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中醫陳潮祖治療瘙癢首選方——消風散,療效甚佳!
一般非特異性疾病的瘙癢,初起病變部位多在少陽三焦。
少陽三焦包括膜原和腠理兩個部分,是外通肌表與內聯五臟的一種組織,是津氣升降出入的道路。
風邪羈留腠理,膜絡攣急,外不得疏,內不得泄,影響氣血津液運行,以致氣滯、血郁、濕阻。
攻于皮膚,與衛氣相搏,即呈風丹。
郁于腠理,與營氣相搏,即呈癮疹。
郁于肌表,衛氣為其所痹,即呈頑麻。
上攻巔頂,膜絡攣急,濕痹清空,即呈頭昏、目眩、鼻塞、耳鳴。
客于血絡,血運為其所阻,即呈瘙癢。
其機理是風客腠理,津氣不利,膜絡攣急。
治療以上諸癥,法當疏散風邪,消除致病原因;利氣行津,通調三焦津氣;息風解痙,緩解膜絡攣急。
吾師治療瘙癢初起,以《局方》消風散為首選。
本方是由羌活、防風、荊芥、薄荷、僵蠶、蟬衣、川芎、茯苓各 9g,陳皮、厚樸各 6g,人參 10g組成。
方中羌活、防風、荊芥、薄荷都是祛風解痙藥物,治風邪為患的風丹,能收疏風解痙功效,治風濕在表的癮疹、頑麻,有風能勝濕之功;治濕蔽清陽的昏眩,有高巔之上唯風藥可達之意。
僵蠶、蟬蛻有息風解痙作用,配合羌、防、荊芥緩解膜絡攣急,使其恢復正常。
陳皮、厚樸能暢三焦之氣,其芳化作用又可配合茯苓治療濕滯,調理三焦津氣。
復配川芎活血調營,通血絡而宣痹著,僅此一味足以說明古人制方時刻不忘營血宜通。
人參扶助正氣,鼓動正氣,托邪外出,督陣之師,尤不可少。
用此方治療風丹癮疹,全身瘙癢,療效甚佳。
特別提醒:本文原創作者陳潮祖,所涉及之處方,僅供臨床中醫參考,非中醫專業人士請勿擅自試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