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現實,遠比所有小說都更加魔幻。
故事的主角,是我們從小喝到大的娃哈哈,以及它背后那個已經符號化了的男人——宗慶后。
在宗老去世之前,他的人設是什么?是“布鞋首富”,是“一個時代的企業家精神圖騰”,是“勤儉持家、獨愛長女”的完美父親。
他就像武俠小說里那種閉關修煉了幾十年,內力深不可測,還一身正氣的老前輩。
結果老爺子仙逝,尸骨未寒,一場驚天動地的“九子奪嫡”戲碼,哦不,是“三子一女奪產”大戲,直接把這個完美人設撕了個粉碎。
01 人設的崩塌,是從18億美金開始的
今年以來,關于宗馥莉接班不順,娃哈哈內部動蕩的傳聞就沒斷過。什么高管離職、工廠停產、業績下滑,大家聽得耳朵都快起繭子了。
但這些都是毛毛雨,真正的驚天雷,是香港和杭州法院同時受理的一樁訴訟。
原告:宗繼昌、宗婕莉、宗繼盛。
被告:宗馥莉。
訴求:你們別動我爹留給我們的18億美金信托!
這三位突然冒出來的“宗氏子女”,直接把全世界的聚光燈都拉了過來。他們自稱是宗慶后與一位名叫杜建英的女士所生的非婚子女,還都是美國國籍。
故事版本是這樣的:宗老深知自己對不起這娘幾個,沒法給名分,那就給錢。他在生前設立了一個離岸信托,承諾給這三個孩子每人7億美金,總計21億。錢從哪來?從娃哈哈未來的分紅里慢慢填。
父愛如山,尤其是用美金堆起來的山。
到宗老去世前,這個信托賬戶里已經打了18億美金,還差3個億的尾款。孩子們也很懂事,老爹在世時,絕對保密,葬禮都沒露面,就是要維護父親“一代完人”的光輝形象。
你看,成年人的世界,只要錢到位,一切都好說。
但問題就出在,宗老一走,這個賬戶不僅尾款沒打進來,還被人從里面轉走了110萬美元。
這筆錢不多,但是一個趨勢,如果這三個人忍了,那么不斷地取走,那算怎么回事?
這就好比你爸給你留了個存錢罐,說好每年給你塞錢,結果他一走,你姐不僅不繼續塞了,還從里面拿錢。
你能忍?
于是,一場原本隱藏在水面下的家族秘辛,被這110萬美元,炸上了天。
三兄妹一怒之下,直接把長姐告上法庭,不僅要求凍結這18億美金,后續更是加碼,要求繼承宗慶后在娃哈哈集團29.4%的股權。
按市值算,這筆股權價值超過200億人民幣。
這下,事情的性質就變了。從家庭內部的“生活費”糾紛,直接升級為一場你死我活的帝國控制權戰爭。
宗馥莉方面的回應非常藝術:“我們不接受原告的證據,宗馥莉也沒有從父親那里收到過這些指示?!?/p>
翻譯一下就是:
1.我不否認這幾個人存在。
2.我不否認這個信托存在。
3.但我爹沒親口跟我說,所以我不認。
這回復,硬氣!但也等于間接承認了這樁事的真實性。
宗慶后勤儉了一輩子,結果最大的開銷,是在處理自己的感情債上。
這故事,聽起來是不是有點荒唐?
02 影子里的“皇后”
要理解這場戰爭,就必須了解戰爭的另一個核心人物——杜建英。
她是誰?是三個私生子的母親,是宗慶后背后的女人,更是娃哈哈帝國曾經的“副駕駛”。
在娃哈哈的史書里,杜建英的名字曾一度與宗慶后并駕齊驅。
1991年,這位浙江大學光學儀器工程系的高材生,放棄了國企的鐵飯碗,在宗慶后一個“親自打來”的電話感召下,加入了剛剛兼并杭州罐頭廠,準備大干一場的娃哈哈。
你得佩服杜建英的眼光。
在那個年代,一個浙大高材生加盟一家校辦民營企業,這本身就是一場豪賭。杜建英賭了,而且賭贏了。
她迅速成為宗慶后的左膀右臂,擔任集團黨委書記兼總經辦主任。
兩人的分工極其明確:宗慶后是沖在前方,負責開拓市場,搞定渠道;杜建英就是則負責坐鎮后方,管理內部運營,協調各部門,還兼管技術引進和國際業務。
一個主外,一個主內,形成了完美的合作。
娃哈哈之所以能從一個校辦小廠,一路狂飆到幾百億的飲料帝國,宗慶后的戰略眼光固然重要,但杜建英這位“最重要的輔佐之臣”的執行能力,同樣功不可沒。
只不過嘛,企業宣傳嘛總是需要突出一個人的,而杜建英身份又如此特殊,肯定不能宣傳太多。
現在,讓我們用成年人的思維,來猜測一下他們的“戀愛史”。
你覺得,一個白手起家的梟雄,和一個放棄一切追隨他的高知女性,在長達十幾年的并肩戰斗,共享成功的狂喜與創業的艱辛后,會發生什么?
這根本不需要猜測。
他們的“愛情”,恐怕不是花前月下,而是在一張張報表、一次次談判、一瓶瓶賣出去的AD鈣奶里升華的。
最魔幻的細節是:1996年,當宗馥莉在美國讀中學時,她的監護人,正是杜建英。而同一年,杜建英與宗慶后的長子宗繼昌,在洛杉磯出生。
這是什么概念?
