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高溫下待4小時”、“翻8噸垃圾找手表”,每個詞都讓人難以忍受,然而這卻是山西倆環衛工親身經歷!
更炸裂的是,他們干的是額外活,只為了幫一女游客!
事后,尋回手表的游客還興致勃勃發視頻,表示自己很幸運。
不料,遭到網友怒斥:“環衛工的命也是命!”
好在目前官方最新回應也來了,倆環衛工得到好結果,這次回應也透露了細節……
環衛工翻8噸垃圾找到手表,當事人高調致謝
7月初,來自廣東的盧女士滿懷欣喜,向網友分享了自己遇到的一件“暖心事”。
可以看出,當時她發的是感謝視頻,但沒料想,作品發布,當事人盧女士卻遭到網友普遍“問候”:“不知道的還以為你家的傳國玉璽丟了!”
也有人直言:當事人就是典型利己主義者,這種事有必要這么夸張嗎?考慮到環衛工人的感受了嗎?
看到這兒,興許也有人一頭霧水,盧女士到底干了什么,竟引得網友如此反應?
原來,7月1號,她和丈夫帶自家孩子去大同游玩。
因為深圳距離大同比較遠,開車至少需要花一天多時間,哪怕乘坐交通工具,也暫時沒有直達航班和火車,所以,他們一家決定先動身去山西太原,然后在太原中轉一下前往大同。
這點也沒什么,畢竟很多圖方便的人都會這樣選,可讓盧女士怎么也沒想到,此次旅行還發生了“小插曲”……
坐車期間,盧女士孩子許是覺得手表戴著不得勁,于是將其摘下,接著順手將手表扔進了列車上一干凈垃圾袋里。
而那時盧女士和丈夫應該是沒注意到小孩的一番操作。
一直到一家幾口下車,出了大同南站之后,當事人盧女士才發現不對,小孩手腕上光溜溜的,原本戴著的表“不見了”!
這家長也是夠大意的。
隨后,當事人問小孩,孩子才透露了自己在車上做的事。
一時間,盧女士急的像熱鍋上的螞蟻,好在小孩手表不像大人的表,可以查定位,這讓她心中多少有些寬慰。
結果不查還好,一查驚了,盧女士發覺,手表位置仍顯示在他們下車的那個車站,這時她猜想裝在袋里的表或許被當作了垃圾,且即將被處理掉。
按理來說,一兒童手表也值不了多少錢,通常一個賣幾百,最貴的也就一千多,丟了要是不好找也就算了。
更何況,“舊的不去新的不來”。
可誰料,盧女士卻似乎另有想法,似乎在她看來,不知道也就罷了,既然得知了具體位置,就得找到。
可讓人無語的是,盧女士不是自己和家人趕緊去找,而是先向警方求助,后撥打12345投訴熱線,向當地提出訴求,“勞駕”他人幫忙。
也許當時她想著這樣找快一些,但她卻似乎從沒想到,這“雞毛蒜皮”的事會給多少人造成不必要麻煩。
要說當地態度不錯,秉承著“為百姓服務”原則,相關人員得知游客訴求后,很快做出實際行動,然而,實際行動卻是令人看了心里不是滋味……
當有人通過手段查到,表確實和其他垃圾一起被送到了中轉站擠壓箱里,而箱內垃圾足有8噸時,竟然做出“騷操作”!
先把8噸垃圾轉運至某垃圾焚燒場,而后請來單位內兩名環衛工,讓他們在眾多垃圾間往返“穿梭”,尋找巴掌大的失物。
更令人震驚的是,從曝出視頻還能看出,當時這兩名環衛工人似乎也沒有拿任何工具,徒手在垃圾堆里翻來翻去。
要知道,7月份已經正值盛夏,山西平均氣溫也高達30度,在這種環境下工作,無疑是極為難受的。
更別說,環衛工面對的也是有著異味的垃圾堆,垃圾堆還存在著大量細菌、病毒,這做法有些過了吧。
所幸兩名環衛工人的辛勞也沒有付諸東流,他們耗時整整4個小時,從中午1點一直找到下午四五點,終于把“金貴”的電話手表找到,不久也物歸原主。
手表失而復得,可想而知當事人是什么心情。
她開心極了,對環衛工人表示了感謝,先是給人家紅包,后來,見對方沒收下,又選擇在網上大肆傳播這事,笑容滿面的拿手表拍視頻紀念自己幸運的一天,高調向環衛工人致謝。
可這是什么?
