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歲的趙大爺退休后熱衷養生,偶然在社區健康講座上聽說“堅果富含不飽和脂肪酸,每天吃能軟化血管”。他特意買了大罐鹽焗核桃,每天散步時都要抓上兩大把,邊嚼邊和老伙計們聊天。三個月過去,原本期待體檢數據變好,結果血脂四項指標全線飄紅。
主治醫生指著報告單解釋:“鹽焗、糖霜、油炸這類加工堅果,看似美味卻暗藏‘三高’陷阱。額外添加的鹽分、糖分和油脂,反而抵消了堅果本身的營養優勢?!壁w大爺這才恍然大悟,后悔沒有提前了解科學的食用方法。
想要吃對堅果,牢記3個原則
1、控制食用量是關鍵
每天吃堅果的總量以一小把為宜,大約20-30克,相當于帶殼的核桃2-3個、花生15-20粒。過量食用會導致熱量和脂肪攝入超標,增加肥胖和血脂升高的風險。
2、選擇原味堅果更佳
像原味核桃、巴旦木、腰果等,避免選擇鹽焗、糖漬、奶油味等加工堅果。長期食用對健康不利,每次可以選擇多種品類的堅果,更有利于補全營養。
3、食用時間也有講究
可在早餐時搭配牛奶或粥一起吃,為一天的代謝提供能量;也可在兩餐之間作為加餐,既能緩解饑餓,又能避免正餐時暴飲暴食。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在睡前吃太多堅果,以免加重腸胃消化負擔,影響睡眠質量。
吃對堅果,身體或有3個好處
1、補充優質營養
堅果富含蛋白質、不飽和脂肪酸、維生素,比如維生素E、B族維生素,和礦物質,比如鈣、鐵、鋅、鎂等。
這些營養成分是維持身體正常生理功能的重要物質,不飽和脂肪酸有助于保護血管,維生素E具有抗氧化作用,能延緩細胞衰老,礦物質則參與身體多種代謝過程,為身體提供充足的營養支持。
2、保護心血管健康
適量食用堅果,其中的不飽和脂肪酸可以調節血液中的脂質水平,減少膽固醇在血管壁的沉積,從而降低動脈硬化、高血壓、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發生風險。同時,堅果中的膳食纖維能促進腸道蠕動,幫助排出體內多余的脂質,對心血管健康起到積極的保護作用。
3、增強身體代謝
堅果中的蛋白質和膳食纖維能增加飽腹感,有助于控制食欲,維持正常體重,避免因肥胖引發的代謝紊亂。此外,堅果中的多種營養素協同作用,能促進身體的新陳代謝,提高身體的免疫力,增強身體對抗疾病的能力。
這3種堅果,吃了反而有損健康
1、霉變的堅果
堅果在潮濕的環境中容易發霉變質,像發霉的杏仁、花生等,發霉之后會含有一種毒性很強的致癌物,就是黃曲霉素。這種毒素進入人體后會損害肝臟等器官,長期攝入可能誘發肝癌等惡性疾病,對身體健康危害極大,一旦發現堅果有霉味、苦味或外殼發霉,必須立即扔掉,切勿食用。
2、過度加工的調味堅果
一些經過油炸、裹糖、添加大量鹽和香精的堅果,如蜂蜜核桃、鹽焗腰果等,雖然口感好,但營養價值大打折扣。
油炸會使堅果中的不飽和脂肪酸被破壞,產生有害物質;過多的糖和鹽會增加患糖尿病、高血壓的風險,香精等添加劑也會加重身體代謝負擔,長期吃這類堅果,不僅無法養生,還會損害健康。
3、含天然毒素的未處理堅果
有些堅果本身含有天然毒素,千萬不要隨便從樹上摘了就吃,比如未經處理的苦杏仁、白果(銀杏果)等,這些必須經過專業的處理才能消除毒素??嘈尤手泻锌嘈尤受?,在體內會分解出具有毒性的氫氰酸,過量食用會出現頭暈、惡心、呼吸困難等中毒癥狀,嚴重時可危及生命。
白果中的銀杏酸和銀杏酚也有一定毒性,未經煮熟或過量食用,可能引發嘔吐、腹痛甚至神經系統損傷,食用前需經過嚴格處理并控制量。
堅果是大自然賜予的營養佳品,正確食用能為身體帶來諸多益處,但如果不注意吃法,選錯種類,反而會成為健康的“隱形殺手”。希望大家能記住吃堅果的要點:控制量、選原味、避霉變、防毒素,讓堅果真正成為守護健康的好幫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