這是一種堪比宮斗劇頂級編劇都寫不出的情節。她一邊扮演著“顧命大臣”,照顧著未來的“皇太女”,一邊又在海外,為皇帝誕下“私密皇子”。
這種關系,早已超越了簡單的老板與下屬,或者情人關系。這是一種深度捆綁,既有感情,更有利益,還有共同的秘密。
所以,哪怕后來杜建英離開了娃哈哈的管理層,她依然是這個企業帝國棋盤上,誰也無法忽視的關鍵棋子。
03 剪不斷理還亂:股權、離岸公司與“金絲軟甲”
很多人不理解,為什么杜建英在2008年,也就是娃哈哈和達能斗得最兇的時候,突然離職了?
現在回頭看,一切都清晰了。
當年的“達娃之爭”,本質上是一場關于控制權的戰爭。而杜建英,恰恰是當年主導與達能合資的關鍵人物。當宗慶后祭起“民族主義”大旗,要將達能“驅逐出境”時,杜建英的立場就變得極其尷尬。
她的離開,可能是與宗慶后在戰略上產生了分歧,也可能是一種自我保護。畢竟,在那種刺刀見紅的商戰里,任何一點瑕疵都可能被無限放大,稅務問題、歷史舊賬,都可能成為攻擊的炮彈。
但宗慶后是什么人?他會讓一個知道自己所有秘密,并且能力超群的“皇后”就這么悄無聲息地離開嗎?一起的貢獻怎么可能抹殺呢?還有幾個孩子呢?
當然不會。
杜建英雖然走了,但宗慶后給她穿上了一件用股權編織的“金絲軟甲”。
她保留了在娃哈哈體系內大量子公司的股權和董事席位。陜西、天津、大理、沈陽……在全國各地的娃哈哈版圖上,都閃耀著杜建英的名字。這些公司,構成了一個龐大而神秘的“榮泰系”。
更有趣的是,在這些“榮泰系”公司的董事名單里,悄然出現了兩個名字:宗繼昌、宗婕莉。
看明白了嗎?
宗慶后用一種極其隱蔽的方式,通過復雜的股權代持和交叉持股,早就為他的私生子女們,構建了一個龐大的資產包。
這個資產包,平時是娃哈哈帝國的生產基地,“戰時”就是杜建英母子的“兵馬糧草”。
杜建英也沒有閑著。2010年,她成立了三捷投資集團,自己持股99.8%(宗慶后的妹妹象征性持股0.2%,你品,你細品),殺入生物醫藥、新能源等風口行業,做得風生水起。
她早已不是那個需要依附于宗慶后的女人,她自己,就是一個手握重金和資源的大佬。
宗慶后這一手“明走暗留”,既穩住了這位知道太多秘密的“后宮之主”,又為自己的私生子女鋪好了后路,還順便利用她的能力在體外構建了一個策應自己的資本力量。
這盤棋,下了幾十年,環環相扣,滴水不漏。
唯一的變數是,他死了。
04 公主與太后:新王的改革與舊臣的反擊
皇帝一駕崩,所有之前被強力壓制的矛盾,都會瞬間爆發。
宗馥莉,這位從小被當成唯一繼承人培養的“公主”,終于登上了王座。她想做的是現代化改革,是清除掉父親留下的那些盤根錯節的舊勢力,是把娃哈哈變成一個產權清晰、管理高效的現代企業。
所以我們看到了她的動作:關停工廠,尋求代工,甚至試圖將“娃哈哈”的商譽,轉移到她自己控制的“宏勝系”公司里。
在商言商,這或許是理性的選擇。
那些被關停的工廠,很多都是“榮泰系”的資產,也就是杜建英和她孩子們的核心利益所在。
在宗馥莉看來,我是在“刮骨療毒”,清理不良資產。
但在杜建英母子看來,你這是在“卸磨殺驢”,要斬斷我們的財路!
再加上信托基金那檔子事,新仇舊恨加在一起,戰爭就不可避免了。
杜建英是誰?
她是娃哈哈的老臣“靈魂人物”,是無數舊部心中的“杜書記”。
宗馥莉的改革,本就觸動了這些老人的利益,現在杜建英站出來振臂一呼,自然應者云集。
所以,這不僅僅是姐弟爭產,更是“新王”與“舊臣”的對決,是“改革派”與“保守派”的對決,是宗馥莉這位新君,與杜建英這位手握重兵、深孚眾望的“影子太后”之間的終極對決。
更要命的是,杜建英手里還有王炸。據傳,她早就機智地在浙一醫院,留存了宗慶后的血液樣本。
這意味著什么?DNA鑒定一做,法律上的繼承關系,鐵證如山。
雖然孩子們是美國籍,但在中國境內爭奪中國企業的股權,這官司就算打不贏,來回拉扯個三五年,對娃哈哈品牌的傷害,將是毀滅性的。
05 一個句號,與無數個問號
現在,我們終于回到一個商業問題了:娃哈哈要理順產權,需要多久?
答案是:遙遙無期。
這場戰爭,最好的結果是庭外和解。找個德高望重的中間人,雙方各退一步,用錢解決問題。但代價必然是宗馥莉交出巨額的利益,甚至部分娃哈哈的控制權,來換取和平。
最壞的結果,就是對簿公堂,曠日持久。
最終,一個偉大的企業品牌,可能在創始家族的內斗中,被活活耗死。
宗慶后用一生建立了一個商業帝國,但他卻犯了幾乎所有第一代創始人的通?。簩⒐九c家庭,管理與情感,傳承與私欲,攪成了一鍋粥。
他試圖用金錢和復雜的股權設計來擺平身后的麻煩,但這就像試圖用膠水去粘一個破碎的鏡子,裂痕永遠都在,只是暫時看不見而已。
而現在,鏡子碎了。
再牛逼的商業帝國,也頂不住家里人撕逼。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