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剛在朝鮮會見完金正恩的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馬不停蹄地飛抵中國,出席中方主辦的上合外長會議,并與中國外長王毅在釣魚臺國賓館見面。這一緊湊的行程安排,絕非偶然,而是中俄兩國在國際局勢風云變幻之際,加強戰略溝通與協調的重要體現。
在充滿中式風格的庭院涼亭中,王毅與拉夫羅夫茶敘交流,隨后中方設宴招待,雙方在工作晚宴上繼續“深入磋商”。這種輕松而又不失莊重的交流氛圍,為兩國高層就重大國際問題交換意見創造了良好的條件。王毅高度評價中俄關系,強調籌備下一階段高層交往、全面深化戰略合作以“共同應對動蕩變革世界的挑戰”,這清晰地表明了中俄在當前國際形勢下的共同戰略目標。同時,中方提出在抗戰勝利80周年之際辦好相關紀念活動,維護正確的二戰歷史敘事,這不僅是對歷史的尊重,更是對當下一些試圖歪曲歷史、破壞和平勢力的有力回應。
從拉夫羅夫的行程來看,他剛離開朝鮮就訪問中國,必然會向中方通報訪朝事項。俄朝關系近期進一步升級,俄朝“提升至同盟關系”的步驟以及朝鮮可能增兵援俄的問題,都成為外界關注的焦點。拉夫羅夫表示,對朝鮮出兵一事,俄方“沒有任何理由拒絕”,但具體出兵的規模和形式由朝方自主決定。這一表態既體現了俄朝之間一定的戰略默契,也反映出俄羅斯在半島問題上的務實態度。與此同時,美日韓在韓國舉行大規模軍演,出動B - 52H戰略轟炸機對朝鮮進行核威懾,使得半島安全局勢進一步緊張化。中方雖然不同于美日韓的高度擔憂,但對于家門口的半島局勢也高度關注,雙方討論半島問題,充分反映出中方維護地區和平穩定的關切。
三大熱點:中俄協同應對全球挑戰
中俄雙方發布的聲明顯示,此次兩國外長會談的重頭戲是半島、中東、烏克蘭這三大國際問題,這也是目前全球范圍內的熱點安全問題。
伊朗核問題攸關中國的能源供應命脈。伊朗作為重要的石油輸出國,其核問題的走向直接影響著國際能源市場的穩定。一旦伊朗核問題失控,可能導致國際油價大幅波動,進而對中國的能源安全和經濟穩定產生不利影響。中俄在伊朗核問題上交換意見,協調彼此立場,有助于共同維護國際能源市場的穩定,保障兩國的能源利益。
俄烏沖突則事關俄羅斯的核心利益。自沖突爆發以來,俄羅斯面臨著來自西方國家的巨大壓力。中國在俄烏沖突問題上一直秉持客觀公正的立場,主張尊重各國的主權,通過對話和談判解決爭端。中俄在俄烏沖突問題上交換意見,有助于俄羅斯更好地應對外部壓力,同時也為中國在國際事務中發揮建設性作用提供了契機。
半島問題一直是東北亞地區的安全“火藥桶”。美日韓的軍事挑釁與俄朝的安全綁定相互交織,使得半島局勢愈發復雜。中俄作為半島周邊的重要大國,在維護半島和平穩定方面肩負著重要責任。雙方就半島問題進行溝通協調,有助于形成合力,推動通過對話和談判解決半島問題,避免局勢進一步升級。
堅定承諾:中俄互信鑄就戰略基石
據報道,俄外交部表示,拉夫羅夫和王毅在會談中重申,中俄堅定支持彼此根本利益。俄方對中國“所有地區和民族多樣性”的主權、領土完整和國家統一都承諾“給予堅定的支持”,中方也給予了俄方類似承諾。這一堅定承諾具有重大的政治象征意義。
所謂的中國國家統一,顯然包括解決臺灣問題。當前,臺當局頻繁挑戰一中紅線,妄圖依仗美國及其盟友“以武拒統”。在這種背景下,俄方力挺中國實現國家統一,向“臺獨”分裂勢力和外部干涉勢力發出了明確而強烈的信號,即任何企圖分裂中國的行為都將遭到堅決反對。中俄之間的這種相互支持,不僅體現了兩國之間的高度互信,也為兩國在國際事務中攜手應對挑戰奠定了堅實的戰略基礎。
中俄這種“背靠背”的高度信任關系,全面超越了傳統的同盟關系,是和北約有本質不同的新型大國關系典范。在當今動蕩不安的國際局勢下,中俄兩國不結盟、不對抗、不針對第三方,而是基于共同利益和戰略需求,開展全方位、多層次的合作。這種新型大國關系為國際社會提供了一種全新的合作模式,有助于推動構建更加公平、公正、合理的國際秩序。
對于此事件,你有什么想說的?歡迎大家點贊評論加關注。
注:文中插圖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