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讓青少年“零距離”感受司法威嚴,深化對法律程序的理解,2025年7月9日,四川省成都市光華街道東坡路社區組織30余名青少年走進成都市金牛區人民法院,開展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沉浸式模擬法庭”體驗活動。通過角色扮演和真實場景還原,青少年們在審判庭內上了一堂生動的法治實踐課。
走進法庭,揭開司法神秘面紗。活動伊始,金牛區人民法院未成年人與家事案件審判庭法治宣講員趙元芳為青少年們詳細講解了法槌、法袍的象征意義以及審判區域的布局功能,幫助他們直觀了解法庭的莊嚴與秩序。
模擬庭審,沉浸式演繹真實案例。隨后,模擬法庭正式啟動。青少年們以一起“高空拋物致人損害”案件為原型,分別扮演審判長、審判員、書記員、原告、被告及訴訟代理人等角色,嚴格依照《刑事訴訟法》規定的庭審流程,依次進行法庭調查、舉證質證、法庭辯論和最后陳述。“請被告人陳述事發時的具體情況?”“對原告提交的傷情鑒定是否有異議?”庭審過程中“審判長”沉穩詢問,“律師”們圍繞責任認定展開激烈辯論,“當事人”認真回應法庭詢問,整個模擬庭審嚴謹有序。
感悟法治,種下法律的“種子”。活動結束后,法治宣講員趙元芳對模擬法庭進行點評,并為大家送上金牛區人民法院自創的“豌豆莢·金苗”《青少年法治宣傳》宣傳扇。參與本次青少年模擬法庭活動的一名小小‘審判長’表示:“穿上法袍、坐在審判席上的那一刻,我深刻感受到了司法的莊嚴。原來課本里抽象的‘司法威嚴’,真的能通過規范的庭審用語和嚴謹的流程變得觸手可及。”另一位參與者表示:“坐在真實的審判席上,才明白‘法庭莊嚴’不是空話,今后不僅要自己守法,還要提醒家人規范行為。”
創新普法,讓法治教育更生動。此次模擬法庭活動將法治教育從“課堂講解”延伸到“場景實踐”,通過沉浸式體驗幫助青少年樹立“辦事依法、遇事找法”的法治思維,為法治建設培育“青春力量”。這種寓教于樂的普法模式,打破了傳統單一的宣傳形式,兼具引導性、互動性和融入性,不僅豐富了青少年的暑期生活,更讓法律知識貼近日常生活,在潛移默化中培養法治信仰,助力青少年成長為學法、懂法、知法、守法的好公民。
圖文:趙元芳
校核:秦溱
編審/發布:陳孝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