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公眾號推送機制改變,歡迎在公眾號首頁點擊右上【···】,將東哥在灣區設為?“星標”?,及時接收文章推送。
大家好,我是東哥,你身邊放心的香港保險顧問。
這是我的第744篇原創。
上篇文章,我們探討了
以及一種更高效使用人工智能的方法。
人工智能的出現,極大地實現了知識平權。
世界變得更加扁平。
但人與人的互動,依然是這個世界的核心算法。
我們可以在與人的互動中,掌握最關鍵的框架;
然后利用AI,來彌補細節。
至少現階段,人工智能沒有辦法替代顧問。
東哥更樂觀一些,認為人工智能永遠都沒有辦法替代顧問。
因為這里面有人的溫度。
今天和潛在客戶聊,潛在是做信息化的。
信息說,東哥之前聊的那款儲蓄險,我詳細的做了分析。
雖然產品也不錯,但還是有個問題。
我自己也做投資,平均下來年化收益能達到8%。
就像這幾天,大盤又到了3500。
香港保險的收益,還沒我高。
那我為什么還要買儲蓄險?
1
我說,大佬,這是真大佬。
你這投資水平,都可以稱得上大師級了。
東哥現在有錢就買保險,變得越來越保守。
早先年的話,也自己玩兒投資。
但俺的戰績,比你就差太多了
不過你的這個收益,也不具備普遍性。
咱不用坊間流傳的什么七虧二平一賺之類的說法。
都是行家,就來點硬核的探討,用數據說話。
2
從歷史上看,各國股市長期來看的年化回報,大致在 6% ~ 8% 之間。
就像下面這張圖。
這是賓夕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的金融學教授杰里米·西格爾創作。
統計了美國股票、國債、黃金、現金等大類資產的長期收益圖。
從 1802 年到 2012 年,超過二百年的時間里,在各類金融資產中,股票的收益是最高的。
多高? 6.6%。
美股在過去200年,已經是全世界最好的市場了。
收益也不過如此。
其次,從長期來看,股票市場,賺的是什么錢?
很多股民都在聊波段,聊時機,聊戰勝市場。
扯淡的。
長期來看,投資股票賺的是經濟發展的錢。
是企業盈利的錢。
在十四五規劃,和 2035 年遠景目標建議中,2035 年我們期望達到的 GDP 規模,將較 2020 年翻一番。
這也意味著,未來很多年,中國需要實現的 GDP 年化增速大概在 5% 左右;
當然,這個只是目標
GDP 增速代表經濟發展速度,所以股票市場的收益,很難長期超過GDP增速。
那么我們投資的期望,就不應該長期高于5%。
再考慮上,股票市場是一個群魔亂舞、充分競爭的市場,散戶相對于機構,天然存在劣勢。
無論從信息密度、專業能力、知識背景,都沒有辦法和專業人士媲美。
這就相當于,你拿了把菜刀,一路砍瓜切菜,自信心爆棚。
別人雄獅百萬,早已在城頭,架好了機關槍。
這仗,還怎么打?
不要用自己的愛好,去挑戰別人的專業。
所以你能拿到8%的收益,實在是彪悍。
3
我們還可以橫向對比下。
扣除杠桿的因素,巴菲特的長期業績,也不過在 12%-15% 左右。
考慮上杠桿因素的話,大概是20%左右。
什么是杠桿因素?
學術界有過一篇經典研究論文,題目叫《巴菲特的阿爾法》,也就是巴菲特的成功是怎么來的。
在這篇論文里,幾位學者拆解了巴菲特長期跑贏市場的秘訣。
通過各種方式,計算出了巴菲特一個獨到的優勢,就是他使用的獨一無二的杠桿。
這里的「杠桿」,指的就是巴菲特可以「借」別人的錢來投資。
什么杠桿?
