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ivia Fiddes
THEARTIST
Olivia Fiddes 是一位來自蘇格蘭愛丁堡的陶瓷藝術家,自 2014 年開始進入陶藝領域,現居住在英國倫敦。她曾于多間陶藝工作室對陶瓷進行探索并創作,作品注重表現獨特的手工質感。Olivia將其對傳統工藝的興趣和研究化為創作源泉,同時融合具有前瞻性的設計理念,締造出以表現力、趣味性和天然質感為核心的陶瓷作品。
Olivia Fiddes位于廣州的首個個展現場
受中國原創家居品牌kar的邀請,英國陶瓷藝術家Olivia Fiddes近日來到廣州,帶來了她的首個個人展覽。除了各類散發著寧靜而超現實氣息的手作器物,Olivia還特別為展覽創作了一系列新的陶瓷作品,制作原料來自其工作室的廢棄材料。
展覽現場
看似無用的“垃圾”也能與陶瓷結合?Olivia Fiddes從不按常理出牌。事實上,她并非科班出身。大學期間,Olivia攻讀的是人文地理專業,期間偶然體驗到陶藝的真實觸感所帶來的感動。畢業后,她曾短暫加入慈善機構,從事了一段時間人權相關的公益工作。
隨著對各地文化的探索不斷深入,Olivia從傳統制瓷手工藝中汲取了很多靈感。2014年至2015年,她逐漸從業余愛好者轉為全職陶瓷藝術家。豐富的經歷與視野,賦予她源源不斷的熱情。
可能也正因為此,相較于展現陶瓷的精致華美,Olivia Fiddes的視角始終在于挖掘陶瓷藝術中所蘊含的“人情味”。于是,泥條盤筑的純手工制作成為了她的創作方式。手工陶瓷的觸感,能讓使用者感受到制作人的存在。“我的目標是創作出經久不衰的當代設計,從略微不同的視角展現陶瓷的魅力。”她說。
由心及手的創作,也意味著外觀的“不完美”。Olivia希望自己的作品能達到很高的工藝和審美標準,但她并不追求100%完美的結果。相反,是制作過程與制作方式,成就了獨一無二的作品。
Olivia Fiddes在位于倫敦的工作室中
實際上,這是一種由天賦帶來的直覺智慧:過于強悍的美學會產生強烈的距離感甚至壓迫感,渾然天成的整體大于帶有“粗糙”和次要“瑕疵”的局部之和。
“Teacup Johanna Tagada & Olivia Fiddes. 2023.”系列茶杯
始于2022年,每年限量生產不到 10 只。
這些茶杯由Olivia Fiddes手工制作,
藝術家Johanna Tagada繪制,
描繪了Johanna記憶中的家鄉
人會和長期喜歡的東西建立一種私密的關系,它無關潮流,決定著個人風格和興趣,也得到應有的保留和珍惜。秉持著這種長期主義所創作的器皿,便是有靈魂的。
作品《Gather Round. 2019.》燭臺充滿雕塑感,
旨在擺脫日常生活中的模式與常規
Olivia將情感表達的節制性與她的個性結合,統統灌注到陶瓷作品中。她始終強調,“雖然我的作品給人的感覺‘自然’且有‘觸感’,但這并非全部概念。也許你能感受到,我的作品也有尖銳的一面,并非全然‘溫和’。”
為Aesop佛羅倫薩店定制的《Aesop Firenze Vessels I & II. 2022.》
從建筑中汲取靈感,
同時融合了這座城市的傳統工藝和精湛技藝。
這些容器采用陶土卷繞工藝制作而成,
未施釉的黑色陶土使其呈現出一種觸感上的真實
獨特的風格使她獲得了Aesop和Faye Toogood等品牌的青睞。這些發自欣賞和理解的合作,也帶領她在陶瓷藝術家的邊界上盡情探索。未受行業規訓的 Olivia自由掌握合作的深度和受影響的程度,這既是一種享受,也是一種挑戰。
為Faye Toogood創作的
“Chubby Collection, Faye Toogood x Olivia Fiddes. 2017.”
