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劉杰 編輯 | 魏曉
誰能料到,年輕人對“天然健康”的執念,竟讓一瓶白綠色包裝的椰子水成了破局的鑰匙。這場藏在便利店貨架后的消費暗涌,或許早已埋下改寫行業規則的伏筆。
這瓶椰子水,正是當下中國最大的椰子水品牌if,近日,其母公司IFBH叩開港交所的大門,發行價27.8港元每股,開盤大漲58%。值得一提的是,農夫山泉創始人鐘睒睒參股其中,為健康飲品賽道投下了信任票。不過,歷經飛升后的if近日股價一直在回落,遭到主力資金凈賣出。相較之前的高點48.8元/股,已下跌了26%左右。
借勢椰子水的爆火風口,if 在市場中一路起舞。但眼下,本土品牌、零售巨頭紛紛下場圍剿,再加上外賣大戰的分潤,飲品價格戰進入白熱化,貼著“進口高端”標簽的 if,如何在守住品控底線的同時維持價格溢價,成了必須作答的考題。
椰水借東風逆襲
穩坐國內椰子水市場頭把交椅的 if,身世并不簡單 —— 它并非本土品牌,而是源自泰國。
故事要從泰國富商彭薩克說起。2011年,他創立了General Beverage公司,主要在泰國從事食品和飲料的制造與分銷。2013年,if 椰子水的構想在他腦海中成型,同年便落地投產。
彭薩克早早盯上了中國市場的潛力。2015年,if 椰子水先在香港試水,沒想到一舉成功:2016 年便拿下香港市場占有率第一,此后九年穩居榜首,2024年市占率更是高達60%。
香港的成功給了彭薩克底氣,他立刻將目光投向內地。2017年,IF椰子水信心滿滿準備打入內地,聰明的彭薩克將據點選在了電商運營聚集地杭州,由“杭州大熱電子商務有限公司”作為其經銷商承擔在內地的營銷和銷售業務。
但是,面對全新且無基礎的新市場,if初入內地并沒能掀起太大浪花,僅在小部分群體中以自來水的方式滲透。
轉機的出現,竟源于友商的意外發力。2022年,瑞幸咖啡帶著一款將徹底顛覆椰子類飲品在行業地位的產品---“生椰拿鐵”面世,椰子飲品概念開始不再局限于小眾消費圈,逐漸成為頂流。
當年,眾多茶飲品牌嗅到商機,相繼推出椰子口味飲品,譬如,喜茶的“超清爽生椰芒”、書亦燒仙草的“生椰桑葚莓莓”、茶百道的“椰子雪糕紅茶”、古茗的 “西瓜椰椰”等。根據《2022中國飲品行業產品報告》顯示,椰子使用頻次在取樣的40個茶飲品牌中占據首位。頃刻之間,椰子飲品成為新晉頂流。
機遇落地大本營,if椰子水迅速反應,在營銷上加足馬力,先是借助頭部主播,當年5月,if 椰子水進入李佳琦直播間,5萬件商品很快被搶購一空。同月,其又借助劉畊宏當時的超高人氣,吸引眾多健身愛好者關注。此后,其又簽約了趙露思、肖戰等明星代言,為其在電商等渠道銷售助力,在肖戰代言期間,其天貓旗艦店訪問量暴增800%。
除了口味外,if椰子水的產品定位也愈發受到追求健康的“成分黨”的青睞。其主打“0 脂 0 添加糖”,富含天然電解質、低熱量等健康屬性,滿足了“中產”對健康生活的期待。
踩中多個風口,if椰子水也在內地市場站穩了腳跟,據招股書顯示,自2020年起,if椰子水在中國內地椰子水飲料市場連續五年蟬聯榜首,2024年市場占有率約34%,超越第二大競爭對手七倍以上。
不過,雖然if椰子水貼上了“干凈”標簽,以滿足Z世代對健康及精致生活的需求,但在社交媒體上,部分網友反映“本來以為if椰子水是零糖,結果一看配料表天塌了”。還有網友稱“雖然對比奶茶果茶相對健康,但也不能庫庫炫”。對于糖度較為敏感的減肥黨來說顯然不是個好消息。
輕量化前行的隱憂
令人咋舌的是,創造了現象級單品的if椰子水實際上只有46名員工,要知道飲品賽道的農夫山泉員工高達2萬人、元氣森林的人數也在千人以上。而這幾十名員工在2024年創造了11.6億元的營收和2.45億元的凈利潤,這意味著人均創收高達兩千萬以上。
if椰子水造富神話的秘訣在于“輕資產運營模式”。據招股書顯示,為了滿足中國市場的需求,2022年12月,General Beverage進行了業務重組,將if品牌業務線從中分拆出來,正式轉讓給IFBH公司。重組后,其僅聚焦if的品牌營銷及產品研發,將“生產、包裝、物流、銷售”全部外包。
極致的精簡策略收效顯著,據招股書顯示,2024年,IFBH固定資產占總資產比重僅為3.2%,農夫山泉固定資產占比率是其十倍以上。此外,因為不設置倉庫,其存貨周轉天數僅為2至3天。
輕量化前行下,IFBH盈利能力強勁,2024年,其毛利率高達36.7%,凈利潤同比激增98.9%。凈利率也從2023年的19.2%提升至2024年的21.1%,在飲品賽道表現亮眼。
不過,輕資產運營模式在面對復雜多變的供應鏈把控、生產端質量檢驗、營銷渠道鋪設的長鏈條中,是否會出現部分環節失靈的情況?
