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每每回老家縣城,曾經最引人關注的就是那幾乎都要成一條街的手機店,這種手機業態當時還曾引發過我們的討論,縣城服務被當時的我們認為是縣城手機店最大的優勢所在,然而就在最近卻有媒體曝出縣城手機店開始消失了?為啥手機在縣城都賣不出去了?
一、縣城手機店開始消失了?
據VISTA看天下的報道,這可能是徐雪峰賣手機以來生意最慘淡的一個六月。
六月本應該是銷售的高峰期,往年,高考結束后,家長們都會帶著孩子走進手機店,挑選一部新手機,比平時更舍得花錢。還有的小孩拿著爺爺奶奶發的紅包,付款很爽快。
情況不是一下就變差的,最近三年,高考后來買手機的人越來越少了。只是今年情況更明顯,國補、618把手機的價格“打”下來了,縣城消費者在手機店的消費欲望明顯下降。
曾經一條街都擠滿手機店的場景,也逐漸在消失。徐雪峰在湖州手機市場摸爬滾打這么多年,發現幾乎沒有新入行的老板,新的都是做線上的,比如以租代售、二手上門回收等等,傳統與廠家合作的老板基本沒有。所有認識的導購也都是賣了二十多年的老人,過去,他剛剛高中畢業,去市里手機店做暑期工,門店里都是年輕的小姑娘小伙子做導購,現在手機店想招年輕人已經很難了。
浙江某市一個手機公司的品牌負責人費凡覺得,手機行業已經走到生涯末期。他還記得本地過去有很多手機街,適園路、泰安路、紅旗路,如今都關了50%以上,當初一年之內開了N家,現在又在一年之內關了N家,“蜂擁而至,又蜂擁而散了”。
二、為啥手機在縣城都賣不出去了?
當前,縣城手機店乃至于手機一條街所面臨的問題,其實正是縣城經濟變化的一個必然結果,只是這樣的變化我們到底該怎么看呢?
首先,為什么縣城會成為線下手機銷售的大本營?在過去的十幾年里,縣城手機銷售可謂是一個獨特的現象,在電商市場已經蓬勃發展的時候,縣城卻發展出了一個在電商時代的新業態,縣城居民相比于電商更喜歡在手機店甚至手機一條街購買,縣城手機店的紅火讓人吃驚不已。縣城手機店之所以能夠蓬勃發展,主要得益于其獨特的市場環境與經營模式。一方面,縣城作為一個相對封閉的“熟人社會”,消費者更傾向于選擇有信任基礎的本地商家進行交易。這種信任不僅體現在產品質量上,更體現在售后服務、維修保障等方面。縣城手機店主往往通過長期積累的良好口碑和服務意識贏得顧客信賴,形成穩定的客戶群。
另一方面,與大城市相比,當時的縣城商業基礎設施尚不完善,大型連鎖賣場和電商平臺尚未深入滲透,特別是電商的服務觸角,雖然快遞可以到達縣城,但是配套的服務卻并不完善,甚至售后都存在或多或少的問題,這就導致消費者購買手機的主要渠道就是本地手機店。這些店鋪雖然規模不大,但靈活性強,能根據當地消費者的偏好調整產品結構,并提供個性化的購機建議和售后支持。因此,在那個階段,縣城手機店憑借優質的服務和良好的口碑,在縣域市場中占據了主導地位。
因此,縣城手機店的銷售模式以線下為主,依賴于人際傳播和口碑效應。老顧客帶新顧客的現象十分普遍,形成了較強的用戶黏性。這種“回頭客”效應使得許多手機店即使在競爭加劇的情況下仍能維持一定的生存空間,乃至于形成了明顯區別于大城市的手機一條街。
其次,縣城地域性經濟格局已經改變。隨著中國城鎮化進程的加快,縣城的經濟生態發生了顯著變化。一方面,縣城本身已經不再是信息閉塞、交通不便的邊緣地帶。高鐵、高速公路網絡的擴展,以及私家車的普及,使得人們出行變得更加便捷。越來越多的縣城居民特別是年輕群體,愿意前往地級市甚至省會城市進行大宗消費,包括購買手機。相比于縣城有限的品牌選擇和價格透明度較低的情況,大城市的商場或品牌直營店往往擁有更豐富的產品線、更優惠的價格以及更完善的售后服務,這對消費者具有極大的吸引力。
另一方面,人口結構的變化也在悄然改變縣城的消費格局。大量年輕人選擇外出務工或求學,流向中心大城市,導致縣城本地的人口結構趨于老齡化。而年輕人是手機消費的主力軍,他們對新科技產品的接受度高、換機頻率快,一旦這部分人群流失,自然會對本地手機市場造成巨大沖擊。
此外,縣城本身的經濟發展也在逐步融入全國統一市場體系之中,原有的“地域性消費壁壘”被打破。過去縣城手機店還能依靠信息不對稱帶來的價格優勢獲利,如今隨著智能手機普及率的提升沖擊,這種優勢已不復存在。
第三,電商也開始全面進行縣城滲透。這些年,中國電商的迅猛發展,以淘天、京東、拼多多等為代表的頭部電商開始不斷發力縣域市場,甚至于在縣城開出了不少專賣店,更是對縣城手機店造成了巨大的沖擊。從去年開始,電商平臺不斷推出各種促銷活動,大量折扣以及以舊換新補貼等優惠政策疊加,讓手機的價格變得極具吸引力。對于追求性價比的消費者來說,這無疑具有極大的誘惑。
特別是 90 后、00 后群體,他們成長于互聯網時代,對電商購物的接受度極高,用電商平臺購買手機已經成為常態。他們可以通過網絡輕松比較不同品牌、不同機型的手機參數、價格和用戶評價,足不出戶就能下單購買到心儀的手機,享受送貨上門的便捷服務。相比之下,縣城手機店在價格和產品豐富度上都難以與之競爭。電商平臺的崛起,打破了傳統手機銷售的地域限制,讓消費者有了更多的選擇,也讓縣城手機店的生存空間受到了嚴重擠壓。
第四,縣城手機店到底該向何處去?從長期發展的角度來看,縣城手機店生意的消失并非偶然,而是商業發展的必然趨勢。當新興業態如電商蓬勃興起并不斷轉型創新時,傳統業態必然會受到沖擊甚至被取代。在這個過程中,如何實現轉型升級,成為了擺在縣城手機店面前的最大問題。一些手機店已經開始嘗試改變,比如加強服務的深度和廣度,不僅僅局限于銷售手機,還提供手機維修、保養、數據備份與恢復等一站式服務,以此來增加顧客的粘性;有的手機店則積極拓展線上業務,通過社交媒體、電商平臺等渠道進行線上銷售和推廣,實現線上線下的融合發展;還有一些手機店嘗試引入智能穿戴設備、智能家居產品等多元化的產品線,豐富店鋪的經營內容,尋找新的利潤增長點。可以說,縣城手機店的消失,是時代發展的一個縮影。對于縣城手機店的從業者來說,只有積極適應市場變化,勇于創新和轉型,才有可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找到新的生存和發展空間。
對于當前的時代來說,變化無時無刻不在產生,面對著時代的滾滾洪流,如何擁抱變化適應變化,正在考驗著我們每個人,縣城手機店只是一個案例的側影,面對著變化如何做是我們每個人都需要回答的問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