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全國都熱冒煙了,我們真的很需要一個高溫假來避暑。
其實,我國對高溫天氣下的勞動者,確實有保護措施,比如在氣溫超過40℃的時候,會嚴格控制工作時間。于是有人猜想:是不是各地方不敢讓大家休息影響GDP,故意不報40℃?
這么多年來,隨著氣溫越來越高,這樣的說法也越來越多,幾乎真的成了某些人的心病。從網上看一些評論,也滿滿的都是對氣象部門的冷嘲熱諷。
不過,只要稍微動動腦,動動手,就能很輕易地戳破這個謠言。比如你去中央氣象臺官網,就會看到許多地區超過了40℃。更何況,氣溫這種事,測量也不是什么特別難的事。如果真的四十好幾度了,還說不到四十度,也不可能瞞得住啊。
或者你再查查諸如鄭州這樣城市的天氣,很容易就看到超過40℃的氣溫,可以說實力打臉那些說“氣象臺不敢報40℃”的人的臉。
那么問題來了,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為什么明明感覺熱得超過40℃了,天氣預報卻報得比較低呢?
這是因為,二者本來就是兩個不同的溫度。你的感受,叫體感溫度;天氣預報里報的,叫氣溫。
氣溫,聽字面意思,就是空氣的溫度。這只是粗略的理解,但不夠精確。因為即便是同一個區域,不同的高度,大氣溫度也是不一樣的。而且一座城市范圍那么大,氣溫也會有所波動,我們也需要有一個統一的標準來進行測量。
我國各地的氣象臺,會有幾個不同的站點。他們在這些站點記錄數據,然后通過復雜的計算,最后才選擇一個有代表性的站點來預報當地氣溫。
各個站點測量氣溫的工具,就是百葉箱。這種百葉箱通常由氣象部門安置在草坪上,距離地面1.5米的高度,還要避免陽光直射。注意,只看這些百葉箱的安置地點,你就知道氣溫很可能低于你的體感溫度了,畢竟你走在大街上未必隨時有陰涼。
說白了,被公布出來的氣溫,是盡可能地排除了各方面影響因素的測量結果,它只是一個參考。
雖說是參考,但我們看到的氣溫是非常嚴謹的。這些不起眼的小百葉箱,內部裝著干球溫度表、濕球溫度表、最高溫度表等多種溫度計。箱子本身可以遮風擋雨,還能提供陰涼,確保測量的精確度。
至于體感溫度,那就會受到很多因素的干擾了。
以濕度為例,是影響體感溫度的最關鍵因素。因為人體會通過排汗的方式,蒸發降溫。如果空氣濕度比較大,那么汗液就比較難以蒸發,熱量散失得少,自然感覺更熱一些,這也是悶熱天氣的恐怖之處。
風速也是一樣的,越快的風速可以越快地蒸發汗水,所以你會感覺吹來一陣風的時候很涼快。風速的影響有多大?以5℃的天氣為例,5~6級風可以讓體感溫度下降3℃左右。
太陽的輻射,也是一個重要因素。同樣的氣溫,你在陰涼處還是在太陽底下,感受的體溫是完全不同的。研究表明,陰天和晴天之下,人的體感溫度能差4~6度,這是一個相當巨大的差距,難道天氣預報也要跟著大家所處的位置隨時改變數據?
除此之外,體感溫度還有很強烈的主觀因素,每個人的體質都是不同的、你和別人穿的衣服差別、運動量,甚至心情都會讓我們感覺到不同的體感溫度。
所以說,在天氣預報中,是不可能以這么主觀的標準來預報氣溫的,只能采用客觀的測量方式,那就是排除各種影響因素。
你總不能指望氣象部門每天測完溫度,再看看你去哪,體質怎么樣,然后給全國14億人分別計算他們的體感溫度吧?
另外還有一點,大家所處的位置,通常是城市。和郊區或者農村相比,城市有比較嚴重的熱島效應,也就是不僅有太陽提供的熱量,還有人類自己釋放的熱量。而城市天氣預報,報的是平均氣溫,你所處的恰好是最熱的地方,也會導致你感覺天氣預報有點不準。
至于有博主拿著溫度計在地面進行測量,說天氣預報不準,那就更扯淡了,因為這樣測出來的,連體感溫度都算不上,而是叫地表溫度。
地表本來就是吸熱的主力,而且是太陽輻射和地表反射熱量的交集區域,溫度高是正常的。有些極度高溫天氣下,地表溫度甚至可以直接燙熟一只雞蛋。你想想,要是氣溫也是這個溫度,天底下人不是早就滅絕了?
最后說一點,關于40℃以上的勞動法規定,也只是室外露天作業必須停止,各位坐辦公室的朋友不在其中。而且,就算沒到40℃,只要達到37℃,室外作業的累積時間也不能超過6個小時。按照某些腹黑的網友的理論,那天氣預報連37℃也不該報。
總之,我覺得和老美等國家相比,咱們祖國對大家的關懷是最深切的,這一點從疫情的死亡人數對比就能看出來。咱們寧可整座城市停止運轉地保護大家的生命安全,怎么可能讓人在高溫冒著熱死的風險工作呢?
所以,如果天氣預報說氣溫不到40℃,那么原因只有一個,就是真的沒到40℃。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