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偏心?"我冷笑一聲,手指緊握茶杯,指節發白。餐桌對面的弟媳婦李芳面色鐵青,尖銳的指甲在桌面上敲擊。
十年來的怨氣在這個家庭聚會上爆發,客廳里寂靜得可怕。我父親痛苦地閉上眼睛,弟弟則低頭不語。
"是啊,我就是偏心,所以我給你女兒準備了套三居室的婚房,證件都在這里。"我將紅色信封推到她面前,滿意地看著她臉上由怒轉驚的表情變化。
01:
事情要從二十年前說起。那時我剛大學畢業,進入一家外企工作,月薪比同齡人高出許多。父母膝下只有我和弟弟兩個孩子,弟弟小我五歲,當時還在讀大學。
父親是國企工人,母親在一家紡織廠上班,家庭條件并不富裕,但父母一直很重視我們的教育。我從小學習刻苦,考上了重點大學,畢業后很快在事業上有了起色。而弟弟性格活潑但學習一般,只考上了本地的普通大學。
在我工作的第三年,母親被查出患有肝癌晚期。那段時間,我幾乎耗盡了所有積蓄給母親治病,甚至連剛買的小房子也賣掉了。然而天不遂人愿,母親還是離開了我們。
喪母之痛還未平復,弟弟卻在大學里談了戀愛,對象就是李芳。李芳家境不錯,父母都是當地中學的教師,家教很嚴。他們知道我們家的情況后,對這門親事并不熱衷,但架不住李芳的堅持。
母親去世后,我成了家里的頂梁柱。我不僅要照顧情緒低落的父親,還要負擔弟弟的學費和生活費。那幾年,我經常加班到深夜,周末也不休息,就為了多賺些錢改善家里的條件。
弟弟大學畢業那年,執意要和李芳結婚。當時我們家剛從母親去世的陰影中走出來,經濟狀況也才剛有好轉。按照當地習俗,男方需要準備婚房和彩禮,這對我們家來說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姐,我真的很愛芳芳,不想讓她等太久。"弟弟懇求地看著我。
我嘆了口氣,拿出了積攢了幾年的積蓄,幫弟弟付了首付,買了一套小兩居室的婚房,還準備了不菲的彩禮。婚禮上,我笑著祝福他們,卻沒有注意到李芳眼中閃過的一絲不滿足。
婚后不久,李芳就懷孕了,生下了可愛的女兒小雯。我很疼愛這個小侄女,逢年過節都會給她買禮物,有時還會主動提出帶她出去玩,讓弟弟和李芳有自己的空間。
就在小雯三歲那年,我在一次商務飯局上認識了現在的丈夫趙明。趙明是一家投資公司的高管,為人穩重踏實。我們交往半年后就結婚了,婚后很快有了女兒小晴。
自從有了自己的小家庭,我回父親家的次數少了,給弟弟家的經濟支持也減少了。這似乎讓李芳很不滿,她開始在家人面前抱怨我"有了自己的家庭就忘了娘家",說我"現在只關心自己女兒,對侄女越來越冷淡"。
02:
"嫂子,你家小雯要過生日了吧?需要我準備什么禮物嗎?"我端著剛泡好的茶,坐在弟弟家的沙發上。
李芳冷哼一聲:"不用了,你自己女兒的生日你都送那么貴重的禮物,給我女兒隨便買個玩具就行了。"
我一愣,不明白她為何這樣說:"小雯是我侄女,我一直都很疼她啊。"
"是嗎?上個月小晴過生日,你給她買了個平板電腦,小雯生日你就送個芭比娃娃?這就是你說的一樣疼?"李芳諷刺地笑了。
我尷尬地放下茶杯:"我不知道小雯想要平板...如果她喜歡,我現在就去給她買一個。"
