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權威期刊《柳葉刀-血液學》新近研究表明,“現貨型”、由誘導多能干細胞(iPSC)衍生的自然殺傷(NK)細胞療法FT516,聯合單克隆抗體和IL-2治療復發難治B細胞淋巴瘤展現出良好安全性和58%的客觀緩解率,為克服現有細胞療法供體來源限制、制造周期和劑量差異提供了新思路。
截圖來源:
The Lancet Haematology
自然殺傷細胞可通過多種機制靶向癌細胞,包括通過靶向釋放穿孔素和顆粒酶發揮直接細胞毒性、分泌細胞因子激活和募集內源性適應性免疫反應,以及通過Fc受體CD16a發揮抗體依賴性細胞毒性(ADCC)。FT516可表達高親和力、不可裂解的CD16,這兩個特點可增強其ADCC活性,同時,與治療性單克隆抗體聯合使用可優化ADCC。
這是一項多中心1期臨床試驗,在2019年10月至2022年11月期間納入了56例患者,最終55例接受FT516治療。這些患者均為預計表達CD20的B細胞淋巴瘤患者,至少接受過含抗CD20抗體方案治療后復發或難治,且無其他預期可延長生存的治療選擇。
研究采用劑量遞增設計,FT516靜脈輸注劑量從每劑3×107細胞逐步提升至9×108細胞,每28天周期內在第1、8、15天給藥三次,每次給藥后2-4小時皮下注射600萬單位IL-2(以增強NK細胞的效應功能)。所有患者均接受氟達拉濱+環磷酰胺或苯達莫司汀聯合利妥昔單抗的預處理,濾泡性淋巴瘤患者在劑量擴展階段改用奧妥珠單抗替代利妥昔單抗。
結果顯示,FT516最大劑量組(每次9×108細胞)可耐受,并被確定為2期試驗推薦劑量。未報告劑量限制性毒性。 僅1例患者出現1級細胞因子釋放綜合征,未觀察到神經毒性。最常見的3級以上不良事件為中性粒細胞減少(84%)、血小板減少(36%)和貧血(27%) ,無治療相關死 亡 。
令人振奮的是,在B細胞淋巴瘤所有亞型中均觀察到抗腫瘤活性。55例患者中32例(58%)達到客觀緩解, 其中24例(44%)達到完全緩解。所有緩解患者的中位緩解持續時間為7.6個月。所有患者的中位總生存期為8.6個月。
這一創新療法為復發難治B細胞惡性腫瘤患者提供了潛在治療新選擇, 有望克服自體或供體異基因細胞療法在同質性、可及性等方面的諸多局限。 目前該團隊還在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中開展研究,相關結果值得期待。
點擊文末“閱讀原文/Read more”,即可訪問期刊官網閱讀完整論文。
封面圖來源:123RF
參考資料
[1] Paolo Strati, et al., (2025). Off-the-shelf induced pluripotent stem-cell-derived natural killer-cell therapy in relapsed or refractory B-cell lymphoma: a multicentre, open-label, phase 1 study. The Lancet. Haematology, DOI: 10.1016/S2352-3026(25)00142-5、
免責聲明:本文僅作信息交流之目的,文中觀點不代表藥明康德立場,亦不代表藥明康德支持或反對文中觀點。本文也不是治療方案推薦。如需獲得治療方案指導,請前往正規醫院就診。
版權說明:歡迎個人轉發至朋友圈,謝絕媒體或機構未經授權以任何形式轉載至其他平臺。轉載授權請在「醫學新視點」微信公眾號留言聯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