巴菲特的投資主體,是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
它下屬的保險和再保險業務,可以源源不斷地給巴菲特輸送「彈藥」。
保險業務的特點是,經常可以提前收到一大筆保費,等到出現實際需要理賠的事件,錢才會付出去。
所以它們賬上總是有大量現金可以用來投資。
而且這樣得來的錢成本也是極低的。
論文里通過測算,得出巴菲特長期杠桿在 1.6 倍的水平。
對我們普通人來說,沒有自己的保險公司,沒有辦法學習他加杠桿。
所以要除去這個杠桿因素。
所以 20% / 1.6 = 12.5% ,就落在了我剛才說的12-15%的范圍里了。
所以,對于絕大多數普通投資者來說,12-15%是幾乎不可能的數據……
那是股神級別的業績。
國內的話,孟巖有公布數據。
2017 年 9 月,孟巖開始記錄本金 500 萬的投資實證。
截至 2023 年 3 月 17 日復盤的時候,實盤的年化收益率,為 7.14%。
孟巖,年化7.14%。
所以你的投資水平,可以說是頂流了。
大部分人,是達不到你的程度的。
4
信息說,瞧東哥這話,說的真委婉。
你直接說我沒有辦法長時間維持這么彪悍的高收益不就行了。
不過你說的,我也得認。
咱都是業內人士,也不用說虛的。
長期維持8%的年化,的確很難。
東哥說,其實這還只是一個理由,就是投資難度太大。
就算你投資能力很強,長期來看的確能拿到這個業績,也依然應該配置一些儲蓄險。
為什么?
因為儲蓄險,和買股票,是兩種不同的產品。
彼此不是競爭關系,而是互補關系。
最簡單地說,你8%的年化,是每年都能拿到穩定的8%么?
不是的。
股票市場波動大,牛熊轉換,起起伏伏是常事。
所以如果現在是熊市,又恰好用錢,怎么辦?
只有股票的話,就只能割肉,結果賬面虧損變成實際虧損。
如果有保單,玩法就多了。
比如局部退保,可以有現金流;
或者可以用保單抵押貸款的功能,把保單做抵押,從保險公司借出保單現金價值的一個比例。
比如借出保證現金價值的80%。
就很輕松的解決了這種流動性的問題。
5上面這些,都是術這個層面的考慮。
我更傾向于另外一個道層面的考慮,就是考慮資產配置。
嚴肅的學術文獻,以及專業頭投資人,都會反復提到:
資產配置是成功投資的關鍵。
市面上有很多配置方法。
比如
各大基金平臺推崇的四筆錢;
流行的標準普爾家庭資產配置;
4321配置法;
把這些配置方法穿透到底層,就會發現,其實資產配置的底層邏輯,是核心衛星配置策略。
核心衛星配置策略的關鍵是:區分核心資產與衛星資產。
什么是核心資產?
核心資產以確定性的資產增值為目標,穩定地獲得市場的平均回報。
這里面的關鍵,是穩定的增值。
不能有太大的波動,但也需要有合理的收益。
衛星資產則不同,目的是為了獲得超額收益,所以需要承擔更高的風險。
核心資產以穩健為主,債券型基金、保險之類,都屬于核心資產。
衛星資產以超額收益為主。
股票、股票型基金,第三方財富管理、比特幣之類,都可以歸在衛星資產里。
6
核心資產和衛星資產,有具體的分配比例么?
沒。
每個人的風險偏好不同、投資能力不同,沒有萬能的比例。
甚至不同的人,對到底什么是核心、什么是衛星,也有不同觀點。
比如專業投資人,可能會把期貨、期權之類金融衍生品,歸類為衛星資產。
把股票型基金歸類為核心資產。
在他來看,買入股票型基金,是降低波動。
但對大部分普通人,股票型基金可能有30-50%的波動,風險已經太高了。
應該歸類到高風險的衛星資產里。
大行其道的標準普爾家庭資產配置,其實純屬扯淡。
每個人的負債比率、現金流狀況、年齡及家庭組合情況,都不一樣。
怎么可能有秘籍、法寶,放之四海而皆準的一種通用的策略?