"算了吧,不用假惺惺的了。自從你有了女兒,眼里就只有小晴,根本不把小雯當回事。"
我心里很不是滋味,但又不想在弟弟家里爭吵,便忍了下來。回家后,我專門去商場買了比小晴那款更貴的平板送給小雯,希望能平息李芳的不滿。
這只是個開始。隨著孩子們慢慢長大,李芳對我的指責越來越多。什么"姑姑只關心自己女兒的學習","姑姑只帶小晴去興趣班","姑姑給小晴買的衣服比給小雯的貴"...這些話經常從小雯口中傳出來,顯然是李芳在背后教唆的。
有一次,我去接小晴放學,正好看到小雯也在學校門口。我便順便問她要不要一起吃個飯。
"不用了姑姑,媽媽說你只是做做樣子,心里根本不喜歡我。"小雯低著頭說。
我心如刀絞:"小雯,姑姑真的很愛你,和愛小晴一樣多。"
"那為什么小晴上的是貴族學校,我只能上普通學校?為什么小晴有那么多漂亮的衣服和玩具,而我沒有?"小雯抬起頭,眼中滿是委屈。
我啞口無言。小晴能上好學校,是因為她爸爸的人脈關系;她有很多漂亮衣服,是因為她爸爸的公司經常有國外客戶送禮物。這些并不是我刻意為之,但在一個孩子眼中,這些區別太明顯了。
事情在小雯十五歲那年達到了頂點。那時小晴因為成績優異,獲得了去英國交流學習的機會。我和丈夫很是自豪,在家里舉辦了一個小型慶祝會,邀請了親朋好友,當然也包括弟弟一家。
"姐,你看看人家小晴,才初二就要出國了,真是有出息。"弟弟由衷地稱贊道。
李芳卻在一旁冷笑:"是啊,有個好媽媽就是不一樣。我們小雯上次期末考試全班第一,也沒見誰給她慶祝。"
我尷尬地站在那里,不知該如何回應。小雯的優異成績我確實不知道,因為最近工作太忙,很少和弟弟家聯系。
"我不是不知道小雯考得好嗎..."我試圖解釋。
"你當然不知道!"李芳突然提高了聲音,引得所有人都看向我們這邊,"你什么時候關心過小雯?從她出生到現在,你的眼里只有你自己的女兒!"
氣氛瞬間凝固了。我丈夫趙明趕緊上前打圓場:"今天是開心的日子,大家別生氣。小雯考得好,我們也該慶祝,不如這樣,下周我請小雯去她最喜歡的餐廳吃飯,怎么樣?"
李芳卻不依不饒:"不必了,我們家的事不用你們操心。反正在你們眼里,我女兒永遠比不上你們的小公主。"
說完,她拉著小雯和我弟弟離開了派對,留下一屋子尷尬的賓客。
03:
從那次不歡而散的派對后,我和弟媳婦的關系徹底降到了冰點。弟弟夾在中間很是難做,父親也因此經常唉聲嘆氣,說自己老了還要看到子女不和。
我心里其實很難受,不明白為什么李芳會對我有這么大的敵意。我承認自己有女兒后確實精力有限,但我從未刻意忽視過小雯,每次見面都會問候她的學習和生活,逢年過節也不會少了她的禮物。
丈夫趙明看我整日悶悶不樂,勸我:"你別太在意了,也許李芳只是因為生活壓力大,把情緒發泄在你身上而已。"
"可是她說的也有道理,我確實沒有對小雯付出和對小晴一樣多的心思。"我自責地說。
"那是當然的啊,小晴是你親生女兒,你肯定會更關注她一些。這不是偏心,而是本能。就像你弟弟和弟媳,他們肯定也是更愛自己的女兒。"趙明安慰我。
我點點頭,但心里的疙瘩始終解不開。為了緩和關系,我開始有意識地多關心小雯,經常打電話詢問她的近況,了解她的興趣愛好,甚至主動提出資助她參加各種課外活動和競賽。
李芳似乎把我的一片好意都理解成了炫耀和施舍。有一次,我聽說小雯對攝影很感興趣,特意買了一臺專業單反相機送給她。誰知李芳竟然當著小雯的面拒絕了。
