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談“肝”色變的今天,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簡稱“慢乙肝”)就像一個籠罩在患者心頭的陰影。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疑問: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真的治不好嗎?今天咱們就來好好嘮嘮這個事兒。
慢乙肝,到底是個啥?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乙肝病毒持續感染引起的肝臟慢性炎癥性疾病。據世界衛生組織數據顯示,全球約有 2.96 億人感染乙肝病毒,其中不少人發展成了慢性乙肝。在我國,慢乙肝患者數量也相當可觀。
乙肝病毒就像一個狡猾的“敵人”,它會潛入肝細胞,把自己的基因整合到肝細胞的基因里,然后在肝細胞內“安營扎寨”,不斷復制繁殖,破壞肝細胞,導致肝臟炎癥、纖維化,甚至發展成肝硬化、肝癌。
治不好的傳言從何而來?
之所以很多人覺得慢乙肝治不好,主要是因為乙肝病毒太“頑固”了。目前的治療方法很難完全清除乙肝病毒。就好比一場戰爭,敵人躲在暗處,很難被徹底消滅。
而且,慢乙肝的治療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患者長期服藥。有些患者在治療過程中,看到肝功能指標正常了,或者病毒載量下降了,就自行停藥,結果導致病情復發。這樣反復幾次,患者就會覺得這個病根本治不好。
另外,乙肝歧視也給患者帶來了很大的心理壓力。很多患者因為擔心別人知道自己有乙肝而受到歧視,不愿意積極治療,從而延誤了病情。
慢乙肝并非絕癥!
雖然目前還沒有能夠完全根治慢乙肝的方法,但并不意味著慢乙肝就治不好。隨著醫學的不斷進步,現在的治療手段已經可以很好地控制病情。
專家表示,通過規范的抗病毒治療,可以抑制乙肝病毒的復制,減輕肝臟炎癥,延緩肝硬化、肝癌的發生。很多患者經過長期規范治療后,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生活質量和正常人沒有太大區別。
比如,抗病毒藥物就像是我們對抗乙肝病毒的“武器”。常見的抗病毒藥物有核苷(酸)類似物和干擾素。核苷(酸)類似物可以抑制乙肝病毒的復制,需要長期服用;干擾素則可以調節機體免疫功能,有一定的療程,但副作用相對較大。患者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根據自己的病情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案。
治療慢乙肝的關鍵
要想治好慢乙肝,關鍵在于規范治療和長期管理?;颊咭欢ㄒ襻t囑按時服藥,不要自行停藥或換藥。同時,要定期復查,以便醫生及時了解病情變化,調整治療方案。
除了藥物治療,患者還需要注意生活方式的調整。要保持良好的作息規律,避免熬夜和過度勞累;飲食要均衡,多吃蔬菜水果,少吃油膩、辛辣的食物;要戒煙戒酒,因為酒精會加重肝臟負擔,不利于病情恢復。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雖然是一個棘手的疾病,但絕不是絕癥。我們不能被“治不好”的傳言嚇倒。只要患者積極配合醫生的治療,堅持規范治療和長期管理,就可以有效控制病情,和正常人一樣享受生活。
希望每一位慢乙肝患者都能樹立信心,勇敢地和乙肝病毒作斗爭。也希望社會能夠消除對乙肝患者的歧視,給他們一個公平、友好的生活環境。
如果你身邊有慢乙肝患者,不妨把這篇文章分享給他們,讓他們看到希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