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 | 易每
出品 | 深度美業
在追求美麗日益成為普遍需求的今天,醫療美容行業蓬勃發展,然而隨之而來的風險與糾紛也頻頻浮出水面,尤其是一些機構在資質、技術、服務乃至道德底線上的失守,給消費者帶來了難以磨滅的身心創傷。2025年6月26日,抖音平臺上一條揭露沈陽名流醫療美容醫院(以下簡稱“沈陽名流”)無證行醫問題的視頻,迅速引發了廣大網友的強烈關注和熱議,將這家機構推向了輿論的風口浪尖,也撕開了醫美市場多番亂象的一角。
圖源:大眾點評消費者上傳,版權歸消費者所有
消費者視頻曝光被指無證行醫
視頻的核心內容聚焦于一位消費者的痛苦經歷。時間回溯到2023年4月,該消費者走進沈陽名流醫療美容醫院做了全切雙眼皮的項目。據該消費者描述,術后1個月就發現外觀上眼皮松弛下垂嚴重,眉眼間距很近,該消費者說:“我一個30多歲的人現在看起來像80多歲老太太的眼睛。”
同時,該消費者反映,自己的眼功能也出現了問題,一年多視力從1.0標準視力持續下降到0.5。視神經損壞,現在該消費者已經看不清東西,越來越嚴重,還在持續下降停不下來!該消費者現在內心非常恐懼:“照這樣持續下降有可能瞎了,現在才30多歲,以后怎么辦?”
該消費者指出,實施手術的醫生缺乏相關行醫資質。手術過程中,醫生曾口頭表示“麻藥打多了”,但手術記錄中既無藥品名稱也無劑量信息,暴露出操作流程的不規范。
該消費者還提到,當自己前往醫院交涉時,工作人員未予解決,反而對該消費者進行辱罵。此外,沈陽名流利用該消費者術后第七天尚未消腫的照片,向其他消費者展示,試圖將手術失敗描述為正常恢復現象。無奈之下,該消費者只能在視頻中明確提醒其他消費者警惕該醫院,避免受騙。
圖源:抖音
該消費者還在視頻中曬出了一張來自沈陽市沈河區衛生健康監督中心開具的情況聲明。其中提到醫生韓某截止到 2023年7月18日未取得《醫療美容主診醫師證》,證實了該消費者的說法。
圖源:抖音
在該消費者的主頁中還發布了另一條視頻,記錄了該消費者去討要說法時遭到該醫院醫生的言語辱罵,該院醫生滿口污言穢語,攻擊力極強。
圖源:抖音
如此惡劣的服務態度,如何能使廣大消費者放心在該醫院消費?
無證行醫有史可證
沈陽名流醫療美容醫院有限公司,成立于2023年,企業注冊資本500萬人民幣。成立時間看似不長,但其背后的諸多問題卻早已有跡可循。
圖源:大眾點評
2023年11月17日,沈陽名流醫療美容醫院有限公司因對未按規定填寫病歷資料的行為,被沈陽市沈河區衛生健康局處以警告及罰款13000元的行政處罰。
2023年10月13日,沈陽名流醫療美容醫院有限公司因醫療廣告有(一)涉及醫療技術、診療方法、疾病名稱、藥物的;(二)保證治愈或者隱含保證治愈的;(三)宣傳治愈率、有效率等診療效果的;(四)淫穢、迷信、荒誕的;(五)貶低他人的;(六)利用患者、衛生技術人員、醫學教育科研機構及人員以及其他社會社團、組織的名義、形象作證明的;(七)使用解放軍和武警部隊名義的的行為,被沈陽市沈河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處以行政處罰。
沈陽市沈河區人民政府官網公示,沈陽名流醫療美容醫院在2019年9月10日曾受到沈陽市沈河區衛生健康局的行政處罰。處罰的原因直指其核心違規行為——使用非衛生技術人員從事醫療衛生技術工作,當時被處以1000元的罰款。遺憾的是,這次處罰顯然未能起到應有的警示和震懾作用。
圖源:沈陽市沈河區人民政府
線上團購差評纏身
事實上,除了上述監管部門的直接處罰外,其他消費者對沈陽名流醫療美容醫院的投訴可謂層出不窮,覆蓋了從基礎護理到復雜手術的多個項目,暴露的問題也五花八門。
2025年1月11日,該消費者通過大眾點評預約沈陽名流美容醫院的清痘針和紅藍光祛痘項目。
據該消費者描述,躺在治療床上時,感覺特別疼痛,清完兩天后,原本該消腫的地方又冒出小白包,像沒清干凈。該消費者表示,醫生的操作手法似乎也不太行。
體驗結束,該消費者在評價里寫下,可以體驗別的項目,針清就算了吧。
圖源:大眾點評
時間再往前推,2024年3月4日,另一位消費者也在大眾點評上發布差評。據該消費者描述,因朋友曾在該機構做過眼睛項目而受其推薦,團購了兩個項目共六次卡的光子嫩膚。
該消費者回憶,第一次和朋友一起預約的12點做項目,二人12點準時到達,結果1:10分才做上,期間二人問了很多次工作人員,工作人員一直說醫生忙不過來,態度也很不耐煩,意思就是說“就算你預約了,那醫生現在忙著呢,你跟銷售預約的,又沒和醫生預約,預約了沒用,那醫生忙著呢,跟我們有什么關系,我們也不能給你做”。
該消費者表示:“我做了這么多年的臉,我也沒遇到過這么囂張的客服。”
隨后該消費者中午致電該機構要求退款,“剛才打電話要退款,中午就給打電話了,說有人給我回復,但是我等到四點多了還是沒有人給我回復”。
當她再次撥通電話時,客服推說不了解情況,讓她繼續等待。她忍不住提出質疑,客服竟在電話那頭吼叫“你不掛我怎么問”,隨后粗暴地掛斷了電話。之后無論她如何撥打,電話都無人接聽。最終該消費者感嘆:“就這樣的商家怎么會有人敢把臉交給你們!”