"我們家雖然條件不如你們好,但還不至于需要你的施舍。"李芳冷冷地說,"我們自己能給孩子買得起相機。"
弟弟在旁邊尷尬地笑著打圓場:"姐,不是芳芳不領情,而是我們前段時間剛給小雯買了相機,你看..."他指了指放在書桌上的一臺入門級數碼相機。
我這才明白過來,連忙道歉:"對不起,我不知道你們已經買了。那這臺就當我送給全家人用吧,畢竟專業相機拍出來的照片效果更好。"
李芳卻不依不饒:"我們家不需要你這樣的好意。比起這些虛情假意的禮物,我更希望你能真心把小雯當成自己的侄女看待。"
我被她的話刺痛了,但礙于在小雯面前,我只能強忍怒氣離開。
回家路上,我心里五味雜陳。我知道李芳的話有些過分,但也不得不承認,我確實沒能像愛小晴那樣愛小雯。這不是因為我不想,而是親情和血緣的羈絆讓我對自己的女兒天然地付出更多。
就在我思考如何修復與弟媳關系的時候,小雯高考的消息傳來了。她以優異的成績被省重點大學錄取,學的是她最喜歡的攝影專業。
04:
小雯考上大學的消息讓全家人都很興奮。父親臉上難得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弟弟更是在朋友圈連發了好幾條炫耀的消息。
我立刻打電話祝賀她:"小雯,恭喜你考上理想的大學!姑姑為你感到驕傲。"
電話那頭的小雯語氣冷淡:"謝謝姑姑。"
我有些尷尬,但還是繼續說:"大學需要很多東西,電腦、相機、生活用品...你有什么需要的,盡管告訴姑姑。"
"不用了,我媽說我們家的事不麻煩你。"小雯回答得很干脆。
我心里一陣刺痛,但還是保持著笑容:"別這么說,你是我侄女,幫你是應該的。對了,你的大學在哪個城市?我托人給你聯系個好一點的宿舍。"
"不必了,我媽已經在學校附近租了房子給我住。"
掛了電話,我感到一陣無力。多年來,李芳成功地在小雯心中種下了對我的不信任,讓我和侄女之間隔著一道無形的墻。
丈夫看我情緒低落,安慰道:"別太難過了,等小雯大了,自然會明白你的心意。"
我點點頭,但內心卻在思考:是不是我真的做得不夠好?是不是我應該更主動地去關心小雯,而不是總等著被需要時才出現?
幾天后,我主動去了弟弟家。李芳見到我,臉上露出驚訝的表情:"這陣子沒有節日,你怎么想起來我們家了?"
我沒有理會她的嘲諷,直接說明了來意:"小雯大學要用的東西準備得怎么樣了?我想幫忙。"
"用不著你操心,我們自己能搞定。"李芳冷冷地說。
弟弟在一旁打圓場:"姐,其實我們確實有點困難。小雯那個攝影專業要用的設備挺貴的,再加上在外面租房子,開銷確實不小。"
我看向李芳:"那就讓我幫忙吧,小雯畢竟是我侄女。"
李芳沉默了一會,然后冷笑道:"行啊,那你打算怎么幫?給我們錢?還是給小雯買點東西?"
"都可以,你們需要什么就直說。"我真誠地回答。
"你知道嗎?"李芳突然語氣變得尖銳,"每次你這樣施舍我們,都讓我感到屈辱。你對小晴可以傾其所有,對小雯卻只是隨手施舍一點點。這就是你所謂的'不偏心'?"
我被她的話刺痛了:"我從來沒有把對小雯的關心當成施舍!我是真心想幫助她。"
"是嗎?那當初為什么小晴要出國交流,你二話不說就答應了,而小雯想參加攝影夏令營,你卻說要考慮考慮?"
