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3日,加沙地帶的沖突又一次升級,達到了一個新的激烈程度。以色列軍隊發(fā)動了一場大規(guī)模的地毯式轟炸,據說幾千枚炸彈在幾個小時內傾瀉而下,把加沙的多個地區(qū)炸得面目全非。
與此同時,地面戰(zhàn)斗也沒停過,以色列的坦克在抵抗組織的反擊下接連被炸毀。更讓人震驚的是,有消息稱巴勒斯坦抵抗組織的一個敢死隊首次槍殺了被俘的以色列士兵。這一天的事件,把這場持續(xù)了快兩年的戰(zhàn)爭推向了一個更殘酷的階段。
這場戰(zhàn)爭的起點是2023年10月7日。那天,哈馬斯和其他巴勒斯坦武裝團體對以色列發(fā)動了一次突襲,殺了上千人,還抓了幾百名人質。以色列馬上宣布進入戰(zhàn)爭狀態(tài),展開了對加沙的大規(guī)模軍事行動,目標是徹底摧毀哈馬斯和其他武裝力量。
從那以后,沖突就沒停過。雙方傷亡都很慘重。以色列靠著空軍和炮兵不停轟炸哈馬斯的設施,巴勒斯坦這邊則用火箭彈還擊。到了地面戰(zhàn)階段,城市巷戰(zhàn)成了常態(tài),以色列部隊想把藏在平民區(qū)里的武裝分子挖出來,可這難度不是一般的大。
到了2025年,這場仗已經打了快兩年,局勢還是僵持著。加沙的人道主義狀況越來越糟,房子、醫(yī)院、學校都被炸得差不多了。國際社會試了好多次,想促成?;?,但每次都因為雙方不肯讓步而失敗。
2025年7月13日,以色列軍隊搞了一場特別大的轟炸行動。據軍方消息,這一次他們扔了超過5000枚炸彈,目標是哈馬斯的指揮中心、武器倉庫和地道網絡。這轟炸的規(guī)模在加沙沖突史上都算得上空前,整片整片的居民區(qū)直接被夷為平地。
這種地毯式轟炸,就是把一大片區(qū)域不分青紅皂白地炸個遍,目的是把所有東西都毀掉。聽起來挺狠吧?確實是這樣。因為加沙人口密集,這種打法幾乎不可能不傷到平民。加沙衛(wèi)生部門說,這次轟炸死了500多個平民,傷了好幾千。不過以色列那邊不認這個數,說很多死的是武裝分子。
以色列軍方解釋說,這種轟炸是為了徹底打垮哈馬斯的作戰(zhàn)能力,阻止他們繼續(xù)往以色列發(fā)射火箭彈。可這么大的破壞力度,讓人忍不住質疑,這到底合不合理?國際法里不是說要保護平民嗎?這種做法,真的很難讓人信服。
而且,這次轟炸用的武器也不簡單。有精確制導的JDAM炸彈,能通過GPS打中特定目標;也有老式的無制導炸彈,準頭差,炸起來更不分敵我。還有人懷疑用了集束炸彈,這種東西爆炸后會散開一大堆小炸彈,殺傷范圍特別廣,對平民威脅更大。
空中轟炸的同時,地面上的戰(zhàn)斗也沒消停。以色列的裝甲部隊一直是地面戰(zhàn)的主力,可這次他們碰上了硬茬。巴勒斯坦抵抗組織用各種反坦克武器,把好幾輛坦克給干掉了。
最出名的一次伏擊發(fā)生在加沙北部。一隊以色列坦克沿著一條路前進,結果中了埋伏。抵抗組織早在那兒埋好了自制炸彈(IED),第一輛坦克一過去就炸了,把路給堵死。后頭的坦克想跑都跑不了,馬上就被RPG火箭彈和反坦克導彈招呼上了。
這次襲擊用到的武器挺雜,有RPG-7這種常見的火箭筒,也有更高級的“科內特”反坦克導彈。這種導彈是俄羅斯造的,射程能到5公里,能打穿現代坦克的裝甲,比如以色列的“梅卡瓦”坦克。抵抗組織靠著地道和外部支援弄到這些家伙,在城市戰(zhàn)里派上了大用場。
據說這次伏擊至少毀了10輛坦克,好幾個士兵不是死了就是被抓。這事兒不光是物質上的損失,對抵抗組織來說還是個宣傳勝利,證明他們就算面對強敵也能打回去。
當天最讓人震驚的消息,是巴勒斯坦抵抗組織的一個敢死隊把抓到的以色列士兵給槍殺了。這是這場沖突里頭一回有這種事被證實,直接把戰(zhàn)爭的殘酷程度拉到了新高度。
