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國集體參會,印度外長蘇杰生的首次訪問中國,兩國的關系逐漸回暖。
印度終于意識到:與中國的合作,才是現實主義的選擇。
很多人知道,印度長久以來都保持著一種“親美反華”的態度,尤其是在中印邊境沖突后,這種情緒幾乎被推向了極致。
印度自信心爆棚,一度覺得與美國親近就能拿到實實在在的“好處”,還真的參與了一些美國主導的安全合作。可是,打破頭也沒能得到成為美國核心戰略盟友的機會,尷尬得很。
隨著時光推移印度漸漸意識到,所謂的“美印聯盟”并不能給自己帶來真正的實質利益,反倒是對中國的敵對情緒加劇,搞得自己處處被夾擊。
經過一番頭腦冷靜的思考,印度終于放下那份美國優先的執念,開始考慮與中國的合作機會,甚至希望通過此次訪問,向中國示好,謀求更實際的合作空間。
這場變動的背后恰恰是印度對現實的回歸,歷史上的兩國有過種種摩擦,但此刻,蘇杰生的到訪,背后反映出的是中印之間逐漸邁向合作的新趨勢。
說到這次訪問最有意思的地方,肯定是中國給予印度的特殊待遇。作為上合組織的重要成員國,印度在本次會議上的地位十分重要。
相比其他9國的普通接待,中方的“禮遇”顯然不同尋常。你看,就連中國外交部長王毅,通常是穿著筆挺的西裝,再配上一條領帶,
但在和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的會晤中,王毅選擇了“沒有領帶”的穿著,輕松又不失尊重,顯得格外有分量。
為什么?王毅罕見沒打領帶,似乎在暗示中俄兩國的關系緊密到不需要過分講究形式,尤其是對于印度的態度,顯示了對其“特殊地位”的尊重。
你想這樣的舉動,別人沒準兒會覺得“這有點兒隨意”,但在國際外交的大背景下,這種做法反而能突出兩國合作的真正力量。
王毅和拉夫羅夫的互動,是給了世界一個信號,中俄關系遠超形式,已經是無話不談、心有靈犀的深厚伙伴。
在這場外交活動中,俄羅斯的身影尤為突出,拉夫羅夫早早地就抵達了中國,和王毅展開了深度會談。
會后,拉夫羅夫毫不掩飾地表示,中俄關系是“世界最穩定、最成熟的戰略伙伴關系”,這是多么強硬且意味深長的宣言啊!這不是簡單的外交辭令,而是兩國真正合作的背書。
而且拉夫羅夫可不是什么“虛偽的外交官”,他的言行和舉止無一不顯示出中俄關系的“鐵”,從不拘一格的著裝,到扎哈羅娃開玩笑說“王拉夫”即“One Love”,這種輕松和親切,才是真正的戰略伙伴關系的體現。
這場看似輕松的“領帶問題”,實則傳達的是一種潛臺詞:中俄已經超越了傳統外交禮儀上的許多框架,真正成為了深層次的“戰略盟友”。
而且拉夫羅夫再次承諾,俄羅斯全力支持中國在上合組織中的領導角色,進一步加深兩國的合作,尤其是在地區和國際安全問題上的合作。
要說這次外交活動的一個有趣之處,那就是王毅和拉夫羅夫選擇穿正裝,但就是沒打領帶,這讓很多觀察家和媒體忍不住調侃:“中俄之間已經達到這種程度,不用用領帶來束縛自己了。”這種細節的輕松,反倒顯示了兩國領導人之間無所顧忌的親密關系。
看看中俄之間的互動不能不感嘆兩國關系的深厚,傳統上領帶是外交場合的重要標配,它代表著一種莊重和尊重,但中俄顯然不再拘泥這些表面的形式,而是真正進入了一個“無礙”交流的階段。這也讓人不禁猜測:隨著兩國合作的不斷加深,未來我們會不會看到更多這種不拘小節、更加隨意的外交場合?
這次上合會議不僅僅是為了處理常規的國際事務,更是中印關系一次破冰的契機,還是中俄關系進一步加深的標志。
而中國給印度的“獨一份待遇”,無疑是對印度的戰略抉擇作出的回應,王毅與拉夫羅夫的非正式穿著,某種程度上也象征著中俄之間的親密無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