"那是因為..."我一時語塞,因為我確實記得那件事。當時我工作特別忙,聽到小雯想參加夏令營的事,隨口說了句"讓我想想",后來就忘了這茬。
李芳繼續說:"你看,你自己都記不清了。在你心里,小雯的事情根本不重要。"
05:
時間過得很快,小雯大學畢業后,憑借著優秀的攝影技術進入了一家知名雜志社工作。她的事業發展得很順利,作品經常發表在雜志上,甚至獲得了幾個行業獎項。
與此我女兒小晴從英國留學回來,在丈夫的公司擔任了部門主管。兩個孩子都有了不錯的起點,這讓我和弟弟都感到欣慰。
就在這時,小雯帶了個男朋友回家,說是準備結婚了。男孩名叫張浩,是同一家雜志社的編輯,家境普通但人品不錯。弟弟和李芳對這門親事很滿意,開始著手準備婚禮的事宜。
我得知這個消息后,立刻打電話祝賀小雯:"恭喜你找到了心愛的人,姑姑為你高興。"
小雯的語氣比以前溫和了些:"謝謝姑姑。"
"結婚是人生大事,需要準備的東西很多。如果有什么需要幫忙的,盡管告訴姑姑。"我真誠地說。
電話那頭沉默了一會,小雯輕聲說:"其實...我們確實遇到了些困難。張浩家里條件不是很好,買不起婚房,我爸媽的積蓄也不多..."
我心里一動:"這個簡單,姑姑來幫你們。"
當我把這個決定告訴丈夫時,他有些驚訝:"你打算給多少?"
"我想給小雯買套房子作為結婚禮物。"我說。
丈夫愣了一下:"你確定?那可是一大筆錢。"
"我知道,但這是我欠小雯的。這些年來,我確實沒有像對待小晴那樣關心她。現在她要結婚了,我想彌補一下。"
丈夫看著我堅定的眼神,點了點頭:"好吧,如果這是你的心意,我支持你。"
于是,我托朋友找了套位置不錯的三居室,價格雖然不菲,但想到能讓小雯和未來的丈夫有個溫暖的家,我覺得很值得。
當我把這個消息告訴弟弟時,他激動得說不出話來:"姐...這太貴重了..."
我笑著拍拍他的肩膀:"小雯是我看著長大的,我不能讓她結婚時沒有自己的房子。"
弟弟眼中含淚:"謝謝你,姐。"
但是,當李芳得知這個消息后,她的反應卻出乎我的意料。
"為什么突然這么大方?是良心發現了嗎?"李芳冷笑道,"還是因為怕別人說你偏心自己女兒,故意做給外人看的?"
我被她的話刺痛了:"我只是想給小雯一個好的開始,沒有其他想法。"
"真是可笑,"李芳諷刺地說,"你是不是覺得用錢就能彌補這么多年來對小雯的忽視?你以為小雯會感激你嗎?"
我沉默了,因為我知道李芳說的有一定道理。金錢確實無法彌補情感的缺失,但這是我現在能想到的最直接的幫助方式。
06:
婚禮前一周,我們全家聚在一起吃飯,商量婚禮的細節。氣氛本來很和諧,直到李芳又一次提起了過去的事。
"當年小雯上大學,我們家經濟困難,你只給了一點點幫助。現在小晴馬上也要結婚了,我猜你肯定會給她買更大的房子,送更多的禮物。"李芳的語氣中充滿了挑釁。
我深吸一口氣,努力保持冷靜:"每個人的情況不同,我會根據需要來安排。"
"需要?"李芳冷笑,"你的意思是,你女兒的需要永遠比我女兒的重要?"
父親看不下去了,打斷了我們:"今天是商量小雯婚事的日子,別提這些不愉快的事。"
李芳卻不依不饒:"我就是看不慣她這種虛偽的樣子!明明就是偏心自己女兒,還裝作很公平的樣子。"
我終于忍不住了:"是,我承認我對小晴的關注確實比對小雯多,但那是因為小晴是我的親生女兒!這有什么錯?你對小雯的關心難道不比對小晴多嗎?"
"那不一樣!"李芳提高了聲音,"小雯是我女兒,我當然要多關心她。但你是小雯的姑姑,應該一視同仁才對!"
我哭笑不得:"一視同仁?你覺得世界上有哪個母親能做到對自己的孩子和侄女一視同仁?"
"你就是在找借口!"李芳站了起來,"我就知道你從來沒把小雯放在心上,這些年來所有的關心都是假的!"
