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漠之光:破壁者的“長征”
在半導體元器件的隱秘戰場,固態繼電器曾是一道被封鎖的技術“長城”。2014年,中國固態繼電器市場,是一片被日本巨頭壟斷的“荒漠”,進口品牌占據絕對主導,國產替代幾乎無從談起。而硅兆光電就在此時,懷揣著“替代進口,為客戶提供選擇”的信念,一頭扎進了這片無人區。
“那個時候國產化對元器件來說,基本上可以說是一片荒漠。”硅兆創始人坦言:“遇到的都是困難。”然而硅兆初期的突圍并非孤軍奮戰。一家國內大白電頭部企業,敏銳地捕捉到了市場需求,向硅兆拋出了橄欖枝——“共同研發能替代松下的國產固態繼電器方案”。“可以說在模具尚未成型時,他們就一路陪著我們去做各種對比測試和驗證實驗。”這種深度的合作模式,成為硅兆穿越創業初期“死亡谷”的關鍵。
期間硅兆雖承受著零營收的壓力,卻像沙漠植物般將根系扎向產業鏈最深處——從芯片材料到封裝工藝,聯合上下游伙伴逐一攻克技術關隘。
關關難過關關過。2017年,首款產品YAS1成功通過嚴苛測試,硅兆成為該空調標桿企業的合格供應商。兩年后,硅兆產品實現全面替代,躍升為A類供應商。到2024年,曾經不可一世的日本AQH系列已基本退出國內主流空調市場,硅兆以驚人的速度占據了60%-80%的市場份額。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昔日的荒漠開拓者,已在斷壁殘垣上筑起國產化之城。
從泉眼到江河:硅兆的全方位競爭力鍛造
當硅兆在荒漠中掘出一口泉眼,更大的命題隨之浮現:如何讓細流匯成江河?答案就藏在硅兆多個維度的“深海”探索中。
全材料自主國產化:供應鏈安全的“定海神針”
在“卡脖子”風險日益凸顯的今天,硅兆的超前布局展現出戰略眼光。“材料國產化、不被卡脖子是我們考慮的首要問題。”公司從創立之初就確立了“全鏈條可控”的核心原則,通過與上游材料、芯片供應商深度協同開發,硅兆率先在業內實現了固態繼電器核心材料的全面國產化替代。這不僅保障了供應鏈的安全,更成為規模化生產與成本優勢的基石。
自主知識產權與極致成本體系:細分龍頭的雙引擎
作為固態繼電器細分領域的龍頭,硅兆構建了強大的專利護城河。“新產品出來以后,就是專利先行。”公司強調專利是創新的體現,更是保護自身發展的盾牌。同時,硅兆深諳成本之道:一方面,通過深度理解客戶需求,進行精準的“需求放大”或“功能減法”,避免資源浪費;另一方面,依托規模化生產攤薄成本。這種“定制化+規模化”的雙輪驅動,使其在性能對標國際品牌的同時,具備了極具競爭力的價格體系。
SOP8封裝:小型化革命的“獨門利器”
在半導體器件“貼片化、小型化”不可逆的趨勢下,硅兆的SOP8封裝技術堪稱行業顛覆者。它不僅能提供標準SOP8(間距僅1.27mm)封裝的交流固態繼電器產品,更代表了技術的前沿方向: 依托成熟的集成電路SOP8封裝平臺(設備、模具、測試系統),硅兆實現了生產的規模化與成本的極致優化。同時,在結構設計、點膠工藝、散熱方案上融合創新,產品厚度大幅縮減,性能優于傳統繼電器,成本甚至低于通用繼電器。
基于SOP8平臺,硅兆構建了獨特能力——既能進行標準化大規模生產,又能深度響應客戶對電流、電壓等參數地定制需求。“客戶端只要提要求,我們基本上都是來者不拒。”
電商戰略:精準觸達與敏捷服務
“我們的產品目標客戶相對精準,電商能快速推廣到應用終端。”硅兆的電商布局極具工業品特色——標準化產品線上沖鋒,定制化服務線下深耕。在阿里國際站、亞馬遜工業品站等平臺,硅兆主推成熟標準品,滿足客戶“快速選型+敏捷交貨”需求;而定制化SSR則依托全球代理商網絡提供本地化服務,通過售前技術支援、售后響應團隊縮短“線上詢盤-線下成交”鏈條。盡管當前海外電商占比不高,但渠道已為國際客戶替代測試打開窗口。
硅兆宣言:有固態繼電器的困難,就找硅兆。
“我們希望能夠給客戶帶來有價值的東西,除了產品之外,還有服務和解決方案方面,能夠幫助客戶去解決一些他們的難點痛點。”這句話精準概括了硅兆的核心競爭力——不僅是國產替代的開拓者、技術創新的引領者,更是以客戶痛點為中心、提供深度價值解決方案的可靠伙伴。從荒漠開拓到全球競逐,硅兆光電的征途,是中國半導體元器件國產化崛起地生動縮影。
對話硅兆光電
充電頭網:硅兆光電成立于2014年,當時國內的固態繼電器市場是長期被國外企業壟斷的,那硅兆當時是出于一個怎樣的契機和初衷考慮進入到這個領域的?
