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剛發動了俄烏沖突三年來最大規模的空襲。7月9日凌晨,741個空中目標撲向烏克蘭西部,包括728架自殺式無人機和13枚導彈,把夜空變成了火網。烏克蘭防空部隊拼死攔截,打下711架無人機和7枚導彈,但盧茨克的軍援倉庫仍被炸成火海,6名平民喪生、39人受傷。
這已是俄軍連續第二天發動飽和式攻擊
,基輔街頭還能聽到導彈的尖嘯聲。澤連斯基疾呼:“俄羅斯的無人機和導彈必須被擋住!”而千里之外,特朗普緊急批準向烏克蘭運送10套“愛國者”導彈系統,一場防空與空襲的生死競速開始了。
俄軍這次的打法讓全世界倒吸一口冷氣。728架無人機像蝗蟲般撲來,其中超過300架是能自爆的“神風敢死隊”機型,配合著“匕首”高超音速導彈的精準打擊,瞄準的就是烏軍機場和軍援樞紐。
這種“導彈開路、無人機淹沒人海”的戰術,成了俄軍新殺招
。大家想想,一架無人機成本才幾萬塊,而烏軍一枚防空導彈動輒百萬美元,俄軍就是用這種“廉價換昂貴”的消耗戰,硬生生拖垮烏克蘭的防線。
更揪心的是,
空襲正變得越來越頻繁
。往前推一周,7月3日俄軍剛打出539架無人機的“紀錄”,6月底也甩出477架無人機加60枚導彈的組合拳。背后是俄羅斯軍工廠開足馬力——無人機產量飆升至原計劃的三倍,前線要多少就能造多少。而烏軍的防空導彈庫存卻捉襟見肘,美國一度暫停武器輸送,逼得澤連斯基在電話里向特朗普苦苦求援。
為何俄軍突然下狠手?背后藏著三重算計。
一是為復仇
:空襲前一天,俄海軍副司令古德科夫被烏軍“斬首”,這位42歲的英雄將領和多名軍官的陣亡,讓普京震怒。
二是要掐斷烏軍命脈
:盧茨克不光是空軍基地,更是西方軍援進入烏克蘭的西大門。打掉這里,等于卡住烏軍的咽喉。
三是逼烏克蘭上談判桌
。克里姆林宮說得直白:戰場越不利,烏方越該坐下來談。一套組合拳,既泄憤又謀利。
戰場另一端,烏克蘭正面臨開戰以來最艱難的時刻。
俄軍全線加壓
,一天內爆發150多次交火,尤其在頓涅茨克的波克羅夫斯克,戰壕里每三場廝殺就有一場在這里。俄軍甚至公開宣稱要建立“緩沖區”,步步為營蠶食烏東土地。
最痛心的是平民
:剛過去的6月,烏平民死傷人數創下紀錄——232人遇難、1343人受傷,炮火下沒有誰是真正的贏家。
西方援助成了澤連斯基最后的救命稻草。特朗普雖抱怨普京“不給面子”,掛完電話就遭空襲讓他“沮喪得像蔫茄子”,但行動很誠實:
10套“愛國者”防空系統火速獲批
,德國還湊錢幫買裝備。歐盟也咬牙啟動“重建烏克蘭基金”,拉著意德法等國砸錢重建能源和軍工。可遠水難救近火,澤連斯基在羅馬急簽100億歐元協議時,說的還是老實話:“現在最缺的是造無人機和防空武器的錢!”
美俄外交暗流涌動之際,戰場硝煙仍未散去。俄軍以無人機消耗戰為矛,烏軍以愛國者導彈為盾,背后是雙方軍工產能的生死較量。當特朗普的10套防空系統運抵基輔,烏克蘭或能暫緩空襲之痛;而普京建立“緩沖區”的戰略推進,意味著地面血戰仍將持續。
澤連斯基的百億歐元協議再宏大,也需先扛過今夜頭頂的導彈轟鳴
——畢竟俄工廠的無人機流水線,可不會停下等和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