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女籃開門紅,110-59大勝印尼,分差拉到51分——一場標準意義上的“平推,這場比賽說實話沒啥懸念,賽前都知道贏多贏少是唯一變量,亞洲杯首戰能有這種表現,球隊氣勢確實立住了,12人全上場全得分,七人得分上雙,三分命中率、團隊配合、搶斷、助攻樣樣不缺,紙面上看幾乎是夢幻開局,球迷們看得舒服,氣氛組刷分刷得也開心,場邊教練組估計也松了口氣,可偏偏就在這場“全員開花的大勝里,還是有個小插曲攪動輿論,李緣,首發控衛,全場1分4助攻,運動戰得分掛零,直接被推上風口浪尖,甚至有球迷喊出“讓出首發的聲音,這事兒到底冤不冤,值不值得專門拿出來聊?
先說大盤,印尼女籃整體實力確實一般,說句不客氣的話,就是在亞洲頂級隊面前的“提款機,中國隊沒理由玩兒命,但也不能放松,比賽打得很規整,開局就強壓對手,全場高壓防守,制造了20多次失誤,把對方投籃命中率壓到平均線以下,進攻端更是“雨露均沾,從張子宇、楊力維、羅欣域,到翟若云、韓旭、楊舒予,全都吃餅吃得盆滿缽滿,配合流暢,節奏打得很舒服,助攻32次,搶斷18次,唯一能挑刺的地方是罰球波動較大,命中率沒跟上節奏,后面打強隊可能會吃虧,這場整體表現按理說應該是零差評,但偏偏李緣的數據太扎眼,1分4助攻,在首發球員里顯得格格不入,不少人第一時間就盯上她了。
問題來了,數據不好看到底能不能“一票否決,控衛不是得分手,組織、串聯、調度才是第一責任,李緣的4次助攻其實也不算低,但問題是整場比賽她的存在感幾乎為零,攻防兩端都沒太多鏡頭,運動戰一分不得,幾次傳球太保守,突破猶豫,外線不給壓力,傳球又有點拖節奏,球迷說她“隱身,不是空穴來風,尤其是在全隊打得風生水起的情況下,控衛位置完全沒有帶動作用,這種落差感就特別明顯,放在對手實力一般的比賽里還能被掩蓋,但真遇上日本、澳大利亞這種高壓防守的隊伍,控衛一旦掉線,場面很容易崩,歷史上不是沒吃過這種虧,球迷看在眼里,自然就上火了。
說到這里,不得不提李緣這兩年在國家隊的表現,亞運會、奧運會、亞洲杯熱身賽,狀態都是起伏不定,偶有閃光,大多數時候被吐槽“打不了硬仗,控球能力有,但缺乏突破和中距離威脅,外線投籃也不穩定,面對強隊傳球容易出現失誤,關鍵時刻“粘球問題突出,節奏掌控上不夠果斷,這些短板放在高水平對抗里很容易被針對,球迷久而久之就產生了“更換首發的呼聲,尤其是這場比賽,其他四個首發全都有得分貢獻,個個高效,唯獨她的數據掉了鏈子,難免被放大檢視。
當然也得承認,李緣組織端偶爾能梳理進攻,但她的風格偏“穩,有點像“控場型的老派控衛,優點是失誤少,不亂來,問題是打順風球還行,遇上逆風局或需要個人能力單點爆破時,作用就有限了,這種“保守派打法容易被球迷詬病為“擺爛或者“混日子,實際情況可能沒那么夸張,但球隊整體升級、年輕球員沖擊力上來,控衛位置確實需要更有侵略性的打法,畢竟現在國際女籃節奏越來越快,靠“穩很難頂住高強度防守,教練組如果死守原班人馬,可能會埋下隱患。
再看球迷的反應,這兩天輿論場上已經有不少“李緣該不該讓位的討論,有人覺得一場比賽不能下結論,也有人拿她的歷史表現說事,甚至開始對噴,點贊回懟一波接一波,其實這事說大不大,說小不小,畢竟首戰而已,但對于中國女籃來說,亞洲杯目標是衛冕,后面遇到韓國、日本壓力更大,到時候控衛線如果還這么低迷,風險就會被放大,外部輿論壓力也會跟著上頭,宮魯鳴指導會不會保守用人,還是會給新人機會,這才是后續最大的不確定性。
此情此景,其實挺考驗球隊內部的自我調節能力,贏球不能掩蓋問題,尤其是這種“全員開花里藏著的短板,更要引起重視,畢竟歷史上太多大賽就是因為一點被針對全盤崩盤,球迷的吐槽未必全是情緒發泄,更多是對球隊升級換代的期待,說到底,誰都希望中國女籃能走得更遠,這場大勝只是起點,怎么讓首發五人真正“各司其職,把每個人的特點用到最好,才是教練組和球員們需要思考的問題。
最后總結一句,大比分贏球固然可喜,但李緣的“隱身絕不是小事,這短板早晚要補,首發位置是不是非她不可,后面幾場見分曉,球迷有質疑沒毛病,教練組也該有預案,真正的硬仗還在后頭,別到時候才想起誰該上場,誰該坐板凳,這才是懂球之人的冷靜提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