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外交部官網消息,美參議員魯比奧已啟程亞洲,王毅將出席東盟相關會議,中美高層亞洲行程引發國際關注。
魯比奧(資料圖)
魯比奧此次亞洲之行,正值美國強化亞太戰略布局的關鍵階段。過去半年,美軍在南海開展的聯合軍演次數較去年同期增加近三成,第七艦隊艦艇在西太平洋的活動頻次顯著提升。其訪問的新加坡、菲律賓等國,均為美國 “印太經濟框架” 的核心參與方。此行計劃與東盟多國政要討論供應鏈重組議題,試圖推動建立排除中國的區域經濟合作機制。
王毅出席東盟系列會議,承載著維護中國與東盟合作大局的重要使命。中國連續 14 年保持東盟最大貿易伙伴地位,2024 年雙邊貿易額突破 6.1 萬億元,占東盟對外貿易總額的 19.8%。在數字經濟領域,中國與東盟已簽署 12 項合作協議,共建的 5G 基站覆蓋東盟 8 國主要城市。通過此次會議,中方將進一步推動 “一帶一路” 倡議與東盟各國發展規劃對接。
雙方在會議期間的互動,可能圍繞三大焦點展開。經貿領域,美國近期對東盟國家電子元件加征的 15% 關稅,已導致馬來西亞對華芯片出口量下降 22%。南海問題上,美國向菲律賓提供的 1.2 億美元軍援中,70% 用于海岸警衛隊裝備升級。臺灣問題上,魯比奧近期提出的 “臺島安全法案”,包含向臺出售 60 億美元武器的條款。
魯比奧(資料圖)
這些交鋒背后,是中美戰略競爭的深度延續。美國商務部最新數據顯示,2024 年對東盟的直接投資增長 18%,其中高科技領域投資占比達 43%,明顯高于 2020 年的 29%。中國在東盟的基礎設施投資則重點集中在電力、交通領域,累計建成的水電站總裝機容量超過 1200 萬千瓦。美國國內政治生態深刻影響著此次互動的基調。魯比奧所在的佛羅里達州,半導體產業占全州 GDP 的 7.3%,該州企業在東盟市場的份額正受到中國企業擠壓。其強硬對華表態,既是迎合黨內保守派,也是為 2026 年中期選舉爭取產業界支持。
東盟國家的態度呈現出微妙平衡。印尼總統佐科近期公開表示,不會在中美之間選邊站,該國與中國合作建設的雅萬高鐵二期工程已啟動招標。越南則在擴大與美國軍事合作的同時,將對華貿易依賴度維持在 28% 的高位。這種 “經濟靠中國、安全靠美國” 的雙重策略,反映了中小國家的現實考量。
魯比奧(資料圖)
此次亞洲之行的互動結果,將直接影響下半年亞太格局走向。中國提出的《全球安全倡議》在東盟的落地情況,美國 “印太戰略” 的實際推進效果,都可能在雙方的表態中找到線索。地區國家更期待看到的,是中美在氣候合作、打擊跨國犯罪等領域展現出更多務實態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