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聊一下宗澤的后裔。
作 為成功的浙江民營企業 家,宗慶后在很長時間都被當成杭州乃至浙江的驕傲和代表。 但仔細考察其家族歷史,卻能發覺很多南來北往,歸去來兮的遷移經歷。
宗澤1060.1.20-1128.7.29
01 遠祖義烏
宗慶后很喜歡在多個場合自稱是“義烏人”的后代。這種認同,與其家譜中的始祖,義烏人宗澤有直接關系。
據資料記載:宗慶后的祖上是南宋的抗金名將宗澤,他是岳飛的領導,也是一位著名的政治家和軍事家。同時還是一位文學家和詩人,他的詩詞作品流傳至今,被后人譽為“宗澤體”。
宗澤雖為一介文臣,但剛直豪爽,沉毅知兵。曾任樞密使、鎮海鎮東節度使,率軍多次擊退金軍的進攻,被譽為“南宋第一名將”。面對外族入侵,宗澤以年邁之軀,66歲帶兵,英勇抗擊金兵; 他安定百姓,造福一方; 他誠服盜匪及義軍首領,他培養良將,對岳飛有知遇之恩; 他二十四次乞回鑾表,不屈不休; 然而宗澤縱有報國之志,卻終因朝廷投降派拒絕,憂憤成疾,他臨終呼渡,壯志未酬身先死,卒于靖康之恥的第二年。
宗慶后很小時候就從家人口中聽說了自己是宗澤32代孫的事跡,在發跡之后,也多次積極參與義烏的宗氏祭祖活動、同鄉活動,多次回到義烏參加世界義烏人大會、全球創業者大會等活動。在2016年的一個影像資料中,宗慶后表示“身為一個義烏人,感到很自豪”。
02 定居鎮江
宗澤葬在鎮江,其子宗穎(字思鈍)開始,也就定居在鎮江。
宗穎長子宗嗣益,為第3世。宗嗣益生宗長福,為第4世。宗長福生宗詔忠,為第5世。宗紹忠生宗至萬,為第6世。宗至萬生宗必大,為第7世。
03 遷居興化、杭州
元末,宗必大避張士誠戰事,由鎮江遷高郵茅垛,再遷興化。立興化總派。
這支遷居蘇北的宗氏后人一直在當地生活了數百年,并躋身明清“興化八大家“(李、吳、解、魏、高、宗、徐、楊)行列,成為名門望族。
興化這一支傳導第28世宗景福,候補知府,遷浙江錢塘(今杭州市),立錢塘派,這就是宗慶后“籍貫杭州”的由來。
這一支錢塘宗氏,雖然歷史不長,但發展的非常好,到宗景福的兒子宗承烈時期,家族邁上了一個高峰。宗承烈,字少棠,任四川重慶(今重慶市)步軍統領。補湖廣德安衛掌印守備。正二品驃騎將軍。配杭州翁氏。
宗承烈與翁氏育有二子二女,次子宗繼先,即宗慶后的祖父。晚清時,宗繼先在武漢、廣西兩地做過官吏,另在廣東為幕僚時,主寫過粵漢鐵路章程。民國時,宗繼先先后出任北洋政府張作霖底下的財政部長、南京汪偽政府中將秘書官。
絲弦《宗澤與岳飛》選段 張鶴林演唱
04 與北京的淵源
盡管在宗慶后的父親宗啟騄這一代,家族開始衰敗,但宗啟騄仍是那個年代里少有的大學生。宗慶后的母親王樹珍也出身于前清的格格后代,其父是北京的郵政局局長。
宗慶后的父親宗啟騄,早年曾在北京“中國大學”求學,通過自己的同學,認識了后來的老婆王樹珍。
王樹珍出身于清朝末落的貴族,父母不幸早逝,她跟著哥哥生活。
哥哥在北平的中國大學(民國時的一所學校,名字就叫“中國大學”)讀書時,認識了同校化學系的宗啟騄。一方面出于對宗啟騄的欣賞,另一方面也為了給妹妹找一個好的歸宿,便把妹妹許配給了他。
05 出生徐州
宗啟騄畢業后人生并不順利,在汪偽時代,好不容易在宿遷縣政府謀了一個小職位,20世紀40年代宗啟騄和王樹珍夫婦定居宿遷東大街。
王樹珍沒多久就懷孕了,由于當時的宿遷條件較差,在宿遷生孩子不方便,臨產中的王樹珍來到條件較好的徐州生產。
至于具體分娩時間,據宗慶后母親回憶,是1945年10月11日深夜,12點的鐘聲剛響沒多久,宗慶后出生了,因為正好在“雙十”之后,所以被命名為“慶后”。
06 遷居南京
此時恰逢日本投降,汪偽垮臺,重慶當局派員前來接收,宗啟騄被留下負責交接工作,并遭遇到了光復者的敲竹杠,為此丟了工作并被短暫關押了幾個月。
宗啟騄出獄之后,在徐州待了一段時間,又到南京國民政府之下覓得了一個郵政局職員的崗位,雖然薪資不高,倒也足以養活家人。因此宗慶后的滿周歲時,全家遷往南京。
但好景不長,1949年風云變色,宗啟騄的身份,再次變成了“余孽”。有著汪偽和國民黨政府雙重經歷的宗啟騄,不得不離開南京。
07 重回杭州
當時宗啟騄手里還有一點積蓄,就買了一輛破舊二手車,和會開車的九弟、十弟一起搞運輸生意。但生意很快失敗,后來又陸陸續續做了一點別的事業,但是以他這樣的身份,能活著就不錯了,肯定是沒好日子過的。在之后的十幾年中,他也因為過往的經歷,受盡了批斗。
此時宗家的生活,只靠當小學教師的母親王樹珍那點兒微薄薪水勉強度日。
宗慶后兄妹5人,母親一人要養活一家7口,其艱難可想而知,據宗慶后回憶,年幼的時候,家里吃得最多的,就是米糊糊。到了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那幾年,宗家的日子日漸艱難,無力養活5個孩子,最小的妹妹宗蕊,被父母含淚送給了親戚撫養。
走向輝煌
1949年之后,宗慶后的父親失業了,他們一家人靠母親當小學老師維持生活。但宗慶后有著祖輩的傲骨,17歲之后被下放到農場,一干就是15年,1978年才回城,但是只能在校辦企業當工人。他曾走街串巷叫賣爆炒米,也曾在寒冷的冬夜到火車站賣煮紅薯。
1987年校辦企業要退出歷史舞臺,宗慶后承包了自己工作的校辦工廠,帶著兩個員工開始做生意,代理汽水和冰棍。這是他創業的第一步,也是他人生的轉折點。
1987年,宗慶后當上杭州上城區校辦企業經銷部的經理那是娃哈哈的起點。圖為宗慶后踩著三輪車送校簿的背影。
他憑借著敏銳的市場嗅覺,發現了兒童營養品的商機,他代理了一款兒童營養液,然后自己研發了娃哈哈兒童營養液,1991年利潤超過了7000萬,從此一路高歌猛進,他先后推出了娃哈哈純凈水、非常可樂、八寶粥、營養快線等知名品牌,并成為中國首富。
宗慶后原配施幼珍,法律意義上的妻子,育有獨女宗馥莉。近日發現,還有繼昌、婕莉、繼盛等后裔。
根據《宗慶后家族的遷徙史》一文編輯
點擊分享:
看這些鎮江記憶,卻已淹沒光陰里!
挖掘鎮江的文化,讓它成為鎮江的名片,
如感興趣,關注一下“鎮江風情”這個號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