這個敢死隊是個專門干高風險任務的小隊,成員都抱著不怕死的態(tài)度。這次他們襲擊了一個以色列的軍事據點,抓了幾個士兵。本來這種情況下,俘虜可能會被留著談判用,可他們直接選擇了當場處決。
具體怎么殺的不太清楚,但據說是近距離開槍。有人說這事兒還被拍下來,發(fā)出去當宣傳材料,想打擊以色列軍隊的士氣,同時鼓舞自己的戰(zhàn)士。
這消息一出,國際社會炸了鍋。聯合國、歐盟還有好多國家都說這是戰(zhàn)爭罪,強烈譴責。抵抗組織這邊有個發(fā)言人跳出來,說這是對以色列殺平民的報復。可以色列政府不吃這套,直接說這是野蠻行為,發(fā)誓要逮住干這事的人,狠狠報復。
7月13日這一天的事,把整個地區(qū)和國際社會都震得不輕。幾千枚炸彈的轟炸、坦克被毀、還有俘虜被殺,感覺這場戰(zhàn)爭一下子變得更血腥了。
聯合國安理會緊急開了會,想討論怎么?;???筛耙粯?,大國之間意見不合,最后啥也沒干成。美國一邊說支持以色列自衛(wèi),一邊呼吁克制;歐盟直接批評雙方,一個說轟炸過分,一個說殺俘虜違法。阿拉伯國家反應不一,有的沉默,有的像卡塔爾和土耳其這樣公開支持巴勒斯坦。
人權組織也坐不住了,一邊罵以色列轟炸不分敵我,一邊說抵抗組織殺俘虜是犯罪,呼吁雙方遵守國際人道法。可這話說了跟沒說似的,戰(zhàn)火還在燒。
加沙的日子更不好過了。轟炸又毀了好多房子,數千人無家可歸。醫(yī)院早就撐不下了,傷員還不停地送進來。國際救援想幫忙,可打仗加上封鎖,根本進不去。
以色列那邊也好不到哪去。坦克被炸、士兵被殺,軍心有點動搖。尤其是俘虜被槍殺的事,民眾特別憤怒,要求政府拿出更硬的措施??稍趺床拍軓氐捉鉀Q問題,誰也不知道。
這天的事件,暴露了這場戰(zhàn)爭的不對等。以色列靠著高科技武器和空軍,能給加沙造成巨大破壞,可就是沒法徹底贏。哈馬斯他們武器不行,但靠著地道和游擊戰(zhàn)術,總能找到反擊的機會。
地毯式轟炸可能是想讓抵抗組織屈服,可結果呢?沒準反而讓對方更團結,還博得了更多同情。殺俘虜這事兒,可能是想嚇唬以色列,可也可能讓以色列民眾更支持強硬政策,反過來讓戰(zhàn)爭更激烈。
從長遠看,這一天也許是個轉折點。抵抗組織開始用更狠的招數,可能是因為戰(zhàn)爭拖太久,他們也急了??蛇@也讓他們在國際上更孤立,給以色列提供了加大力度的理由。
再多說點具體的東西。據以色列軍方統(tǒng)計,7月13日的轟炸瞄準了大約1000個目標,扔了5000多枚炸彈。加沙方面說死了500多個平民,傷了幾千,但以色列說這些數字里有不少是武裝分子。
坦克的損失也不小。北部那次伏擊,至少10輛坦克報廢,士兵傷亡數字沒細說,但肯定不輕。抵抗組織用的“科內特”導彈,配的是串聯彈頭,專門對付有反應裝甲的坦克,威力不容小覷。
殺俘虜的事,雙方都承認了,但細節(jié)不多。被殺的士兵據說是年輕的新兵,可能才剛入伍沒多久。這事兒一出,以色列國內的憤怒可想而知。
這場仗打了快兩年,死的人數早就上萬了。加沙那邊,房子沒了,吃的喝的也不夠,活下來都難。以色列這邊,士兵和平民的命也沒少搭進去。雙方都付出了大代價,可誰也沒占到絕對上風。
轟炸能毀哈馬斯的東西,可他們總能再建起來。抵抗組織能炸坦克、殺俘虜,可改變不了整體局勢。國際社會喊停火喊得嗓子啞了,但沒人聽。
說到底,軍事手段只能解決眼前的問題,想徹底停下來,還得靠政治對話。可現在這情況,雙方都咬死了,誰也不肯先低頭。和平的路,看不到頭。
加沙的老百姓和以色列的普通人,成了最大的受害者。戰(zhàn)爭一天不結束,他們的苦日子就一天過不完。而7月13日這樣的事,只會讓這個死循環(huán)轉得更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