能同時滿足世界上所有人?
我搜遍了嚴肅的投資書籍、數據庫、學術論文,并沒有找到關于它的論述。
甚至在國外網站上,都很少見到關于它的文章。
所以大概率上,是國內什么投資機構,生造出來的一個概念。
碰瓷罷了。
7
在實施層面,一個更實用也更有意義的配置思路是,努力增加核心資產的價值。
把衛星資產的收益,不斷沉淀到核心資產上,讓自己的核心資產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
舉個例子。
你可以把香港儲蓄險,當成核心資產,安全性高,收益性也不錯。
長期鎖定5-7%,幾乎無風險。
把股票當作衛星資產。
股票上賺了20萬,就可以考慮把其中10萬,通過儲蓄險保單,沉淀到核心資產里。
剩下的10萬,當作衛星資產額外增加的本金,繼續承擔一定風險,博高收益。
這樣核心資產就越滾越大,日漸豐盈。
8
潛在說,東哥說的有道理。
我有個問題就是,為什么要用香港的儲蓄險,做核心資產?
為什么不是其他?
我說,核心資產需要滿足的幾個條件,香港儲蓄險都能幾乎完美實現。
在安全性的角度,保險產品,是超過你能見到的絕大多數投資品的。
保險本身,玩的就是風險控制。
和信托、P2P,根本不是一個量級的東西。
在收益性的角度,保險長期年化,能到5-6.5%,完爆市面上絕大多數穩健收益產品。
比如現在比較主流一款產品,年化收益率如下
收益性上,相當彪悍。
唯一的問題,就是早期的流動性。
上表可以看出,前10年的收益,其實很平庸,也就2%左右。
但10年后,收益性就大為改善,開始發揮威力。
這時候流動性也得到了改善,比如可以隨時做局部退保,啥時候用錢啥時候取。
很多人會用它做養老規劃,就是等退休后,每年都可以從里面取一些錢出來。
這就同步實現了高安全性、高收益性和高流動性。
人生很長,咱可以用儲蓄險,創造一個與生命等長的終生現金流。
9
比如像下面這個物料。
30歲的時候,每個月給自己存5000塊錢,一共存5年。
加一起鎖定30萬。
然后從60歲開始,每年10萬,可以一直領終身。
就算領到100歲,還剩114萬,可以作為遺產,留給孩子。
100歲之前去世怎么辦?
里面的錢,依然是自己的,依然可以繼承。
甚至更靈活一些,可以提前把受保人,換成孩子。
讓這筆錢,不斷的翻滾下去。
就像在院子里,種下一顆搖錢樹。
保護了自己,也安排好了整個家庭。
國內保險,相比之下,短期收益比香港保險高,比如10年內;
但長期收益上,簡直天淵之別。
10
所以香港的儲蓄險,與你股票投資,是相輔相成,互為補充。
即使你的投資水平高,也可以考慮買一些儲蓄險。
也應該買一些儲蓄險。
把它,也納入自己的投資系統里,作為壓艙石。
不用再擔心,現在的3500點,到底是浪漫的開始,還是輝煌的結束。
讓自己的財務狀態,更健康一些。
這也是這幾年我自己在資產配置思路上的一個轉變。
財務自由,對我們普通人,太遙遠了一些;
但財務健康,是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思考的問題。
關注東哥,保護中產財富,一起慢慢變富。
東哥目前提供如下服務,有需要的朋友歡迎微信來撩。
,一個經營強鏈接的社群。
群里有老板、投資人、500強高管、律師、HR……
討論個人IP打造、中年人第二曲線、碩博學歷提升、企業出海項目等。
,分享一些專業金融知識及硬核資訊;
討論香港保險、香港銀行開戶、美股投資、比特幣投資、房產投資等。
人是萬物的尺度。找一群人一起走,一起慢慢變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