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年,很多自主品牌,包括一些在國內市場還沒有站穩腳跟的新勢力品牌,大家都在強調“出海”。有一說一,我希望中國品牌能在國外市場全面打開市場。就像我現在看到一些關于老外看到中國新能源汽車“哇,哇,哇……”的視頻,我也愿意多看兩眼。但事實上,中國品牌、中國新能源汽車出海并沒有想象中那么順利,成績也沒有那么優秀。講真,如果說真正能得到國外用戶全面認可的新能源汽車品牌,似乎也就比亞迪一個。
不知道大家是否關注過中國乘用車出口數據,上個月,中國乘用車出口48萬輛,同比增長23.8%,環比增長7.3%,一度刷新單月出口紀錄。這個數據看著其實是挺漂亮的,但是這并非單一品牌,而是整個中國乘用車出口數據。其中新能源占比41.1%,也就是19.8萬輛,這又不是一個國家的出口量,而是針對全球市場,可以說中國新能源汽車出口表現并沒有大家想的那么樂觀。
再說一個扎心的事情,中國新能源車在海外市場的真實份額只有一小部分,而且幾乎還是比亞迪一家撐起來的。不信?用數據說話。
在剛剛過去的上半年,全球新能源乘用車銷量為772萬輛。中國本土吃下了大部分市場份額,新能源汽車的銷量約為527萬輛,占比68.3%。相比之下,中國以外的市場僅售出244.9萬輛新能源車。很多人可能覺得也不少了,畢竟新能源汽車才發展幾年,但重點是這244.9萬輛新能源汽車里面,中國品牌只拿下12.7%的份額,計算一下,也就是31萬輛左右。
如果用中國品牌的銷量除以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中國品牌實際上也就賣了4%。而這4%,幾乎是比亞迪完成的,有興趣的小伙伴可以搜一下2025年上半年,比亞迪的海外銷量。至于說其他中國品牌,尤其是一些新勢力品牌,要么還沒成氣候,要么剛開始推進。至少從現階段來說,出海不是在海外開一家店就行的,老外認可才是關鍵?,F階段能讓老外心甘情愿掏錢包,并且不斷說good的中國新能源汽車還是要看比亞迪。
很多小伙伴可能會說,難道除了中國品牌之外,還有國外品牌也造新能源汽車嗎?大家是不是忘了大眾、特斯拉等等。雖說大眾ID.系列在國內表現一般,但在歐洲還是屬于暢銷品的,至于特斯拉就更不用多說了。所以,自主品牌出海還是任重道遠。就目前的情況來說,初步實現全球化模型,比如在當地有工廠、銷售、售后,以及有專船的自主品牌,似乎還是只有比亞迪。
寫在最后,全球新能源汽車市場很大,其他自主品牌真的要好好努力了,別整天只想著跟消費者講故事,而是要拿出有實力的產品,去全球市場“戰一戰”。希望咱們的國產車越來越好,成為當地受歡迎的“進口車”“合資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