餐具系列包含七件作品,
有奶油色炭灰兩種顏色。
該系列在尺寸、質地和明暗方面進行了巧妙的處理,
摒棄了傳統的腳環設計,碗和杯子的底部都裝飾有一圈厚厚的黏土
與Aesop佛羅倫薩店合作的黑色陶瓷,致敬了文藝復興先驅Filippo Brunelleschi設計的教堂穹頂;與Faye Toogood合作的系列產品分別呈現為奶油和炭灰色兩種質感,明暗相合,胖乎乎的把手溫潤可愛。
本次新作中廢棄金屬絲與陶瓷結合的細節
目前,Olivia致力于將工作室的廢料重新利用起來,把平時忽略的、看似無用的“垃圾”當成“原料”融入制作過程。她嘗試把廢棄的金屬絲環融入陶瓷設計,從鐵器時代的器皿中汲取靈感,把“原始”和“精致”結合起來,并讓通常靜默的陶瓷發出聲響。
《Ring Vessel. 2024.》設計靈感源自 16 世紀的Ringelbecher器型。
該器皿采用氧化銅處理釉面,并飾有銅質環圈,
使原本靜止的陶瓷器皿產生了動態和聲音
為此,她常常在博物館的玻璃、陶瓷、金屬制品和珠寶目錄中獲得啟發,以達到遺產、工藝、創新和可持續的平衡。金屬絲需要在完整的陶瓷容器出窯后再進行合并,手工塑形、開洞、打磨和編織,促成了每件作品的獨特形態和紋理。
Olivia Fiddes個展現場
此次為個展構思的新品亦是如此。源自對傳統工藝和古董陶瓷的著迷,Olivia Fiddes以這些作品為支點,探討傳統工藝是如何透過現成物(found object)和情境探究,進而得到新的詮釋。
Olivia Fiddes為此次個展打造的特別系列,
圖1-6分別為:
《Small Vessel with Rings》《Fluted Neck Vessel with Rings》
《Narrow Neck Vessel》《Pedestal Vessel》
《Small Wide Vessel》《Moon-Jar Vessel》
首次亮相的展覽作品靈感圍繞廢棄材料展開,均采用淺黃色炻器(stoneware炻器,這個名稱來源于歐洲,是介于陶器與瓷器之間的陶瓷器,原料主要是石器土或非耐火的火泥),表面施以深邃色調的釉料,同時搭配手工塑形的鋁線環。廢棄鋁線來自既往用作陶袋的扎帶,Olivia Fiddes將其收集,去除塑料膜,拋光并最終成型。釉料成分包括鉀長石、白云石和紅色氧化鐵。全部作品經過1235攝氏度的高溫燒制,每件都是獨一無二。
kar與Olivia Fiddes推出的聯名餐具系列
因應亞洲的飲食習慣,kar和Olivia Fiddes推出了一系列聯名合作的餐具,包括馬克杯,飯碗,湯碗和醬料碟。合作款保留了kar家具捏泥的感覺,呈現出起伏的紋理,探索人與人之間微妙而親密的接觸。
Olivia Fiddes的作品與kar
以捏泥巴為靈感的“非刻意而為之”系列家具靈魂契合
“在過去,當我們談論藝術作品時,總著重強調自己創造了新東西。”Olivia總結道,“但在此次與kar的合作中,能感受到人與人之間的強烈的關系,這才是藝術家和觀眾之間的紐帶。”
展覽信息
Olivia Fiddes Solo Exhibition
時間:2025年7月6日-7月19日,11:00-18:00
地址:廣州市荔灣區沙面南街6號,kar room
撰文 | Swann
編輯 | 徐露梅
設計 丨 卓瑪
圖片 丨 kar、Olivia Fiddes提供
在你看來,陶土是一種怎樣的材料?你喜歡Olivia Fiddes作品中保留的質樸痕跡嗎?歡迎下方留言和我們分享你的想法,DECO將選出一位精彩留言送出一本新刊。
他的叔叔創造了孟菲斯,他用手工治愈焦慮的時代
8000年古老工藝的新玩法,不確定性才迷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