創始人:我們在2014年成立的時候,當時固態繼電器是一個比較小眾的市場,特別是在2010年代的時候,國產化更是一個稀缺的狀態。而我們非常榮幸當時有個大白電的頭部企業,他們提了要求讓我們去做,我們作為一個希望替代松下的繼電器企業,一開始就目標很明確,可以說在模具還沒出來的時候,他們就一路陪著我們去做驗證實驗,前后大概研發周期用了3年的時間,可以說是誤打誤撞就進了這個行業。
充電頭網:當時在和頭部企業一路走過來的過程當中,有沒有遇到一些困難,或者是說怎樣去解決這些困難的?
創始人:不是說有沒有困難,其實都是困難。那個時候國產化對元器件來說,基本上可以說是一片荒漠,所以我們碰到困難是正常。說得比較簡單粗暴,在國產的基礎上,我們從芯片、關鍵材料上開始,基本上整個產業鏈大家一起在合作去開發這個東西,這不是說硅兆一個企業在做,是整個產業鏈大家分工合作去做的一件事情,也非常感謝整個產業鏈合作的企業。
充電頭網:從2014年成立到現在,硅兆的技術發展經歷了哪幾個關鍵性階段?
創始人:我們整個的階段就是國產化的推進,大概可以分成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目標明確,剛剛說了AQH這個產品的研發,大概用了3年的時間,期間包括我們整個團隊對產品流程的管控、客戶端對它的驗證;第二個就是量產階段,我們非常幸運,在大白電推開的時候就遇上行業的缺貨,所以那個時候就面臨到另一個困難:怎樣去把產能做起來?那么從產能到穩定的大批量生產,大概又花了2年的時間,這屬于第二個階段;第三個階段,就是國產化的替代,大概花了10年的時間,在2024年的時候,可能真正的日本企業才慢慢退出整個大白電的市場,這個時候我們的市場份額大概就占到了60%~80%以上,大概是這樣動態的一個發展,所以說國產化的過程大概就分了三個階段。
充電頭網:硅兆作為國內領先的光電繼電器企業,目前形成了怎樣的產品矩陣?
創始人:從成立到現在已經11年,其實我們就做了一件事一個產品,就是固態繼電器,相對來說我們是屬于“烏龜型”。那么到現在為止大我們有5大系列,即5種封裝形式,分別是DIP7、DIP6、SIP4、SOP8、WSIP4。其實在這個行業來說做的比較少,但是目前5大系列能夠做到全部提供大規模生產。從電流的分布來說,比如說零點幾安培、1安倍以下到15安培左右這樣的一個區間。
充電頭網:SOP的封裝形式被稱為業內唯一,那能否簡單介紹一下SOP它的一個技術亮點?
創始人:SOP其實是我們大概用了兩年多時間推的一個產品,它是代表了現在的繼電器行業、半導體器件行業的發展趨勢,那發展趨勢最重要的是兩個:一個是貼片化,一個是小型化,所以SOP它具備了這兩種趨勢的優點。那SOP8它在整個半導體集成電路這個行業當中是屬于一個巨量的產能,是非常大的一個標準形式,所以選這個形式,我們可以借助整個半導體集成電路行業發展的紅利,然后在這個平臺上來做一些創新,包括框架、點膠、整個結構的設計,那也考慮了固態的一些東西,把這些東西進行融合以后,這個是我們目前重點推的一個項目。另外這個也是目前想去推動我們應用端,做行業替代的拋磚引玉那個“磚”。
充電頭網:那SOP與傳統的技術相比有哪些創新或者突破性方式呢?
創始人:跟傳統的封裝比它可以說是最小的東西,特別是在交流的固態來說,還沒有人做得這么小。另外一個就是固態繼電器現在做貼片的非常少,跟傳統繼電器相比我們其實去考慮了它的貼片化、厚度,包括整個的散熱結構設計,那這個產品可以整個替代我們傳統繼電器大概兩倍以下區間內的繼電器。它的出現可能使得我們的性能比傳統的繼電器更好,另外一個其實成本是低于傳統繼電器的,所以我們希望能夠達到部分行業迭代這樣一個效果。
充電頭網:SOP有針對特定的行業做一些需求定制嗎?或者可以舉例說明一下它的具體應用場景嗎?
