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歷是六月十三日,傳說是魯班師傅的誕辰,也是木工最重視一個節日。每年的這一天,民間有一項特別的傳統活動, 就是派 “師傅飯″。所謂 “師傅飯”, 就是用大鐵鍋煮白飯, 再加上一些粉絲、蝦米、眉豆等。相傳吃了師傅飯的小孩子, 不僅能像魯班那么聰明, 而且還會長得又高又大、健康伶俐。
魯班畫像
木工這一行可說是最古老的行業,和瓦工一樣、在建筑業一直占有很重要地位;但木工比瓦工的技術性更強、更細致,一般說來,瓦工能干的活兒,木工都能干;而木工干的活兒,瓦工卻未必能干。
木工的祖師爺是魯班,姬姓,公輸氏,字依智,名般,人稱公輸盤、公輸般、班輸,尊稱公輸子,又稱魯盤或者魯般。因為“般”和“班”同音,古時候通用二字通用,故人們常稱他為魯班。
魯班是春秋時期的魯國人,生于周敬王十三年(公元前507年),卒于周貞定王二十五年(公元前444年),那個時期大約是在春秋末期到戰國初期。魯班出生于世代工匠的家庭,從小就跟隨家里人參加過許多土木建筑工程勞動,逐漸掌握了這行業的技能,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
作為一位木工,魯班不僅發明了木工師傅們使用的工具,如鋸、鉆、刨子、鏟子、曲尺,以及劃線用的墨斗,而且還發明的礱(lóng,去稻殼的工具)、磨、碾子等農具,因而被稱為“百工圣祖”;甚至,他還發明一些戰爭工具,如云梯和鉤強。
連環畫中的魯班
連環畫中的魯班
云梯是古代攻城用的器械,相關文獻記載:《墨子·公輸》,“公輸盤為楚造云梯之械,成,將以攻宋”;《戰國策·公輸盤為楚設機章》,有寫墨子見公輸般時說“聞公為云梯”;《淮南子》曰:魯班即公輸般,楚人也。乃天子之巧士,能作云梯。關于云梯的用途,《淮南子·兵略訓》許慎注:“云梯可依云而立,所以瞰敵之城中?!?/p>
“鉤強”也稱“鉤拒”、“鉤巨”,是水戰時用的工具,可鉤住敵方戰船?!赌印攩枴分薪榻B說,“昔者楚人與越人舟戰于江,楚人順流而進,迎流而退,見利而進,見不利則其退難。越人迎流而進,順流而退,見利而進,見不利則其退速,越人因此若埶,亟敗楚人。公輸子自魯南游楚,焉始為舟戰之器,作為鉤強之備,退者鉤之,進者強之,量其鉤強之長,而制為之兵,楚之兵節,越之兵不節,楚人因此若埶,亟敗越人?!?/p>
魯班還發明了一些生活用品,如傘和鎖鑰。傳說魯班的妻子云氏因為憐惜魯班在風雨烈日下工作,見亭子可避雨遮陰,于是想做一個活動亭子讓魯班帶在身邊;后經魯班改造,發明了傘。
鎖鑰的出現在魯班之前,從周穆王時就有了,形狀如魚;經過魯班改進的鎖鑰,形如蠡(lí,貝殼)狀,內設機關,憑鑰匙才能打開。
打井也是從魯班開始的?!肮耪叽┑厝∷?,以瓶引汲,謂之為井。”第一個在地下掘出水來的人是舜帝,第一個打出深水井的是魯班。在此之前,人類對水的需求自古都是靠江“喝”江、靠湖“喝”湖的,不靠江不靠湖的就只好“穿地取水”。
魯班的形象
穿地取水的水井非常簡陋,實際只是個水坑;魯班創造了打井的技法,發明了井壁以石砌壘的石井,以磚砌壘的磚井,以陶環套接的陶井,以沙灰捶抹的灰井,以及用木材構架的木井;他在打井的同時,還建造了井臺以防污水流入。
拉水的滑輪也是魯班發明的。魯班發明了井以后,看見鄉親們一頭挑著瓦罐,一頭挑著一團井繩走上井臺,一抽一抽地半天提不上一罐子水來,他經過琢磨又發明了拉水的滑輪,后來滑輪又“轉”成了轆轤,轆轤又“轉”成了風車,風車又“轉”成了水車……
不過,千萬不要真的認為魯班是“一個人在戰斗”,其實,魯班的故事很多是附會的,一些別人、或集體的創造和發明也都算在了他的身上,所以,魯班的名字實際是代表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集體智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