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上觀新聞報道,特朗普在社交媒體宣布,8月1日起對菲律賓輸美產品關稅從17%上調至20%。這紙聲明,讓菲律賓商界和民眾徹底慌了神。
菲律賓貿易部最新數據顯示,2024年菲律賓對美出口額92.98億美元,進口額卻高達141.78億美元,逆差48.8億美元。更扎心的是,這48.8億逆差里,超六成來自電子元件、半導體組件這類支柱產業——菲律賓電子制造業每年對美出口占其總出口35%,每100美元貨物多交3美元稅,中小企業利潤率本就只有5%-8%,這下連保本都難。
馬科斯(資料圖)
問題不止在錢上。特朗普這次加稅,明顯帶著“區別對待”的意味。同批被加稅的東盟國家里,馬來西亞、印尼、柬埔寨等國的稅率要么比菲律賓低,要么較4月宣布時下調了。比如柬埔寨,稅率從49%降到40%,老撾也從48%降到40%。唯獨菲律賓,作為美國在東盟唯一的“條約盟友”,成了唯一被加碼的對象。
菲律賓不是沒想過“討價還價”。5月初和美國談判前,菲方特意列了計劃:多買美國大豆、冷凍肉類,多賣半導體、椰子制品,想把關稅從17%談到零。結果呢?談了不到倆月,稅率反而漲了3個百分點。菲律賓駐美大使羅慕爾德茲現在只能說“安排官員訪美談判”,具體能談到啥程度,他自己都沒底。
這時候再看美國的態度,更讓人心寒。華盛頓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的東南亞問題專家格雷戈里·波林直嘆氣:“沒人明白為啥單獨調菲律賓的稅率?!庇腥瞬聹y是跟越南有關——特朗普剛和越南達成協議,把越南輸美關稅從46%降到20%,條件是越南“完全開放市場”。可越南去年對美貿易逆差1235億美元,比菲律賓多25倍都不止,憑啥越南能拿低稅率?
馬科斯(資料圖)
菲律賓的困境,早被現實戳得千瘡百孔。馬尼拉街頭,超市里的進口商品悄悄漲價;工業園區里,電子廠訂單量比年初少了三成;農村的香蕉園主更發愁——香蕉對美出口依賴度超60%,關稅漲了,貨輪還沒靠岸,利潤已經虧進去一半。商界議員急得找美國國務院求情,結果被一句“日程已滿”打發回來。
更諷刺的是,菲律賓以為抱緊美國大腿能換來“保護”,結果成了被收割的“韭菜”。這些年為了配合美國在南海的動作,開放軍事基地、聯合巡航、縱容船只沖撞中國海警,哪一步不是把籌碼往美國手里送?可美國什么時候真為菲律賓著想過?
這時候再看中國的態度,反而讓人踏實。作為菲律賓最大貿易伙伴,中國從菲律賓進口的香蕉、芒果從來沒設過貿易壁壘。哪怕菲律賓在南海鬧得兇,中國也只是暫停部分合作項目,從沒動過貿易制裁的“大棒”。
現在菲律賓終于嘗到苦頭了。外資企業開始撤離,工廠機器轉得慢了,老百姓買東西更貴了。那些跟著美國喊口號的政客,現在躲在辦公室里不敢露面。說到底,大國博弈里,小國最忌諱的就是押錯寶。菲律賓以為抱上美國大腿能換安全,結果安全沒換著,經濟倒先崩了;以為能靠加稅逼菲律賓讓步,結果把自己變成了“不靠譜”的典型。
馬科斯(資料圖)
現在的問題是,菲律賓還能回頭嗎?電子廠老板等著發工資,蕉農等著賣香蕉,老百姓等著物價降下來??擅绹沁?,特朗普還在說“20%遠沒到要消除逆差的數”。這場由美國挑起的關稅戲碼,最后買單的,終究是菲律賓普通百姓。菲律賓這次算明白了——跟著美國混,承諾像泡沫,利益像刀子。只是這明白來得太晚,代價也太大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