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著全世界都關注俄烏和中東的時候,日本是一點也沒閑著,四年時間下水了11艘隱身護衛艦,先不說質量怎么樣,光這個數量就夠厲害了。不過跟中國一比,那就有點不夠看了。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長崎三菱重工那邊確實挺忙活,"最上"級護衛艦的生產線轉個不停。5500噸排水量,配個17式反艦導彈,還預留了32單元垂發系統升級空間。聽起來好像挺厲害?但咱們的055大驅排水量都超過1萬噸,112單元垂發系統,這一對比高下立判。
更搞笑的是,日本2022年還偷偷摸摸修改了《國家安全保障戰略》,把"專守防衛"原則給扔了,現在明目張膽地要搞"對敵基地攻擊能力"。這不就是想重現當年那套軍國主義的老路嗎?只不過現在換了個說法而已。
日本還搞了個"單一戰區"概念,想把東海、南海、臺海都納入自己的勢力范圍。胃口倒是不小,但實力夠嗎?日本裝備大部分還得依賴美國技術,自主性有限。而中國的艦艇設計,從設計到制造全部都是自主可控,這才是真正的實力。
日本海上自衛隊和海上保安廳現在配合得挺緊密,還裝了什么無人反水雷系統。但這種軍民融合的玩法,咱們早就玩得爐火純青了。從船舶工業到海洋裝備,從民用技術到軍用轉化,咱們的體系化優勢明顯。
國際上的反應也很有意思。中國外交部多次警告日本不要突破戰后和平憲法限制,俄羅斯也在太平洋艦隊演習中專門針對日本進行反艦導彈訓練。連美國的一些盟友都對日本的軍事擴張表示擔憂,畢竟誰都知道日本是個什么德性。
日本現在這套操作,說白了就是想趁著地區局勢復雜,偷偷恢復自己的軍事影響力。但現在的亞太格局早就不是當年那個樣子了。中國海軍的實力今非昔比,不管是艦艇數量還是技術水平,都遠超日本。
更重要的是,日本這種擴軍行為,完全是在挑戰戰后國際秩序。當年《開羅宣言》和《波茨坦公告》可是明確規定了日本的地位,現在想翻案?那得問問周邊國家答不答應。
從055大驅到003航母,從東風導彈到核潛艇,中國的海上力量建設是全方位的。日本那11艘護衛艦看起來數量不少,但質量和咱們比還差得遠。更別說咱們還有完整的工業體系支撐,造艦能力是日本的好幾倍。
所以我個人認為,日本這波軍事擴張純粹是螳臂當車,自不量力。11艘護衛艦在中國海軍面前根本不夠看,更別說還有火箭軍的東風快遞隨時待命。日本要是真想重溫舊夢,那只能說是癡人說夢,最后別把自己坑死就算好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