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中最熱的一段日子
三!伏!天!就要來了
7月20日(本周日)
我們將進入三伏天
三伏天
氣溫最高且又潮濕、悶熱
“蒸烤”模式即將開啟
今年的三伏天
共計30天
打破近十年“40天長三伏”的慣例
成為近年來“最短”的三伏天
具體時間如下
初伏:7月20日至7月29日(10天)
中伏:7月30日至8月8日(10天)
末伏:8月9日至8月18日(10天)
雖說時長較 “長三伏” 少了10天
但暑熱威力絲毫不減
就在昨日10時20分
肥東縣氣象臺發布高溫黃色預警信號
未來三天
我縣最高氣溫將高達35℃以上
具體預報如下
入伏前做好這些準備
“入伏”準備知多少
01
飲食
伏天氣候炎熱,飲食應以“多酸多甘、補氣去火”為原則,可選用一些消暑粥來滋補身體,補氣清暑、調理脾胃。
薏米赤小豆粥
綠豆百合粥
冬瓜蓮子粥
荷葉綠豆粥
藥粥對老人、兒童、脾胃功能虛弱者最適宜。
可多吃具有去火作用的新鮮蔬果,如苦瓜、西紅柿等,慎食辛辣刺激、肥甘油膩食物,少喝冷飲。
夏季注意補水不能等到感覺口渴之后才喝水。
02
運動
活動強度要適量,鍛煉以散步、做操等輕度運動為宜,時間不超過1小時。
時間選擇清晨或者傍晚比較涼爽的時候進行。
避免在運動后大量飲水和飲用冰水,否則會加重心臟負擔,甚至誘發心梗。
注意冷暖,及時增減衣物,避免誘發感冒。
03
情緒
要保持心態平和,避免生氣,盡量做到“心靜自然涼“,防止“情緒中暑”危害身心健康。
在夏季的中午可以進行短時間的午睡或打坐、靜坐、閉目養神等。
穴位按摩也可平心靜氣。
做法:在天氣炎熱、心情煩躁甚至心率紊亂的時候,可以通過揉按勞宮穴和內關穴以達到清心安神、養心安神的作用。
04
起居
夏天晝長夜短,所以在生活起居方面應做到早睡早起,晚上在11點之前要進入睡眠狀態,不要熬夜,養成睡子午覺的習慣。
夏季失眠者,可練習“呵”字功。
做法:
1、開始練習時,雙腳分開站立,一與肩同寬。
2、兩膝微屈,頭正頸直,含胸收腹,直腰拔背。
3、兩手臂自然下垂,虛空,肘微屈,兩手掌輕靠于大腿外側。
4、全身放松,兩眼微開,平視前方。
5、練功時用鼻自然吸氣,用口呼氣,呼氣時收腹、提肛,人體重心略向后移,腳跟著力。
6、足趾輕微點地,輕輕發出“呵”聲。
伏天養生小技巧
01
養心護心
“汗為心之液”,夏天汗液大量排泄,不僅傷心氣,還會導致心陰虛,容易受到暑熱邪氣的侵犯,所以伏天養心顯得尤其重要,尤其對于本身有心臟病的患者。
適當進食紅色食物可養心、溫陽、助眠。
紅棗
紅豆
櫻桃
02
清熱除濕
三伏天悶熱潮濕,人體很容易被濕邪侵襲。
平時可以多按摩足三里、承山穴,還可以選擇背部拔罐及背脊兩側刮痧,都可以起到祛除濕邪、調和營衛之功效。
夏季泡腳可清熱除濕。
做法:睡前用熱水泡腳,通過刺激足陽明胃經、足太陽膀胱經等足部經絡,起到健脾、除濕、通經、利水等作用,還能提高睡眠質量。
對于大部分人,伏天用40℃左右的熱水泡腳就可以。
若出現四肢乏力、發困、食欲減退等癥狀,可以在熱水中加上威靈仙(祛濕)20克、蒼術(通經)15克、白術(健脾)15克。
03
避免受涼
夏天患呼吸系統疾病的人越來越多,這可能與人們長時間使用空調,室內外溫差過大有關。
雖然人體有一定的體溫調節能力,但是這個能力是有極限的,一般以8℃~10℃為宜。
溫差過大,會產生一系列不適的反應,表現為頭暈、疲倦、全身不適、精神不振及免疫功能下降等。
姜棗茶可以緩解空調冷氣導致的受寒。
做法:三伏天可以多喝一些姜棗茶。取姜3片、大棗3顆,紅糖適量,煮沸,代茶飲即可。
04
冬病夏治
三伏天氣溫高、陽氣盛,人體腠理疏松,經絡氣血流通,有利于藥物的滲透與吸收。
選用具有辛溫祛寒作用的藥物貼于特定穴位,通過經絡傳導,溫補陽氣、驅寒祛邪,可達到“冬病夏治”的效果,對咳嗽、哮喘、鼻炎等易在冬春季發作、加重的疾病,可達到防治慢性疾病、減輕病狀、強身健體的作用。
冬病夏治方法很多,除了三伏貼,還有三伏天針刺、三伏天拔火罐、三伏灸等。
?信息來源:縣融媒體中心綜合整理
?編審:薛冰清 二審:劉坤 審核:陳宏云 張建新
?郵箱:wxxffd@163.com
看完別急著走哦~
給小編ZAN一個!
~歡迎留言~
主管單位:中共肥東縣委宣傳部
主辦單位:肥東縣融媒體中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