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對中國的芯片領域一直是打壓狀態,美國就是存了心思,不想讓中國在這個領域強壓他一頭,所以不僅制裁中國的芯片行業,甚至還要來打壓咱們國家的芯片專家。
為了制裁我國的芯片專家們,美國想盡各種手段,在2020年的時候向全球發布了一張通緝令,要逮捕我國的芯片專家,但是4年后,反轉又來了。
美國要逮捕的芯片專家是誰?他現在怎么樣了?
本文陳述所有內容皆有可靠信息來源贅述在文章結尾
行業“領頭羊”
一張曾讓整個科技圈噤聲的全球通緝令,4年后,悄無聲息地變成了一張廢紙,那個被美國指控為頭號商業間諜的華人芯片專家,現在卻安然無恙,4年的時間美國對他究竟改變了什么看法?
時間倒回到2020年,當時中美的關系很緊張,中美科技戰正打得不可開交,芯片就是那座最關鍵的戰略高地,美國很焦慮,他們像一位守山百年的王者,絕不容許任何新玩家覬覦自己的寶座。
為了守住這座山,他們開始動用一切手段,最順手的武器就是“實體清單”和“全球通緝令”,前者是斷你糧草,后者是擒賊先王,邏輯也很簡單粗暴,說白了,只要打掉你的領軍人物,整個隊伍自然就散了。
而被鎖定的目標上,有一個名字讓美國格外在意,那就是陳正坤,他生在臺灣,從小拆收音機就像呼吸一樣自然,這份天賦把他一路送進了臺灣清華大學,又送到了美國加州大學,最終戴上了博士帽。
畢業后的他,順理成章地走進了硅谷的殿堂,英特爾,頂級的研究環境和豐厚的薪水,不論是工作還是學歷,都能看出來他的前程不可限量,但是人在國外,心卻在遠遠的中國,他從來沒有忘記過自己是中國人,他總想著要把自己的先進技術帶過中國,幫著自己國家發展。
2002年的時候,他做了個讓所有人大跌眼鏡的決定,他放棄英特爾的一切,回到臺灣,一頭扎進當時還是一片荒蕪的芯片產業,他加入瑞晶科技,硬是憑著自己的一股勁,把瑞晶做成了臺灣存儲芯片的領頭羊,手里攥著一大把國際專利。
可以這么說,陳正坤為中國芯片產業奠定了第一塊基石,本來覺得行業前途一片光明,可是好景不長,2008年的金融海嘯,瑞晶最終還是沒能扛住,被美國芯片巨頭美光科技收購,陳正坤就這樣陰差陽錯地成了美光的員工,甚至做到了大中華區總裁。
這樣的經歷或許為日后那張通緝令埋下了伏筆,在美光科技的日子,陳正坤過的也并不舒坦,他想的是技術自主,是產業報國,可是公司想的,是財報上的數字,公司和他的想法背道而馳,所以這一次他再次選擇離開。
“偷雞不成蝕把米”
2015年,他來到大陸,準備與福建晉華聯手,他看準了國家最需要,同時也是最空白的領域,那就是存儲芯片,在他的帶領下,晉華的崛起速度快得驚人,短短幾年,就和武漢長江存儲、合肥長鑫存儲并肩,成了外媒口中的“中國存儲三雄”。
真正讓美國坐不住的是另一件事,在華為被極限施壓、命懸一線的時刻,是陳正坤的團隊為華為雪中送炭,送去了關鍵的5G芯片技術支持,也就是這一次徹底把他推到了風暴中心,在美光科技看來,這已經不是商業競爭,而是“叛變”。
像陳正坤這樣的人才不在他們企業,他們就想要把他全球封殺,2020年,美國舊金山法院的一紙全球通緝令,給陳正坤傳了過來,罪名是竊取美光價值數10億美元的商業機密,同時,美國商務部的“實體清單”像一道冰冷的鐵閘轟然落下,切斷了晉華所有的外部供應。
連曾經的合作伙伴臺灣聯電,都在巨大壓力下選擇自保,這種情況下,變成了晉華“一個人”孤軍奮戰,所有人都以為,面對世界第一強國的國家級打壓,只有一家公司還有陳正坤,結果會有什么改變嗎?
但陳正坤的選擇讓所有人瞠目結舌,他非但沒躲,反而把拳頭打了回去,他聯合晉華,反手一紙訴狀把美光告上了法庭,理由是美光的多款產品,侵犯了晉華和他本人的專利,這記回馬槍,打得漂亮又解氣,法庭最終的判決是,陳正坤和晉華勝訴,美光偷雞不成反蝕把米。
可是法庭上的輸贏并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藏在實驗室里技術,不管外邊的聲音有多混亂,晉華內部卻變得非常冷靜,在國家的庇護下,陳正坤和他的團隊關上了大門,屏蔽了一切噪音,一頭扎進了技術深處。
那是一段外人無法想象的艱難歲月,夜以繼日的攻關,一次又一次的失敗,終于在2021年,迎來了黑暗中的第一縷光,一款完全自主的25納米存儲芯片成功問世,并且在第二年順利量產。
這枚小小的芯片在整個行業炸出了一波水花,它用實力向全世界宣告,你用清單封鎖我,我就用技術回答你,有些東西是鎖不住的。
“通緝令”變“廢紙”
2024年,美國司法部一則簡短的聲明,宣告了這場圍剿的徹底失敗,因為證據不足,所以撤銷了對福建晉華的所有指控,那張通緝令也成了一張廢紙,美國為什么愿意“認輸”了?可不是因為他們良心發現,而是因為他們發現就算發布全球通緝令,也沒有一點用。
連官司都打不贏,可想而知他們手里根本沒有所謂的“直接證據”,反倒被晉華的反訴搞得灰頭土臉,更重要的是,封鎖失效了,他們本想一棍子打死晉華,結果晉華非但沒死,還造出了更先進的東西,繼續打壓除了消耗自己的信譽,已經毫無意義。
而對于美光科技這樣的公司來說,商人是最看重利益的,眼看打壓不成,而中國這個全球最大的市場又不可能放棄,那么和解合作,再加大投資,就成了最理性的選擇,政治的歸政治,生意的歸生意。
不管是軟禁孟晚舟,還是通緝陳正坤,都是美國為了打壓中國的手段,只有自己變強,才不會受制于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