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TT美國大滿貫女單決賽剛剛落幕,朱雨玲拿下冠軍,陳熠收獲亞軍,這場被球迷等了一周的對決,最后變成了老將穩住局面、新人驚喜攪局的典型案例,說實話,賽前真沒多少人敢打包票陳熠能一路沖到決賽,畢竟她世界排名才17,隊內排第8,放在國乒女隊這內卷程度里,怎么看都算不上“頭牌,但就是這樣一個看起來還在成長線上的小將,硬是靠著身高和心態,給大家帶來了點新東西。
先說結果,冠軍歸了朱雨玲,合理甚至可以說是意料之中,畢竟她經驗、穩定性、對大賽氣氛的掌控力全都在線,而且這場決賽里也沒給陳熠太多機會,整體看下來,朱雨玲的節奏掌控和擊球細膩度都更勝一籌,這種級別的比賽,哪怕你年輕、沖勁足,如果臨場細節處理掉鏈子,還是很難拿下老江湖,不過,陳熠的表現也絕對配得上一個“雖敗猶榮,尤其是在賽程一路殺上來之后,心理素質和抗壓能力都給大家“整明白了,這一點,連不少老球迷都要點贊。
問題來了,陳熠到底牛在哪?首先,身高優勢確實肉眼可見,1米77放在女乒里妥妥的“空間怪,無論是防守覆蓋還是進攻半徑,她都比對手多出一塊地,尤其是面對波爾卡諾娃、帕拉南這種高大歐洲選手,陳熠能做到跑位和控場一點不虛,算是給中國女乒提供了一個新模板;其次就是她的打法轉型,這兩年你能看到她不光靠身高吃飯,正反手銜接和小球處理明顯比剛進一隊時細膩多了,尤其是在決勝局拉鋸的時候,幾次關鍵球的處理讓人感覺不像20歲的小姑娘,更多是一種“老江湖的沉穩,這種進步,光靠天賦肯定不夠,還是得夸她訓練和心態都拉滿。
不得不說,陳熠這次最出圈的鏡頭,不是決賽,而是半決賽和八強戰的“讓三追四大逆轉,這種在0-3落后還能頂住壓力,最后4-3翻盤的戲碼,放在大滿貫級別的賽場上,絕對是能進高光集錦的級別,球迷群里一片“這心態誰頂得住,也難怪有網友直接刷屏:國乒終于有個能打硬仗的新面孔了,其實這也反映了中國女乒現在的一個微妙局面——頂級選手依然強勢,但梯隊換代的速度和質量,越來越被外界關注,你說巧不巧,這次就是陳熠用實際行動證明了自己配得上主力位置。
當然,成績好歸好,冷靜下來還得看問題,陳熠雖然有身高、有潛力,單打成長曲線在加速,但細節上還不是無懈可擊,比如對朱雨玲這類節奏變化極快、經驗老道的選手,她還是容易被牽著走,尤其在膠著階段,幾個細節處理猶豫了一下,馬上就被對手放大了短板,這也是大部分新秀的通病,別說陳熠,過去劉詩雯、丁寧剛出道的時候也都吃過這種虧,換句話說,能不能把大賽的高光狀態穩定住,才是她下一個階段要解決的課題。
還有一點不得不提,就是國乒內部的競爭環境,別看陳熠現在風頭正勁,女隊的內卷壓力比外頭的對噴還狠,二隊跳一隊、主力沖刺奧運名單,誰不是拼了老命,陳熠能站穩,靠的不只是天賦和勤奮,更多還是她在隊內訓練、陪練時積累的經驗,這背后其實也是中國乒乓球整體實力的一個縮影——你進一隊不算啥,能在主力層混出來、打關鍵場次,那才是真本事,所以這次大滿貫,陳熠雖然沒拿到冠軍,但她的積分和排名肯定會有大提升,未來在隊內的競爭會更有底氣。
再說說朱雨玲,其實這次她打得也不輕松,畢竟年齡擺在那,和陳熠這種剛出頭的小將對上,體能和沖勁都不占優,但她靠的還是經驗和節奏變化,尤其在關鍵分的把控上,幾次直接拉開比分,給了“后浪好好上一課,這種一老帶新、賽場上“傳幫帶的場面,其實是乒乓球項目能長盛不衰的原因之一,球迷們看完只會更期待兩代人之間的“對噴下次會怎么進化。
看回整個大滿貫,女單這塊其實已經有了點新格局的苗頭,老將還沒完全讓位,但新秀們已經在悄悄逼近,陳熠這次的表現其實就是一個縮影,未來兩三年,國乒女隊的主力陣容很可能會有一波洗牌,誰能頂住內外壓力、在關鍵場次穩定輸出,誰才能真正成為新的“定海神針,說到底,這個項目最不缺的就是天才,缺的是把天才變成冠軍的那股狠勁和穩定性。
最后說一句,雖然陳熠沒拿下冠軍,但這場決賽和她一路過關斬將的過程,已經讓很多球迷看到了中國女乒的新希望,這種雖敗猶榮的劇情,不只是給陳熠點贊,也是對國乒整體梯隊建設的一次肯定,未來的路還有很長,希望陳熠別急躁、別擺爛,穩住心態,繼續提升細節,說不定下一個大滿貫的主角,就是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