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央視新聞報道,當地時間 7 月 7 日,特朗普宣布自 8 月 1 日起對韓國輸美產品征收 25% 關稅。此消息如巨石投入平靜湖面,令韓國陷入緊張局勢。加之特朗普后續一系列舉措,韓國當下可謂四面楚歌,面臨著前所未有的 “生死劫”。
貿易(資料圖)
特朗普的首輪攻勢便是關稅大棒。韓國作為典型的外向型經濟體,對外貿易在其經濟體系中占據關鍵地位,而美國又是韓國極為重要的出口市場。此次特朗普計劃征收 25% 的高額關稅,一旦實施,韓國的汽車、電子、鋼鐵等主要出口產業將遭受重創。以汽車產業為例,韓國汽車在美國市場原本憑借性價比占據一定份額,加征關稅后,價格優勢大幅削弱。
據相關行業預測,韓國汽車出口至美國的銷量可能銳減三分之一甚至更多。電子產業同樣不容樂觀,韓國的半導體、智能手機等產品在美國市場競爭激烈,關稅提升將使產品價格上升,消費者購買意愿下降,市場份額極有可能被其他國家產品搶占。韓國對美出口額占其總出口額的相當比例,關稅沖擊下,出口產業受損,企業營收減少,大量崗位面臨削減,韓國經濟增長步伐將被嚴重拖慢。
貿易(資料圖)
緊接著,特朗普要求韓國大幅提升駐韓美軍的駐扎經費,將金額從目前的每年 11.34 億美元陡然提高至 100 億美元。這對韓國而言,無疑是沉重的經濟負擔。韓國財政資源需在諸多領域合理分配,教育、醫療、基礎設施建設等都亟待資金投入。大幅增加軍費開支,意味著其他民生領域的投入將相應減少,引發民眾不滿。并且,韓國與美國已簽訂第 12 份《防衛費分擔特別協定》,規定 2026 年韓方承擔約 11 億美元防衛費。特朗普此舉無視既定協定,試圖單方面改變軍費分擔格局,給韓美關系增添更多不穩定因素。
政治層面,美國也不斷向韓國施壓。在國際事務諸多議題上,韓國被迫緊跟美國步伐,犧牲自身外交自主性。例如在對伊朗政策上,韓國因美國制裁要求,不得不限制與伊朗的經貿往來,即便韓國自身對伊朗能源有一定需求。在朝鮮半島事務中,美國的強硬態度也使韓國在尋求與朝鮮緩和關系時受到掣肘。韓國在國際舞臺上的發聲空間被壓縮,難以充分維護自身利益,外交決策更多被美國牽制。
面對特朗普的 “三板斧”,韓國總統李在明領導的政府急需破局之策。其一,積極與美國展開談判。利用 8 月 1 日實施關稅前的時間窗口,組建專業談判團隊,深入分析美國訴求背后的利益考量。以降低關稅、維持現有軍費分擔水平為核心目標,提出對美國有利的合作方案。如在高新技術領域,韓國可與美國企業加強合作,共同開展科研項目,實現技術共享,既能滿足美國對科技優勢的追求,也為韓國企業拓展美國市場創造條件。同時,在貿易談判中,韓國可爭取較長的關稅緩沖期,讓企業有時間調整出口策略,開拓其他市場,降低對美國市場的依賴。
貿易(資料圖)
其二,推行外交多元化戰略。在強化與美國盟友關系的同時,加大與其他國家和地區的合作力度。與歐盟加強經貿往來,歐盟市場對韓國高端制造業產品需求較大,通過簽署自貿協定補充條款等方式,擴大韓國產品在歐盟市場份額。在亞洲地區,深化與東盟國家的合作,參與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在基礎設施建設、數字經濟等領域開展合作項目。在軍事安全方面,適度增加自身國防投入,發展本國軍事科研能力,減少對美國軍事保護的絕對依賴,提升韓國在國際事務中的自主性和話語權。
當下韓國在特朗普政策沖擊下,經濟與外交面臨嚴峻挑戰。李在明政府需果斷采取行動,通過積極談判和外交多元化,努力化解危機,為韓國未來發展謀求新機遇。韓國未來何去何從,國際社會正拭目以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