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軍工又甩出一張“王炸”!新型191型火箭炮一亮相,射程直接飆到
600公里,什么概念?傳統火箭炮撐死了打一兩百公里,咱這新家伙直接干到中程導彈的水平,美印兩國瞬間坐不住了,背后原因可不簡單。
先說說這火箭炮有多狠。191型用的可是
北斗衛星導航
,誤差壓到10米以內,說打你指揮所絕不打偏到隔壁食堂。更絕的是
模塊化設計
——發射車像“樂高”一樣能拼裝不同口徑的火箭彈:兩發750毫米巨彈專拆地下工事,五聯裝300毫米彈雨洗地,370毫米彈專治裝甲集群,想換就換,五分鐘搞定裝填。越野底盤扛著45噸大家伙照樣跑出60公里時速,打完三分鐘就能撤,敵人想反擊?連影子都摸不著。
美國為啥急得跳腳?關島基地可是美軍在亞太的命門,以前仗著遠在海中央高枕無憂。現在191型往東南沿海一擺,關島、沖繩、菲律賓的美軍基地全在射程里,航母戰斗群還沒靠近就被“點名”。
更扎心的是,這火箭彈成本只有戰術導彈的三分之一,中國要來個飽和齊射——一個營12輛車一次潑出24枚,攔截系統看了都得“死機”。五角大樓的將軍們能睡得著?只怕做夢都是“鋼雨”砸雷達站的畫面。
印度更憋屈。中印邊境那點爭端誰不清楚?以前印軍還能靠高山擋一擋,現在191型往高原一拉,新德里的軍事專家冷汗直冒:前線機場、后勤樞紐、甚至縱深指揮中心,全在600公里覆蓋圈里。高原缺氧?咱這火箭炮專治不服,機動性碾壓坦克,專挑盤山路走,專打“黑瞎子”目標。印度自家“皮納卡”火箭炮射程還卡在90公里,差距大到讓人絕望。
你說這火箭炮不就是個“大號煙花”?錯!它早不是二戰時期蒙頭亂炸的粗貨了。750毫米的BRE10火箭彈能玩“高空滑翔”,靠氣動設計躲攔截;北斗制導讓它指哪打哪,專斬高價值目標,比老美“海馬斯”導彈還準30%。
陸軍老話說“大炮上刺刀”,如今191型直接讓炮兵變身“戰略狙擊手”,成本低、量產快、火力猛,誰扛得住?
說到底,美印的焦慮不是沒來由。中國火箭炮這一躍,早不是“火力支援”的小角色,而是
掀桌子的戰略武器
。它把戰場規則改了——以前拼導彈儲備,現在火箭炮就能控場;以前靠航母威懾,如今你艦載機還沒起飛,我岸基火力已覆蓋港口。這才是真正的“
非對稱碾壓
”。當別人還在算導彈價格時,中國火箭炮的轟鳴聲,已是新時代陸軍最硬的底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