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高興受到學會的邀請,參加第十屆全國戲劇文學研討會。對我來說,這是一次很好的學習機會。今年是中國戲劇文學學會成立40周年,40年來,學會團結幾代劇作家、評論家、教育家、出版人,還有我們導表演藝術家和廣大的戲劇工作者,深入開展劇本交流、學術研究、人才培訓、國際合作,為推動戲劇文學事業的發展做出了杰出的貢獻。
這次研討會是紀念學會成立40周年的一項重要的學術活動,為此,學會在天津傳媒學院的大力支持下做了精心的準備,邀請了一大批在戲劇創作研究傳播領域負有盛名的專家和新銳的學者參加,并提交了一批研究成果。所以非常期待在未來兩天的交流中,大家能夠聚焦戲劇文學創作的現狀,交流經驗,剖析問題,探討繁榮新時代戲劇文學的發展路徑和對策,發表真知灼見。
黨的十八大提出了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了要到2035年建成文化強國,二十大提出了推進文化自信自強,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風目標和任務,這充分展現了我們黨和國家的文化主體性,歷史的責任感。說到底,推動文化繁榮,建設文化強國,最根本的是要創作出、生產出人民喜聞樂見的優秀作品,把最好的精神食糧奉獻給廣大人民群眾。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十八大以來,在我們的戲劇舞臺上涌現出了一批守正創新,傳承優良文化傳統,彰顯時代精神的優秀作品。我過去曾在國家藝術基金工作,目睹了一批優秀作品在舞臺上展現,同時也看到當前戲劇創作也存在一些同質化、不平衡的現象,其中包括編創人才青黃不接的現象。為了發展戲劇事業,促進舞臺藝術的繁榮,我們在看到成績的時候也要正視問題,解決問題。我認為,中國文學戲劇文學學會應發揮行業重要的作用,為新時代的戲劇事業的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
有幾點建議和大家交流一下:
一、發揮我們自身的優勢。在文化強國目標的引領下,黨的宣傳部門、政府文化部門、戲劇家協會等等各方面都在關注我們的戲劇文學,各自都擁有自己的資源和手段。那么作為專業的社會組織,為戲劇文學的發展而努力是我們的宗旨。同時我們也具有自身的優勢,認準優勢,發揮優勢,因勢利導,我想就能夠為我們的戲劇文學事業的發展發揮獨特的作用。
二、突出工作的重點。繁榮戲劇事業關鍵在人。戲劇文學人才的培養,我想過去是,今后仍然是我們學會發力的一個重要的方向。戲劇的繁榮也需要一個科學的、公平的、公正的評價體系?,F在我們有曹禺文學獎的獎項,但是我覺得不夠,我們有大量的戲劇編創人才,曹禺文學獎只有幾個名額。剛剛陳涌泉書記也說了,我們對戲劇文學的重視不夠。所以,我覺得中國戲劇文學學會有能力建立起具備我們特色的、更具有影響力的、專業權威的戲劇評價體系。剛才羊馳會長也講到學會恢復了一個行業獎項,“中國戲劇文學學會全國戲劇文化獎”是個好消息,希望用這樣一個評價體系,保證公平公正,把我們真正的優秀作品、優秀的人才評選出來。我想這不僅是文化部門的責任,也是我們戲劇文學學會的責任。
三、打造有影響力的品牌。社會組織的力量很重要的方面就體現在有自己的可持續發展的品牌項目和品牌活動。多年來學會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顯著的成效,打造了不少有影響力的項目和活動。當前黨和國家高度重視社會組織工作,在黨建工作上要實現從有形覆蓋向有效覆蓋的轉變。在事業發展上要推動社會組織從數量規模優先轉向質量效能為重。對標對表中央的要求,需要我們樹立品牌意識、創新工作方式、有效整合各方的資源,努力打造在本領域具有影響力和引領示范作用的活動品牌,實現專業化、特色化、差異化的發展。所以我們完全有能力聚焦四個服務——服務國家、服務社會、服務行業、服務群眾的共同定位,在行業監測、行業自律、行業發展方面,深入研究策劃項目,為政府決策、公共文化服務平臺建設,為基層的文旅單位,為戲劇文學工作者提供更精準的服務。
回望40年,歲月崢嶸,成就斐然,面向未來,責任重大。這次研討會,是我們總結以往邁向新征程的一個標志性的事件,是一個新的起點。接下來,我們需要梳理研究的成果,在成果的轉化上做更多的工作。我想在這方面,咱們學會有具體的安排,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學會的發展會越來越好,戲劇文學事業的發展會更加多姿多彩。最后,祝第十屆全國戲劇文學研討會圓滿成功!謝謝大家。(雷喜寧 文化和旅游部社會組織黨建和業務工作指導員、國家藝術基金管理中心原主任)
仲夏時節,戲韻津門。值此中國戲劇文學學會走過四十載光陰之際,一場以“讓戲劇回歸文學”為靈魂的盛會——第十屆全國戲劇文學研討會,于2025年6月21日至22日,在天津傳媒學院隆重啟幕。這是學會成立四十周年系列活動的華彩篇章。
來自文化和旅游部、中國文聯、中國劇協的領導,攜手全國藝術院團的實踐者、科研院所的探索者、高等學府的傳道者,以及學會的會員理事代表,自八方匯聚,共赴這場文學與戲劇的盛宴。他們懷揣對戲劇文學的熱忱與洞見,暢敘戲劇藝術的當下繁茂與未來圖景。
研討會以熱忱的致辭為序曲,徐徐展開思想的交響。主旨發言如燈塔般照亮前路,緊隨其后的“院校長對話”與“院團對話”,在智慧碰撞中激蕩出理論與實踐交融的火花。思想的縱深探索則在分組研討中如星河般璀璨鋪陳,戲劇文學學術的深邃思考、戲曲的悠遠韻味、話劇的現實鋒芒、兒童劇的純真世界、歌舞音樂劇的視聽律動、小戲小品的精妙意趣、戲劇教育的薪火相傳、以及沉浸式戲劇與旅游演藝劇目的創新探索,多元領域在此交織共鳴,共同勾勒戲劇文學未來的斑斕世界。
盛會最終在總結大會的余韻中圓滿落幕,為這場文學的回歸之旅畫上了一個充滿希望與力量的句號。這不僅是一次研討,更是一次對戲劇文學本源的深情致敬與面向未來的堅定啟航。
? 相關鏈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