難道不算自我感動嗎?
當事人如此也就罷了,誰能想到,山西當地一些媒體竟然也來“湊熱鬧”,將盧女士的經歷,環衛工人辛苦做的事進行報道。
也許他們是想宣傳所謂的正能量,可令人猝不及防的是,輿論卻是越鬧越大。
隨著事情逐漸發酵,越來越多網友質疑當事人的做法!
為找手表,環衛工人花4小時翻找值不值?
在眾多網友看來,當事人做法有些炸裂。
僅僅是為一個普通兒童電話手表,為了一個非必需品就“大動干戈”,又是找警察,又是讓兩名年齡不小,還可能身患慢性病的環衛工付出這么多。
事后,還表示自己很幸運。
的確,游客是幸運了,但環衛工呢?
誰來心疼他們?
環衛工人每天凌晨上班,幾乎每天都要工作10小時,維護城市的干凈整潔。
期間還很少吃東西,全年也可能沒休息,只拿著微薄工資養活自己。
本就已經很辛苦,現在又因為游客的一點點無關緊要的訴求而干著額外的活。
他們是否真的愿意?
即便是真的愿意,背后又有多少無奈?
看著“環衛工彎腰找手表”那一幕,挺讓人心酸的,他們是誰的父,又是誰的兒。
再者,拋開環衛工的“拼搏”不談,這前前后后產生的成本也早已超出一塊手表的價格,這樣做真的值嗎?
然而,對于“值不值”這個問題,官方卻回應了這樣一番話。
相關人員稱:
“這種事情是誰有需求,就可以去找,不能說值不值,做啥是值,做啥不值?我們認為這是我們應該做的,不要把它放得太高,也不要把它放得太低,只要老百姓有需求,我們肯定會做?!?br/>
這話乍一聽是挺暖心,是城市服務溫度的體現,但細細品味又多少有些微妙。
辛苦活是環衛工人在做,其他人具體干了什么?
對此,有“犀利”的網友評價,若這事不是環衛工去干,而是領導去干,當然值得宣揚,宣揚好幾天也可以。
或者當事人自己去找也行,十分不解為何自己小孩的錯要別人來“買單”?
還有環衛工人不是也有本職工作?
像這種事,環衛工難道不應該得到額外獎金嗎?
目前相關人員再次回應了網友關切……
官方最新回應透露細節
針對網友提出的“環衛工人工作”問題,他們表示,兩名環衛工平常工作有人接替。
同時還稱,搜尋工作是在類似工廠廠房的一個室內展開,室內有風機,不怎么熱。
除此之外,他們還透露一些細節,過程中,當事人有提出“實在不行別找了”,原來,當事人也不是完全只考慮自己。
還有針對“補償問題”,現在相關人員也透露,后續會對環衛工人做出獎勵,具體環衛公司會拿出經費,制定獎勵機制。
有關人員甚至還稱,不僅是涉事環衛工,往后其他向別人伸出援助之手的員工亦將獲得獎金。
如此看,環衛工人也不算白忙活,當地也算給出了較好的回應。
雖然事到此暫告一段落,但還是不免引起深思。
盧女士這事為何會引發如此大的反響?
說白了,并不是說不支持失物找回,也不是說完全不答應游客訴求,只不過有些事得看情況而定。
這次事件中,若是丟失的是弱勢群體的人工耳蝸,或是一個游客的救命之物,動用這么多人力無可厚非,畢竟“生命高于一切”,但偏偏這次只是一手表。
城市服務無底線,怎么行?
服務也需要把握度,過度并不可取。
可以理解當地為游客服務的心,為游客熱心服務也是好事,可尊重環衛工人也是需要做到的!
每一位勞動者都是可敬的。
最后也希望,社會方面多多關注類似環衛工這樣的群體,多少給他們提供一些實質性幫助。
對此,你有什么想說的?歡迎各抒己見。
信源來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