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道者 | 李 百
宗老生前可能最不希望看到的一幕,在他去世一年多后發生了。自稱“非婚生”的三個子女與唯一的婚生子女宗馥荔,為爭奪340億遺產展開了聲勢浩大的訴訟。不管這場官司的結果如何,宗老一手創下的娃哈哈商業帝國至此已經出現裂縫。
自稱“非婚生”的三個子女分別叫宗繼昌、宗婕荔、宗繼盛。單從名字上判斷,三個人當是宗老親生無疑。“非婚生”女兒宗婕荔與婚生女兒宗馥荔的起名一脈相承,兩個“非婚生”兒子的名字則直接寄托了宗老對娃哈哈商業帝國繁榮昌盛代代相傳的厚望。
但估計宗老生前始料未及,由于遺產分割不夠明確,“非婚生”子女和婚生子女會因此對簿公堂。
根據媒體公開報道,爭產導火索由宗老指定設立的信托基金被轉出110萬美元引起的。按照三個“非婚生”子女的說法,信托基金由宗老指示下屬在香港匯豐銀行設立,宗老生前承諾三個“非婚生”子女每個人可以得到7億美元的信托權益。到2024年初,信托賬戶余額大約是18億美元。
110萬美元被轉走發生在2024年5月之前,相對于本金,轉走的金額雖然不大,卻意義非凡。對“非婚生”子女們來說,這是他們認定的合法繼承權受到了挑戰,如果任其坐成事實,后面可能還會有更多的資金被轉移出去。顯然,這是三個“非婚生”子女所不能容忍的。
從媒體公開報道來看,宗馥荔至今都沒有懷疑三個“非婚生”弟妹在血緣上的正統性。三個“非婚生”子女最大36歲,最小8歲,都加入了美國籍。從年齡上看,要在這么長時間里守住宗老有“非婚生”子女的秘密不太可能。因此,對婚生女宗馥荔來說,心知肚明老父的這段風流韻事更接近于事實。
站在傳宗接代的角度,宗老的行為應該也是被婚生家庭所默許的。先不說“不孝有三無后為大”,婚生家庭只有女兒一個獨苗,娃哈哈這么多的家產可能面臨后繼無人,長公主還長期做“單身貴族”,宗老生前怎么可能不為家產繼承想想別的辦法?
如此看來,婚生家庭之前默認“非婚生”子女對信托資金的繼承應該也是心照不宣的。三個“非婚生”子女目前從事金融、跨境電商和科技行業,并且都居住在美國,宗老留下的商業版圖以傳統產業為主,并且基本上集中在國內,讓三個“非婚生”子女拿現金,婚生女兒繼承還需要辛苦操勞的傳統產業,這樣的分配方案表面上至少是合理的。
從信托資金轉走110萬美元,這是婚生女兒明目張膽動了三個“非婚生”子女的奶酪。
三個“非婚生”子女分別在香港和杭州兩地起訴宗馥荔,要求維護他們每人享有7億美元的信托權益。之所以同時在杭州起訴,不難看出,三個“非婚生”子女希望能從婚生女控制的家族產業中補足宗老承諾的權益。
娃哈哈集團主要有三大股東,杭州國資占46%,宗馥荔繼承的股份是29.4%,目前估值大概200億元,職工持股會持有24.6%。宗老和現在的接班人宗馥荔都是通過和職工持股會一致行動實際控制娃哈哈集團。
不言而喻,三個“非婚生”子女的主張對宗家控制娃哈哈集團無疑是非常危險的。一旦法院最終裁定三個“非婚生”子女享有合法繼承權,宗馥荔所持有的股權就會被重新分配,拿到股權的所有子女若能一條心還好,要是各懷心事,那宗家的控制權可能就要旁落了。
假如出現這樣的結果,不僅對于宗家,對娃哈哈集團都會是一場災難。事實已經證明,至少到目前為止,沒有誰比宗馥荔更了解宗老的思路和娃哈哈的發展邏輯。但因為涉及金額巨大,或許涉案的任何一方都不會善罷干休。
對娃哈哈來說,最好的結局可能是盡快達成和解。
此一時彼一時,宗老承諾的權益能否在身后全額兌現,還得看經濟形勢。眾所周知,現在傳統產業舉涉維艱,作為宗老產業目前合法的繼承人,宗馥荔要保證上一代人的心血不至于毀在自己手里,本來就已經夠壓力山大,如果這場爭產官司打成了馬拉松,對宗馥荔乃至娃哈哈集團來必然是雪上加霜。
而“非婚生”子女不依不饒的結果,本來還算穩固的娃哈哈商業帝國會因此出現裂縫。
其實不妨換位思考,假如前述的邏輯成立,在宗老的財產分配上,讓三個“非婚生”子女和婚生女掉個兒,宗馥荔拿現金,三個“非婚生”子女繼承傳統產業,他們可樂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