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計局將于7月15日上午,正式公布2025年上半年中國經濟運行數據。
上半年經濟成績單如何?這從先期數據和機構預期中可作出初步判斷。
近期,外資機構密集公布下半年經濟展望,“韌性”成為評價中國經濟的關鍵詞之一,多家機構表示看好中國資產潛在機會。匯豐環球投資研究團隊認為,全球經濟面臨更多下行壓力,而中國經濟韌性依舊,宏觀政策持續發力將為內需增長提供有效支持。巴克萊研究團隊報告稱,中國消費表現超預期上升。德意志銀行認為,中國服務業產出和零售表現展現出韌性。
2025年上半年,在中央定調“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下,一系列政策舉措多管齊下,為中國經濟穩定增長創造了適宜的貨幣金融環境:調低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設立5000億元人民幣服務消費與養老再貸款、兩項支持資本市場貨幣政策工具進一步優化。
國家市場監管總局本月初披露的數據顯示,企業信用水平總體保持穩定增長。從行業情況看,制造業指數達今年以來最高水平。
14日最新公布的外貿半年報,也釋放出四重積極信號:進出口規模頂壓增長——上半年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21.79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9%,規模創歷史同期新高;出口破歷史同期紀錄——上半年出口規模歷史同期首次突破13萬億元,同比實現7.2%的較快增長;民企活力進一步走強——上半年中國有進出口實績的外貿企業62.8萬家,歷史同期首次突破60萬家,其中民營企業54.7萬家;貿易“朋友圈”不斷擴大——上半年,中國對190多個國家和地區進出口實現增長,貿易規模超過500億元的伙伴數量達到61個,比去年同期增加5個。
今年,中國“十四五”規劃即將收官。5年來,中國經濟總量連續跨越110萬億元、120萬億元、130萬億元,今年預計可以達到140萬億元左右。“十四五”中國經濟增量預計超過35萬億元人民幣,超過世界排名第三國家的經濟總量。
穩進、創新、回暖、韌性成為今年上半年中國經濟發展的關鍵詞。
7月15日上午,在國家統計局公布2025年上半年中國經濟運行數據的同一時間,中國新聞社國是直通車將舉辦“2025年中經濟形勢分析會”,邀請權威專家圍繞最新數據,深入分析當前經濟運行情況,就政策方向、市場機遇與全年發展態勢進行系統研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