我也站了起來,眼中含淚:"我對小雯的關心從來不是假的!我承認我對她的關注不如對小晴多,但我盡力了!我買房子給小雯不是為了炫耀,而是真心想幫助她!"
弟弟趕緊上前拉住了情緒激動的李芳:"別吵了,有什么事好好說。"
李芳甩開弟弟的手:"沒什么好說的!她偏心就是偏心,我不需要她假惺惺的施舍!"
說完,她拉著小雯就要離開。小雯猶豫了一下,看了我一眼,眼中似乎有些不忍,但還是跟著母親走了。
婚禮如期舉行,雖然我和李芳的關系依然緊張,但看到小雯幸福的笑容,我心里還是很欣慰。婚禮上,我把房產證交給了小雯,她眼中閃過一絲復雜的情緒,輕聲道了謝。
我知道,多年來的隔閡不是一套房子就能消除的,但至少,這是一個開始。
07:
小雯結婚后,我和她的關系有了微妙的變化。她不再像以前那樣對我冷淡,偶爾還會主動打電話詢問我的近況。我猜,也許是離開了母親的影響,她開始有了自己的判斷。
一年后,小雯懷孕了。得知這個消息,我比任何人都高興。當我去醫院看望剛生完孩子的小雯時,她竟然主動拉住了我的手。
"姑姑,謝謝你這些年來對我的關心,特別是結婚時送的房子。"小雯真誠地說。
我眼眶濕潤:"不用謝,你是我的侄女,我應該做的。"
小雯猶豫了一下,低聲說:"其實...這些年我一直誤會你了。媽媽總說你偏心小晴,不關心我,我就一直帶著這種偏見看你。直到我自己當了母親,才明白母愛的偉大和無私。"
我緊握她的手:"小雯,姑姑確實有不對的地方。我沒有像關心小晴那樣關心你,這是我的遺憾。但我希望你知道,在我心里,你一直是我重要的家人。"
就在這時,李芳走了進來。看到我們拉著手交談,她臉色一變:"又在灌輸什么思想給我女兒?"
小雯有些無奈:"媽,姑姑只是來看我和孩子的。"
李芳冷哼一聲:"是啊,現在裝得很關心。當初你需要她的時候,她在哪兒?"
我站起身,決定不再沉默:"李芳,這么多年了,你能不能放下那些偏見?我承認我有做得不夠好的地方,但我從未刻意忽視過小雯。"
"偏見?"李芳諷刺地笑了,"你以為送套房子就能抹平一切?你知道小晴即將去國外工作,年薪百萬,而我女兒呢?只能在這個小城市掙著微薄的工資。這就是你所謂的'不偏心'的結果!"
我終于忍無可忍:"我偏心?"我冷笑一聲,"是啊,我就是偏心,所以我給你女兒準備了套三居室的婚房。而你呢?除了指責我,你又為小晴做過什么?"
李芳被我突如其來的反擊噎住了,一時說不出話來。
小雯眼中含淚:"媽,姑姑,別吵了...我只希望我們家人之間能和睦相處。"
看著小雯懇求的眼神,我和李芳都沉默了。
那一刻,我突然明白了一個道理:親情不是靠物質來衡量的,而是靠真心的關懷和理解。或許我對小雯的關注確實不如對小晴多,但我的心意是真的。同樣,李芳對小雯的保護也來自于母愛,雖然方式有些偏激。
我們都是普通人,有自己的偏見和不足,但只要心中有愛,總能找到走向和解的路。
看著襁褓中熟睡的嬰兒,我在想:也許下一代能夠在更加包容和理解的環境中成長,不再被這些陳舊的偏見所困擾。
當我離開醫院時,小雯送我到門口,輕聲說:"姑姑,我想給孩子取名叫'和',希望我們家人之間能夠和睦相處。"
我微笑著點點頭:"這是個好名字。"
回家的路上,我想:人生短暫,何必執著于過去的恩怨?能夠放下成見,相互理解,才是家人之間最珍貴的情感。
畢竟,在這個復雜的世界里,家人才是我們最堅實的依靠,不是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