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刷到一個新聞,我整個人都怔住了。
一個 12 歲的小男孩,在天津暴雨天被網(wǎng)約車司機趕下了車,整整淋了半個小時雨。
關鍵這個小男孩懂事到什么程度呢?
他被趕下車時,還不忘對司機說了句:“謝謝叔叔。”
此刻我內(nèi)心十分復雜。
你能想象嗎?外面瓢潑大雨,他沒傘,鞋子灌了水,站在路邊整整半個小時,衣服濕透貼在身上,頭發(fā)滴著水。
他什么錯都沒有,只是因為是個孩子,被司機一句“下一單要遲到了”騙下了車。
然后,還被這個極其不負責任的司機告知:取消訂單的費用你們自己付。
可他真的信了。甚至,還心懷感激,乖乖支付了那4元。
那一瞬間我陷入沉思:
只教孩子真善美,真的已經(jīng)夠了嗎?
說句大實話吧:
我覺得我們大多數(shù)家庭,都在培養(yǎng)受氣包。
普通孩子最大的悲哀,是沒家底卻太有教養(yǎng)!
我們總是習慣這么教孩子:
別插隊,別跟人計較,吃點虧沒關系,要有禮貌,別在外面丟人。
這有錯嗎?在理想條件下當然沒錯。
但這個理想條件極其苛刻:它默認這個世界是公平的,是有邊界感的,是每個人都善良利他的。
可現(xiàn)實是,咱們孩子壓根就不可能在這種童話環(huán)境下長大。
學校里有插隊的同學,有口頭霸凌的“小團體”,有老師下意識的偏見。
等他們長大了出校園,在別人眼里可都是「清澈愚蠢的大學生」。
所以,幸運的是,那位12歲男孩遇到了一個不打算讓他繼續(xù)吃虧的媽媽。
這一次,他媽媽沒有忍。
接下來,這個媽媽的反擊,堪稱教科書!
她沒有發(fā)泄情緒,也沒有忍氣吞聲地咽下這口氣。
而是一邊安撫孩子,一邊開始理智清晰地維權:
1??先報警,110民警第一時間確認孩子是否安全。
2??聯(lián)系哈啰平臺,因?qū)Ψ綉B(tài)度敷衍,轉而投訴滴滴小程序端,指出三方平臺責任不清。
3??找到律師朋友,嘗試從“誘導取消是否構成詐騙”角度申訴。
4??提出調(diào)取監(jiān)控、車內(nèi)錄音等合法申請,接洽媒體記者,曝光事件細節(jié),促使平臺處理。
可想而知,這個過程不會太順利,還會面臨很多人讓她息事寧人的道德綁架。
但是媽媽卻一再堅持:“沒事,咱就矯情到底。”
這位媽媽沒有講一句大道理,卻讓孩子親眼看到:這世界不是你倒霉就該認,有時候,你得硬剛。
在她帶領下,這個孩子第一次真正經(jīng)歷了:
被欺負 → 不是沉默忍耐,而是據(jù)理力爭 → 看見改變發(fā)生。
回過頭來說,連很多成年人,也不知道如何維權,更別說孩子了。
我們學了很多知識,但唯獨沒學過如何捍衛(wèi)自己。
所以,我尤其感激這個媽媽。
她在用行動告訴我們所有家長:
你不能指望孩子天生就懂得反抗不公, 你得拉著他,一起走過這段路, 手把手地告訴他: “你不是無能為力的。”
這是我們每個父母,都該補上的一課。
最后,我想對我們所有當父母的說一句:
別再把軟弱當善良了。
忍辱負重不是成熟,是麻木。
教育,不是光教孩子聽話,而是當不公平發(fā)生時,他知道怎么為自己爭回一口氣。
這遠非一場普通的維權。
這是一位母親,在用最有力的方式給孩子上著人生課:當你還沒有足夠的力量抵御風雨時,媽媽先為你撐起一片天。她要讓孩子看清世界的全貌 —— 既有陽光普照,也有陰霾突襲;既需心懷善意,也要懂得設防。更要讓孩子明白,遇到不公時不必忍氣吞聲,該爭取的權益要勇敢捍衛(wèi),該堅守的底線絕不能退讓。
這樣的教育,是給孩子最踏實的安全感,也是最珍貴的成長鎧甲。愿我們都能成為這樣的父母,在孩子羽翼未豐時,做他們最堅實的后盾,陪他們學會如何從容面對這個復雜又真實的世界。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