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的總參謀部已經將一份龐大的“總進攻計劃”提交給了普京,
預計就在今年夏天,俄羅斯將對烏克蘭發起一場規模空前的全面進攻。
作者-楊 編輯-楊
軍的強援已經到位,除了本國的兵力,俄羅斯還得到了朝鮮的支持,這其中不僅包括了炮彈的提供,還有可能派遣士兵參戰的可能。
隨著朝鮮的加入,俄軍的戰力將獲得極大的補充,炮彈的數量也將成倍增加。烏克蘭這邊,已經遭遇了俄羅斯持續不斷的導彈攻擊和無人機空襲,
眼看著俄軍似乎已準備好展開一場摧枯拉朽的進攻。然而這場大規模戰爭似乎并沒有讓美國感到一絲緊張。
美國的高層官員反而似乎對這場戰爭的局勢充滿了興奮,他們認為這場俄烏大戰對美國本土并沒有直接的威脅,反而是一場能幫助美國打到一石三鳥的戰略機會。
美國的真正關切點并不在于俄羅斯和烏克蘭的“生死較量”,他們的關注焦點放在了中國、印度等國家的利益上。
美國的“心思”很明顯,正如參議員林賽·格雷厄姆所言,烏克蘭將獲得創紀錄的武器供應,而與此同時美國還將對購買俄羅斯能源資源的國家下重手,特別是中國和印度這些大國,恐怕難以逃脫制裁的命運。
特朗普的表態更是火藥味十足,考慮對這些國家加征高達500%的關稅,尤其是針對我們中國和印度的能源購買行為進行嚴厲打擊。
并未明確表示這些極端手段是否會立即實施,但可以預見的是,一旦俄羅斯的軍事行動進一步升級,美國對這些國家的經濟封鎖,可能會步步逼近。
不過美國的做法并不是沒有爭議,特朗普口口聲聲要“懲罰”購買俄油的國家,但實際操作起來,尤其是對中國和印度這種具有巨大經濟體量和影響力的國家,實施高關稅的計劃幾乎不可能奏效。
這兩大國在全球供應鏈中扮演著不可替代的角色,貿然采取制裁舉措,可能會導致美國經濟自身的巨大的反噬。
再者美國并沒有完全對中國和印度施加這些措施的明確意圖,因為這兩個國家在很多國際事務上與美國依然保持著某些合作關系。
俄烏戰爭的爆發,必然與北約的不斷東擴有著不可忽視的關系。西方的態度、北約的擴張步伐,以及對俄羅斯邊界安全的不斷挑戰,是這場戰爭的導火索。
盡管中印等國與俄羅斯保持著一定的經濟合作,但它們始終沒有直接參與這場戰爭的立場,它們更多是在經濟層面上與俄羅斯展開合作,而非軍事行動的參與者。
西方卻偏偏將責任推向中國和印度,似乎這些國家與俄羅斯的經濟往來,竟然成為了他們背負“責任”的理由。
這種邏輯的荒謬不言而喻,中國和印度的存在本身并不是這場戰爭的主因,西方的政策才是推動沖突升級的真正幕后推手。
俄軍的“總攻”計劃似乎已成定局,普京的軍隊,這一曾讓西方為之膽寒的軍事力量,正以一種雷霆萬鈞的姿態,準備在不久的將來發起一場決定性的進攻。
這場戰爭的規模可能比烏克蘭之前經歷的任何戰斗都要更為慘烈,所引發的地緣政治效應可能會影響整個歐洲的安全局勢。
而美國盡管口口聲聲說“關心”這場戰爭,但它的真正目標可能并非僅僅是支持烏克蘭的生死存亡,而是借此機會削弱全球的競爭對手,尤其是中國和印度,削弱它們在國際市場上的經濟地位。
但是烏克蘭的命運是否能真正影響到全球格局?俄軍的“總攻”會不會如預期般引發一場巨大的沖突?這些問題仍然懸而未決。
可以確定的是俄羅斯正用巨大的軍事力量迎接這場戰爭,而全球大國,特別是中國和印度,必須為此做好應對準備。
對于這場戰爭的走向,唯一可以確定的是,局勢將會更加復雜,局部戰火將成為全球政治經濟的最大變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