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中國男人正在集體'戒色',這不是性冷淡,而是一場靜悄悄的經濟革命。
當京東平臺數據顯示一款國產護肝產品一夜成交突破百萬,35-65歲男性用戶占比超80%時,消費市場才驚覺:那個被戲稱為消費鏈底端的群體,正在用錢包投票,徹底顛覆了男人不值錢的商業神話。
這場變革并非孤立現象,而是中國男性對日本低欲望社會的一次創造性回應,他們既不全盤接受食草男的躺平哲學,也不甘做消費主義劇本里的提款機,而是在物質與精神、自我與社會的夾縫中,開辟出一條獨特的生存之道。
從泡沫狂歡到低欲望寒冬
上世紀80年代的日本街頭,西裝革履的上班族,在銀座精品店前排隊購買奢侈品送給女友的場景司空見慣。
作家本田透將這種風氣稱為戀愛資本主義:男性的價值被簡化為信用卡額度,愛情被異化為一場精心設計的消費表演。
當時的三越百貨情人節特輯上赫然印著月薪三萬的男友該送十萬的禮物的標語,而男性也心甘情愿地扮演著人形ATM的角色,因為泡沫經濟下的薪資增長讓這種畸形的浪漫成為可能。
1991年泡沫經濟的破滅,如同一桶冰水澆醒了這場集體幻覺,終身雇傭制瓦解,年功序列制崩塌,曾經風光無限的企業戰士一夜之間淪為窗邊族(指被公司邊緣化、安排在靠窗座位等待退休的員工)。
日本總務省的數據顯示,1995-2005年間,30歲男性平均收入下降了18%,而約會成本卻上漲了23%。這種剪刀差催生了第一批覺醒者:他們發現,當自己停止為虛高的浪漫買單時,不僅沒有失去什么,反而獲得了前所未有的輕松。
于是,平成廢物食草男等標簽開始流行,男性在婚戀市場的撤退速度堪比日軍在太平洋戰場上的轉進。
當舔狗經濟遭遇理性覺醒
2025年京東618的數據像一面照妖鏡,映照出中國男性消費的魔幻現實:一邊是傳統舔狗三件套(奢侈品、鮮花、高檔餐廳)銷量同比下滑42%,另一邊卻是護肝片、生發儀、健身環等自我投資類商品呈現爆發式增長。
其中某國產護肝品牌倍輕肝的銷售曲線尤為刺眼,定價998元的高端款,70%的購買者竟是年收入60萬以上的中產男性,這群在職場殺伐決斷的精英,為何突然對肝臟健康如此焦慮?
其實答案藏在虎撲論壇一個獲贊10萬+的帖子里:給女神買SK-II時眼都不眨,自己體檢發現脂肪肝才驚覺,原來最該充值的是自己的身體賬號。
這種覺醒有著深刻的經濟土壤,與日本泡沫經濟時期相似,中國也經歷了一段戀愛通脹的瘋狂歲月。
2015-2025年間,一線城市約會成本從人均300元飆升至1200元,婚禮平均花費增長近5倍,某婚戀平臺甚至推出520戀愛指數,教男性根據薪資水平計算每月應該為女友花費的金額。
但不同的是,中國男性面對的還有三座大山的擠壓:房價收入比突破25:1、35歲職場危機提前、育兒成本占家庭收入近半,當年輕一代發現即便傾其所有也難達到傳統婚戀的門檻時,選擇戰略撤退就成了理性計算的最優解。
但這種撤退遠比日本來得復雜且精明,復旦大學的社會學調查顯示,中國男性的消費轉型呈現三個鮮明特征:需求具象化(明確知道要解決脫發還是失眠)、決策專業化(會研究成分表和臨床數據)、效果導向化(要求產品必須可見實效)。
當2.4億人重新定義幸福
中國單身人口突破2.4億的今天,一場關于生活方式的靜默革命正在發生,與日本低欲望社會的寂寥不同,中國的單身經濟呈現出驚人的創造力與活力。
盒馬鮮生的一人食系列年增長180%,迷你家電市場涌現出內衣洗衣機、0.3L電飯煲等爆品,健身房推出社恐友好型課程,教練全程僅用肢體語言指導,甚至寵物行業都分化出單身狗專屬服務,比如帶攝像頭可遠程互動的智能狗窩。
這些創新背后,是單身群體對孤獨的創造性轉化,他們不否認孤獨的存在,但拒絕將其病理化,而是通過設計精巧的產品與服務,將其轉化為自在的生活狀態。
這種轉化的經濟學意義不容小覷,日本的經驗表明,當單身文化停留在逃避層面時,會導致消費市場整體萎縮(如百貨業連續20年衰退),而當其升級為積極選擇時,卻能催生新業態(如便利店文化、膠囊旅館)。
中國顯然在嘗試走后一條路,美團數據顯示,單身用戶年均消費高出家庭用戶23%,其中知識付費、技能培訓等自我增值類支出增速最快。
更值得玩味的是消費場景的去性別化,傳統觀念中女性向的美容、服飾領域,男性消費占比已提升至33%,且購買動機清一色是職場需要或健康管理,與求偶展示幾乎無關。
尾聲:當消費主義神話終結之后
今天的中國男性似乎終于識破了這個把戲,他們不再接受任何預設的消費劇本,無論是霸道總裁還是佛系青年,只相信體檢報告上的數據、銀行賬戶的余額和自己真實的感受。
這種覺醒帶來的商業地震才剛剛開始,當2.4億人拒絕為虛妄的標簽買單,執意要將每一分錢都花在看得見的效果上時,那些靠信息不對稱生存的品牌將無處遁形。
或許未來的消費市場會分裂為兩個平行世界,一邊是繼續沉迷情感綁架的舔狗經濟殘黨,一邊是奉行理性快樂主義的新消費族群,而歷史已經多次證明,能活下來的永遠是尊重消費者智商的那一方。對此您有什么觀點和看法,歡迎大家在評論區中留言和討論。
參考資料:
不婚、不生、不買房……日本低欲望社會會是中國的未來嗎?
金融界2022-10-07
珍愛網調研:男性普遍比女性相親約會支出更多,但仍有11.28%男性不愿在追求心儀對象時花錢
千龍網2023-11-10
不再沉迷“為愛付費”的他經濟,正在打開“孤獨消費”的新窗口
松果財經2025-05-20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