在這條差評下方,還有消費者跟評,印證了該醫院服務態度問題,例如有消費者反映,預約復查三次都未能成功,工作人員態度冷漠,愛理不理。
圖源:大眾點評
手術視頻疑云重重
與令人惱火的服務態度相比,下面這條針對沈陽名流醫療美容的差評則更讓消費者難以接受。消費者直指沈陽名流在復雜手術項目上或許存在嚴重失職以及后續處理過程中的一系列問題。
有大眾點評消費者在2023年3月29日的帖子中回顧了2022年5月20日接受拉皮手術的全過程。術前,該機構給出兩個報價,主任級醫生一萬四千元,技術院長兩萬元。為求穩妥,該消費者選擇技術院長王某主刀。
該機構原本承諾兩個半小時完成手術,實際卻將手術拖延至近五小時才結束。術后第七天拆線時,該消費者立即發現面部嚴重不對稱,蘋果肌一高一低,兩側皮膚松緊不均,雙下巴寬窄不一,由此懷疑術中曾被更換醫生。
該消費者要求查看完整手術監控,院方以“隱私”為由拒絕,僅提供幾段模糊影像,無法辨認手術床上的人。
此后,院方始終拒絕交付清晰、完整的五小時手術錄像,借口“尚未恢復完全”,要求六個月后再談。
該消費者深感受騙,認為曾極度信任的醫院竟可能在術中“偷梁換柱”,且無人出面負責。十個月過去,該消費者因容貌毀損陷入抑郁,連照鏡子都成負擔,而院方仍回避監控問題,不予解決。
圖源:大眾點評
由于該消費者常住外地,每次交涉都要放下工作長途奔波。院方反復拖延:今日派人“了解情況”,明日讓“過幾天再來”,或干脆讓“在家等消息”。報警十余次,警方以“民事糾紛”為由未實質介入,院方聲稱錄像已交警方,警方卻表示未收到。
最終,在警方安排下,調解員與院方進入單獨房間查看錄像,該消費者被擋在門外,理由仍是“隱私”。
院方甚至把住門口,禁止該消費者入內,引發對私下利益交換的極大疑慮。至今,該消費者仍未看到屬于自己的手術全程錄像。
此外,院方將耳后明顯疤痕與未拆線歸因于“疤痕體質”,但拆線時遺漏一針導致持續疼痛,使該消費者確信縫合技術存在重大失誤。該消費者希望通過公開經歷提醒他人術前務必謹慎,避免同樣悲劇重演。
圖源:大眾點評
消費者維權內容遍布網絡
深度美業通過更廣泛的平臺搜索,發現針對沈陽名流的類似投訴并不僅限于大眾點評。
2024年8月23日有消費者在黑貓投訴平臺上進行投訴。該消費者稱,其于2023年8月27日在沈陽名流醫療美容醫院接受眼周深藍射頻治療,操作人員將射頻頭貼近上下睫毛根部,長時間反復滑動,燙傷了該消費者的眼球。術后兩個月里,雙眼火燒般疼,眼球持續下陷,上下邊緣起泡、充血,視力越來越模糊。
該消費者在醫院診斷的結果是雙眼角膜上皮損傷、充血、眼球凹陷、干眼癥、玻璃體渾濁、眼底視網膜變性,醫生搖頭說治不了,損傷終身不可逆。
該消費者表示,自己曾多次找名流機構溝通,對方一味拖延,至今未給任何解決。截至深度美業發稿前該投訴在黑貓投訴平臺顯示尚在處理當中。
圖源:黑貓投訴
甚至在知乎等社交平臺上,也能看到消費者對該機構的服務態度表示不滿。
圖源:知乎
醫美監管滯后性亟待解決
縱觀這些來自不同時間、不同平臺、不同消費者的真實案例,一幅關于沈陽名流醫療美容醫院的清晰畫像逐漸呈現,或許消費者對服務態度的褒貶不一尚在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扯皮之中,但是該機構無證行醫的歷史卻有據可查,正所謂身正不怕影子斜,如果醫美機構本身沒有違規歷史,消費者們的質疑和擔憂或許未必站得住腳。
針對機構無證行醫,僅能通過消費者事后找補曝光的當下,監管的觸角必須更深、更實、更敏銳,已經是消費者們迫切需要的進步。只有對機構資質、人員執業資格、診療操作規范進行常態化、穿透式的核查,讓違規者無處遁形,讓處罰真正具有震懾力。
消費者的每一次選擇都是對行業的信任投票,而每一次傷害都是對信任的消磨。唯有當監管的力度、行業的自律、維權的保障形成合力,才能有效遏制類似沈陽名流事件中暴露的亂象,讓醫療美容真正回歸“醫療”本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