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U19世界杯的終場哨聲響起,19歲的張博源站在球場上,他是被寄予厚望的男籃鋒線未來,又因此次大賽表現的起伏而陷爭議,他能否扛起中國男籃鋒線的大旗,還是會像許多天賦出眾卻未能兌現潛力的球員一樣,逐漸淡出人們的視野?
在這支國青隊中,無論有沒有朱正,張博源一直都是球隊進攻核心。他的進攻天賦十分出色。此前在 U17 世界杯上,他場均拿下 17.1 分,無論是精準的三分投射,還是犀利的持球突破,都展現出超越年齡的進攻全能性。他面對防守干拔跳投,偶爾展現的背身單打,讓人看到幾分丁彥雨航的影子,也讓球迷對他的未來充滿遐想。
然而U19 世界杯他的表現卻給期待蒙上了一層陰影。面對法國隊的比賽,他三分球 5 投 0 中;對陣約旦隊的生死時刻,2 記空位三分也未能命中。當對手加強針對性防守后,他的進攻選擇變得不合理,過多的勉強單打導致效率大幅下降,真實命中率相比 U17 時期下滑了 12 個百分點。進攻端的不穩定,暴露出他在技術短板和心理承受能力上的不足。
比進攻效率低下更令人擔憂的是張博源在防守端的表現。U19 世界杯期間,他所負責的側翼成了對手重點攻擊的區域。防守選位頻頻失誤,使得對手在他面前的投籃命中率提高了 8%;更嚴重的是防守籃板保護不力,中國隊場均被對手搶下 14.3 個進攻籃板,其中近三成來自他負責的區域。據統計,當張博源在場上時,球隊的防守效率下降 11.2。面對高強度對抗,他甚至出現過目送對手輕松上籃的情況。
這種防守態度的松懈,在淘汰賽對陣加拿大時表現得尤為明顯,第三節單節被對手利用反擊得到 12 分,其中 6 分直接源于他的防守失位。正如解說員所說:“天賦決定了一名球員的上限,但態度決定了他的下限,而張博源現在的防守態度,可能連下限都難以保住。”
即將進入CBA山西隊的他,想要在球隊站穩腳跟,張博源必須攻克難關。首先是提升防守意識和態度,從單純依靠身體天賦,轉變為學會預判對手路線、卡位搶籃板的技巧,可以借鑒前輩翟曉川從 “防守漏勺” 成長為 “最佳防守陣容” 的經歷。其次是優化進攻選擇,減少不必要的單打,到了CBA,外援是進攻核心,山西外線還有張寧和原帥,如果不能提高效率,他連出場時間都無法保證。
就像遼寧隊教練楊鳴所說:“成熟的球員懂得讓天賦為贏球服務,而不是為了炫技。” 更重要的是增強對抗能力,從青年賽場到 CBA 再到國際大賽,每一個級別都是一次 “升級考試”。張博源需要在肌肉維度和核心力量上刻苦訓練,才能在更高強度的對抗中保持技術動作不變形,這正是目前他與世青賽頂尖選手存在的最大差距。
中國男籃在丁彥雨航之后,已經很久沒有出現能持球攻的鋒線了,如今國家隊的鋒線朱俊龍、趙嘉義、張鎮麟、曾凡博都不是這個類型的。19歲的張博源有很好的潛力,但此次世界杯也不難看出,他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