今年5月份,有消費者在天貓超市購買兩箱IF椰子水后,發現瓶內出現黑色發霉沉淀物,飲用后出現拉肚子癥狀,于是發起索賠。面對投訴,IF客服將責任直接推給代工廠,稱“需聯系代工廠處理”,而代工廠則回應“已通過品牌方品控驗收”。
這一矛盾直指輕資產模式的核心漏洞:品牌方與代工廠在品控環節權責不清。據招股書披露,IF椰子水主要代工廠為General Beverage,該公司同時負責原料供應,形成“自產自驗”的閉環,這種模式導致消費者難以追溯責任主體。
事實上,在飲品行業,重資產模式是常態,像蜜雪冰城的的固定資產占總資產高達約40%,在原材料端,其自建10萬噸植脂末生產線;在河南、廣西等地建設萬畝檸檬、草莓種植基地,確保水果原料穩定供應。
無獨有偶,農夫山泉在全國的12大水源地均為自建自營。元氣森林目前已建成安徽滁州、廣東肇慶等6座自建工廠,總投資72.5億元。
精細化產業鏈的意義在于,品牌可以按照自身情況定制最優解。相比之下,高度依賴母公司代工與原材料供應、還處于共享產業鏈階段的if,面對高強度競爭和市場變局時,輾轉騰挪的空間勢必更小。
輕資產模式能快速收割紅利,卻難抵風浪。穿越周期的關鍵在于,全產業鏈的深耕,以重投入筑牢從源頭到終端的根基,構筑不可復制的長期壁壘。
if椰子水似乎也嗅到了危險的氣息,本次其港股募資凈額約10億元,主要用于倉配建設等。其在招股書中坦言,募資將用于代工廠提升和開發新的生產線,以及購買設備及系統。一系列舉措是否為向重資產模式轉型的信號暫不得而知。
價格危局難支
if椰子水爆紅背后,也在面臨走鋼絲的危機。
從招股書來看,IFBH在2024年有83.3%的收入來自于if品牌,雖然其旗下打造了Innococo品牌,定位為傳統運動及功能飲品的健康替代品,但目前收入占比不足20%,換言之,if品牌撐起了IFBH主要業績。
銷售區域上,2024 年中國內地市場貢獻了 IFBH 92.4% 的銷售額。這種 “單一品牌 + 單一地區” 的模式,風險不言而喻。
有業內人士表示,資本市場更看重公司的品類運營能力,if椰子水該方面有待進一步觀察,鑒于其目前品類單一的情況,其運營其他品類的成功率很難保證。
此外,if椰子水供應鏈端同樣高度集中:2023 年、2024 年,IFBH 向五大供應商的采購額分別占采購總額的 92.3% 和 96.9%。過度依賴供應商,難免導致成本端議價權薄弱。
價格上,根據if旗艦店數據顯示,if 旗艦店數據顯示:330ml/6 瓶裝售價 28.8 元(約 0.014 元 / 毫升);1L裝/4瓶價 56.9 元,相當于一瓶1L為14.2元。
在椰子水概念爆火的當下,不少本土品牌均欲分一杯羹,入局打造椰子水產品。譬如,四川旺鷺食品的品牌超吉椰;周黑鴨與泰國IMCOCO集團聯合推出的丫丫椰;椰泰飲料集團于2022年成立的輕上品牌等等,均是瞄準了100%純天然椰子水賽道,與if椰子水正面硬剛。
強敵環伺下,價格戰悄然打響。以上文提到的超吉椰為例,電商平臺顯示,其1L裝/2瓶的100%椰子水售價19.9元,折算后1L僅9.95元,低于if椰子水。
有消費者在電商平臺提問到,“跟if比哪個味道好?”評論有答復稱“感覺差不多,這個性價比高啊?!?/p>
此后,新零售巨頭盒馬也加入戰局,其自有品牌椰子水100%純椰子水,1L裝規格原價12.9元,現降價至9.9元,新人促銷價甚至低至3.9元/盒。盒馬相關負責人表示,由于新品牌不斷涌入,市場競爭壓力增大,為了搶占市場份額而采取了降價策略。
近兩周外賣大戰進入白熱化,“零元購”飲品一度沖上各大熱搜。不少主打現制茶飲店的冰飲椰子水,在美團、京東、淘寶閃購等平臺的外賣補貼加持下,將價格極致壓縮。例如,一些茶飲店推出1L裝的冰爽椰子水,原價可能在20-30元區間,經過平臺滿減、優惠券以及商家補貼后,到手價常常不足10元。
此外,椰子水的零元購也在上演,在社交媒體上網友們分享著在各大外賣平臺薅羊毛攻略,古茗、盒馬的椰子水產品到手近乎零元。
實際上,因不可持續性和消費群體不重疊的情況,外賣大戰對if的影響是有限的。但產業鏈條完備、更了解本土市場且癡迷于內卷的國內品牌們,給if來帶的沖擊才是真正致命的。
在價格圍攻之下,if椰子水曾在消費群、品牌力上的優勢正逐漸被打破,其在價格戰中如何守住品牌溢價是當下最迫在眉睫的問題。
Lanmeih/今日話題
你喝過椰子水嗎?
咱們評論區聊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