創始人:其實SOP系列的繼電器,可以說整個系列相當于一個特殊定制的東西。實際上對客戶來說,他可以提一些特殊要求,比如說電流、電壓,我們公司的定位就是能夠給客戶去做一些定制化的產品或者是解決方案,我們的目標就是能夠給客戶做一些定制化。如果說作為行業來說, SOP本身就是一個特殊定制的,因為在行業之內沒有誰去做這個SOP8系列,間距只有1.27這樣的封裝形式是沒有的,也就是客戶端只要提要求,我們基本上都是來者不拒。
充電頭網:硅兆的一個材料國產化是如何去做到確保產品的性能和成本競爭力的?
創始人:整個材料的國產化,或者是整個產業鏈可控,是現在國家或者行業的熱門話題之一。那我們可能做得稍微早一點,就是從產品的一開始定義所有的東西是要可控的,所以這幾年因為外部環境所逼,大家都意識到為什么去做一些客制化的東西。其實我們想跟別人不一樣,我們是立足于去了解客戶的需求做一些定制化的東西。比如說一個手機有很多功能,你是面對所有的客戶,A客戶的需求和B客戶可能不一樣,那我們針對A客戶就把他的一些需求放大化,那B客戶的東西我可能就忽略或者說做減法,做減法就意味著成本的降低。那說到SOP其實我們是借助于規模化的平臺,平臺本身也就是一個降本、一個成本越來越極致的程度,所以一個是定制化,一個是規模化,這兩個條件就決定了我們整個的品質管控,質量成本也會降低,所以綜合來說,一個是可控,一個是成本,就這兩點。
充電頭網:硅兆其實擁有許多固態繼電器的自主知識產權,那我們如何去提升固態繼電器的性能邊界呢?
創始人:我們現在是copy能力非常強,基本上新的產品出來以后,就是專利先行。那這個專利首先要保護自己,另外專利本身就是創新的體現,作為固態來說,其實它做產業化的話,主要是解決兩點:一是SOP是小型化的,再往大的走就是怎么樣把電流做大,怎么樣去把散熱解決好,這一塊我們其實花了挺多精力在做,目前目標也是做一個系列化的東西,所以對于創新的東西,其實可能是兩頭,一頭就是怎么做小、性能又好、電流電壓又高。那另外一個就是怎么樣把電流做大、電壓做高。所以在往大電流高電壓的這一塊,我們也是一直在借鑒行業內的一些發展紅利,比如說可能大電流高電壓的,目前也把第三代半導體這些技術融入到我們的固態繼電器的應用當中來。
充電頭網:硅兆目前合作的頭部客戶有哪些呢?
創始人:基本上是大白電的客戶,TOP3以內,所以也感謝他們這些年跟我們一起去做國產化的替代,那使得我們現在能夠在這個基礎上再去做一些延伸,接下來我們也可以往更高電流、更高電壓延伸,同樣在標準封裝出來以后,再往小的東西也可以做一些兩頭的延伸。
充電頭網:硅兆的一個未來展望,或者說海外市場拓展一個規劃是怎樣的?
創始人:這個是我們的痛點,其實這么多年來主要還是立足在國內市場,海外確實是我們目前的短板之一,我們現在只能說“一只腳在跨出”。現在目前還是立足在國內的企業,但是他們是外企,來找我們采購,現在我們在開始走這一步。當然我們希望歐美,或者是借助國家的一帶一路再去往其他的國家延伸,這個也是我們的目標和任務之一。
充電頭網:那對于國內市場的一個布局又是怎樣的?
創始人:國內也是我們的痛點之一,其實我們產品是非常單一的,目前主要的客戶還是在大白電,現在做的工作是對固態繼電器的行業、市場的擴展。所以我們也希望現在在溫控,包括一些智能制造的行業,整個的智能家居或者說自動化、信息化這方面,另外去做像物聯網行業,整個IOT這個行業,算是比較遠期的一個目標。
充電頭網:最后用一句話來總結硅兆光電的核心競爭力,您會如何總結?
創始人:我們希望能夠給客戶帶來有價值的東西,除了產品之外,還有服務和解決方案方面,能夠幫客戶去解決一些他們的難點痛點,所以我們也希望在將來能夠做到:讓客戶有固態繼電器方面的問題,可以找硅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