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 “冷在三九,熱在三伏”,三伏天是一年中溫最高且又潮濕、悶熱的時段,因此也被稱為“苦夏”。明天就要入伏,標志著真正的暑天開始了。先來看看2025年三伏天時刻表吧。 今年三伏天將于7月20日(農歷六月廿六)正式入伏,初伏:2025年7月20日-7月29日,共10天;中伏:2025年7月30日-8月8日,共10天;末伏:2025年8月9日-8月18日,共10天;總共是漫長的30天。
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熱的階段,悶熱潮濕交織,大家一定要注意好自己的身體,做好防暑降溫,同時也要重視這一年中最重要的養生時刻。雖然天氣炎熱,冰鎮冷飲能起到清涼降溫的功效,但易傷脾胃,要懂得忌嘴應該少吃, 多吃些新鮮時令的蔬菜水果來補充營養和水分,清涼去火,溫護脾胃,健康過苦夏。 明日入伏,俗話說,“入伏吃3寶,苦夏沒煩擾”,3寶是指啥?遵循老傳統,防暑護陽祛濕強體質,精神飽滿過三伏。 一起來看看吧。
第一寶: 吃餃子, 老話說,“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攤雞蛋”,民間素有入伏吃餃子的習俗,”苦夏無病三分虛”,餃子的營養豐富,還易消化,吃餃子能給身體補充營養和能量,強健身體,解暑降溫,開胃理氣,對抗暑熱。
推薦菜品【香菇肉餡煎餃】原料: 肉餡 香菇 餃子面粉 姜末 料酒 生抽 油鹽
制作:1. 餃子米粉放入大碗中,加入適量的水,和成光滑的面團后加蓋放在室溫下醒上30分鐘;
2. 肉餡加入少許鹽、淀粉、料酒、生抽和姜末等調味料順著一個方向攪拌上勁,腌制10分鐘;
3. 加入準備好的香菇丁拌均勻,再加入少許鹽拌均勻;
4. 將醒好的面團搓成長條,揪成小劑子,搟成中間厚四邊薄的圓片,包入適量的香菇肉餡, 再將餃子邊都捏緊;
5. 將包好的餃子整齊地放入鍋中, 加入少許鹽,再加入少許水,加蓋燜煮3-5分鐘將餃子燜煮熟后, 開蓋轉為中小火,將餃子底部煎至金黃即可。
第二寶:吃生姜,俗話說, “冬吃蘿卜,夏吃姜,不勞醫生開藥方”,三伏天是一年中陽氣最旺盛的時候,這時扶助人體的陽氣,提高抵抗力。且三伏天高溫炎熱,人們貪涼喜歡躲在空調房中,還為了降溫常喝冷飲,但這些很容易導致寒濕乘虛而入,而姜能去除體內的寒、風、濕、暑、燥、火, 有助于補陽氣,趕走體內累積下來的寒氣,“早吃三片姜,勝過人參湯”,早上吃三片姜會讓人精神煥發、干勁十足。
推薦菜品【仔姜爆炒豬心】 原料: 仔姜 豬心 紅椒 料酒 生抽 淀粉 油鹽
制作: 1. 將豬心切成片后放入清水中浸泡20分鐘后,擠出水分后加入少許鹽、淀粉、料酒和生抽等調味料拌均勻腌制一下;
2. 燒熱鍋放入適量的油,加入腌制好的雞心片放進鍋中翻炒至變色;
3. 加入準備好的仔姜片放進鍋中翻炒幾下;
4. 加入準備好的紅椒片放進鍋中翻炒兩下,最后加入少許鹽調味,翻炒均勻即可。
第三寶:吃雞肉, 老話說,“入伏一只雞,一年好身體”,民間素有頭伏這吃雞肉的習俗。三伏天氣溫炎熱,出汗多新陳代謝快,身體消耗較大,只吃素菜滿足不了身體的營養需求,不妨吃些高蛋白、低脂肪的雞肉,肉質鮮美,營養豐富,極易消化吸收,能補充優質蛋白質,增強抵抗力,身體棒, 健康過三伏天。
推薦菜品【蓮子竹蓀土雞湯】 原料: 土雞 蓮子 竹蓀 姜片 油鹽 蔥花
制作: 1. 燒熱鍋放入少許油,將土雞塊放進鍋中翻炒干水分,再炒至表面微微發黃,加入少許姜片翻炒幾下;
2. 將炒好的土雞塊倒入電燉鍋中,加入清洗干凈的蓮子,加入適量的水,注意水要一次性加足,煲湯時不用中途加水;
3. 按下電燉鍋上燉煮雞鴨湯的功能鍵;
4. 還剩下10分鐘時加入準備好的竹蓀進鍋去煮,最后加入少許鹽調味,放入少許蔥花即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