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投資報評論員 劉柯
其實談《速度與激情》容易把人攪渾,因為想寫的是《F1:賽道風云》,和城市賽車沒什么關系。新版指的是F1的速度和其背后吸金的激情。
F1是男人的游戲,雖然這一運動距離我們很遙遠,但其卻是能與奧運會、世界杯足球賽并列的"世界三大體育盛事"。世界一級方程式錦標賽(簡稱F1)是國際汽車聯合會(FIA)舉辦的最高等級的年度系列場地賽車比賽,也是當今世界最高水平的賽車比賽,更是全球最吸金的頂尖賽事之一。
說實話,《F1:賽道風云》的票房可能并不如預期。這部制作成本高達3億美元的電影,雖然有布拉德·皮特這樣的頂級巨星出演,但筆者更喜歡看他主演的《狂怒》。但F1賽車這一運動卻真是能賺錢。F1賽車2024賽季總收入達36.5億美元,營業利潤超過8億美元。由于F1賽車與球類等集體運動不同,頂尖職業賽車手都是一頂一的高手,賺錢能力尤其出眾。如舒馬赫整個職業生涯收入高達6億美元,漢密爾頓整個職業生涯收入達到5.77億美元,費爾南多·阿隆索總收入也達到4.98億美元。
很多人不是很理解,相比足球和籃球這些在全球任何地方都能普及且吸引贊助商的運動來說,F1的受眾面并不算太廣,為什么其有如此大的吸金力?除了大家耳熟能詳的媒體版權、賽事授權、商業贊助等實現盈利,還有幾個因素其實很有意思。
F1賽場其實是車企PK技術和品牌實力的地方,車企投入巨大。F1車隊排名靠前的都是大名鼎鼎的車企,如邁凱倫、法拉利、奔馳、阿斯頓馬丁等,其對賽車的技術追求已經達到人類汽車工業的極致。如一個方向盤就價值30萬美元,上面有幾百個傳感器實現離合、差速器、燃油混合比等參數的實時調節。邁凱倫車隊每年的賽車技術研發費用高達3500萬美元,而這些技術投入也能給車企帶來其他收益。如邁凱倫的民用F1跑車是世界上跑得最快的量產跑車,而且這個記錄維持了11年,你說邁凱倫F1又能賺多少錢呢?奔馳母公司對F1車隊每年投入1億美元,換來的是品牌增值34億美元,這個賬劃算不?
然后再來看F1的贊助商。F1官方公布的10家全球合作伙伴包括LVMH集團、沙特阿美、喜力啤酒、DHL、亞馬遜云、卡塔爾航空、地中海郵輪、賽富時等等,個個財大氣粗。而且F1賽車是速度與激情的另類版本,這和賽馬比較相似,容易吸引隱形金主。如電影《F1:狂飆飛車》中就巧妙地植入了沙特國家形象廣告,這個中東國家的實力大家也是知曉的,它反過來又可以提升F1的吸引力。
最后給大家談談F1的整合營銷。就算F1是燒錢的游戲,但它的周邊營銷做得非常到位。有一句AI生成的語言很有說服力:當周冠宇(中國一級方程式賽車運動員)在阿爾法羅密歐賽車上揮汗如雨時,他腳下3000馬力引擎迸發的能量,正轉化為上海國際賽車場周邊地塊每平方米25萬元的房價漲幅。其實,小到賽車手的手套和服飾,中到各個參賽車企的豪華跑車,大到賽車場周邊土地開發和產業鏈聚集,你看到的是F1賽車風馳電掣,資本嗅到的是空氣中飄浮的金錢香味。
越是高端小眾的體育賽事其實越賺錢,高爾夫、賽馬,都是高凈值人群青睞的游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