冰杯+乳飲”組合切入市場,試圖復制其在冰淇淋領域的成功路徑。大品牌的入局讓冰杯市場更加“競爭激烈”,作為老品牌,冰力達是否還能保持一直的增速呢?
技術突圍:冰力達的“硬核護城河”
在冰杯賽道中,冰力達的突圍并非依賴價格戰或流量營銷,而是以技術筑基、以品質破局。
1. 制冰工藝:從分子級創新到全鏈路品控
冰力達首創的“微小分子團水結晶技術”,通過CFD數值仿真精準控制水分子排列,使冰塊硬度提升30%,耐融時間延長20%。其生產線采用二級反滲透純水系統,確保冰塊透明度與純凈度。相較市面一些品牌,很多消費者反映冰力達的冰塊耐融效果更好。
2. 智能生產:萬級凈化車間與自動化閉環
冰力達的廣州生產基地配備萬級空氣凈化系統,從原料凈化到罐裝打包全流程自動化,杜絕人為污染。承載FSSC22000、HACCP、ISO22000權威三重認證的堅實承諾,其食品安全標準遠超行業平均水平。
3. 設計創新:從功能滿足到情感共鳴
冰力達深諳年輕消費群體的審美趨勢,推出多種冰品,適配家庭聚會的袋冰、適合搭配酒類的高端冰等多元場景。在社交媒體上,“冰力達冰杯、月球冰、大方冰、袋冰等深受用戶喜愛,印證了其“顏值與實力并存”的產品邏輯。
行業啟示:冰杯競爭的“下半場”將走向何方?
當前冰杯市場呈現三大趨勢:
價格戰白熱化:價格戰導致冰杯出廠價降低,中小廠商生存空間被擠壓。更多小制冰廠以超低價格卷市場,甚至是送,但是作為企業,不賺錢做生意,產品的質量不禁令人堪憂。
場景深度滲透:便利店冰柜冰杯從“補充陳列”升級為“獨立專區”,冰杯與茶飲、酒類形成強關聯銷售。冰力達與全家、7-11、永旺超市等渠道的合作,使其冰杯復購率持續增長,遠超行業均值。
標準體系重構:現行SB/T 10017標準已無法滿足需求,執行標準:QB/T 8022-2024《 冷凍飲品 食用冰》即將代替SB/T 10017-2008《冷凍飲品 食用冰》,QB/T 8022-2024 《 冷凍飲品 食用冰》微生物菌落總數限值≤100CFU/g或者100CFU/mL,而冰力達的成品微生物內控標準菌落總數<20CFU/g,嚴于國標5倍。由中國食品工業協會發布了《食品用冰生產和經營衛生規范》(T/CNFIA 187-2024),冰力達有幸作為標準起草單位之一,參與該項標準的起草編制。
未來展望:冰力達的“長期主義”突圍路徑
面對巨頭入局與價格內卷,冰力達選擇以技術、品質迭代鞏固壁壘,擴大和穩固銷售渠道,積極與主流平臺開展線上合作、主動研發更多符合用戶需求的冰品,著力提升品牌影響力。
冰杯市場的終極競爭,本質是“技術普惠化”與“體驗差異化”的平衡。當農夫山泉用千島湖水源講故事、伊利用冰淇淋渠道做遷移時,冰力達選擇回歸本質——用硬核技術讓每一塊冰都成為品質承諾。這場冰飲革命的下半場,注定屬于那些既能仰望星空、又能腳踏實地的實務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