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鐵匠朱其升看到家家戶戶都掛上了毛主席頭像,他越看這個人越眼熟,于是偷偷將妻子拉到一旁對她說:“其實毛主席是我結拜兄弟。”妻子大驚:“你怕不是窮瘋了吧!”
朱其升急得臉都紅了,大聲跟妻子爭執,說自己不會認錯,毛主席就是曾經跟自己交好的潤之兄弟。
妻子看到朱其升這么激動,不禁疑惑起來,難不成他真的認識毛主席?
朱其升是位勤儉持家的老鐵匠,平日里不是種田就是打鐵,踏踏實實從不出風頭,鄉里鄉親都知道朱其升沒人跟紅過臉。
這回朱其升說自己認識毛主席,被人質疑卻絲毫不退讓。村民聽到夫妻二人爭執,好奇地前來查看情況。
朱其升口口聲聲將毛主席稱為潤之兄弟,眾人都覺得他是在說笑,誰也不敢相信,老百姓崇敬的偉大領袖毛主席,會跟村里老實本分的鐵匠稱兄道弟。
有人問朱其升,既然他說認識毛主席,有什么證明沒有,兩人之間有沒有什么信件,或者有什么人可以證明。
這話反倒是提醒了朱其升,他已經很多年沒有跟毛主席聯絡,寫一封信問候也算情理之中。他跟毛主席的交集雖然已經過去了很久,可是二人當時肝膽相照的戰友情是不假的。
朱其升言辭鑿鑿告訴眾人,他不說假話,也不想借毛主席的光,只是為聽到過去戰友的消息而感到高興,所以他會寫一封信寄給毛主席。
朱其升瞧著墻上掛著的毛主席畫像,心里有許多感慨,當初他見到毛主席的時候,毛主席還是個意氣風發的青年。畫像中的毛主席飽經風霜卻依然氣宇軒昂,看到就忍不住心生敬仰。
回到家,朱其升立刻提筆寫信。信寄出去后,朱其升也忍不住忐忑起來,毛主席每天處理國家大事,能看到自己的信件嗎?過去了這么多年,毛主席還會記得自己嗎?
信件許久沒有回音,旁人都覺得朱其升是說大話,朱其升沒有爭辯。跟毛主席認識的那段日子,讓朱其升記憶深刻,他無論如何也無法忘懷。
那是1911年,朱其升參加革命軍,他加入湖南新軍步兵營,在軍營里待了兩年,算是個經驗豐富的老兵。
革命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有不少年輕人前來參軍,軍營外的登記處熱火朝天,擠滿了想要入伍學生和青年。
朱其升走出軍營,恰好聽到一名學生據理力爭的聲音,正是化名毛潤之的毛澤東。因為缺少擔保人,招兵的長官拒絕接收毛潤之。
毛潤之十分渴望加入革命軍,不肯離開軍營,正好碰到了朱其升。朱其升耐心詢問,得知了毛潤之想要投軍,但是遇到了困難。
在交談中,毛潤之對朱其升坦誠了自己的經歷和想法,朱其升對毛潤之印象深刻,覺得他談吐不凡、志向高遠、意志堅定,于是便答應做毛潤之的擔保人。
朱其升找到好戰友彭友勝,一起為毛潤之擔保,毛潤之成為一名列兵。在軍營中,朱其升十分照顧這個生機勃勃的新兵,教他軍事常識和軍營生活。
毛潤之聰明過人,又機敏好學,不管是軍事技術還是文化知識都一點就通。在訓練之余,毛潤之還會教朱其升等人讀書認字,大家互幫互助,結下了深厚的戰友情。
1912年,南北議和,革命軍沒有了用武之地,朱其升和毛潤之所在的部隊宣布解散,大家拿了遣散費離開。
在臨別之前,幾位戰友談到以后要去哪里,毛潤之志存高遠,希望能繼續為革命奮斗,朱其升看著毛潤之,仿佛看到了初升的朝陽,他心里只有佩服。
朱其升掛念親人,回到老家務農打鐵,忙忙碌碌度過余生,他時常聽說毛澤東干了許多了不起的事情,卻不知道毛澤東就是當年那個潤之兄弟。
直到在村里看到毛主席畫像,看到畫中熟悉的臉,朱其升才意識到,自己曾經認識毛主席。
1952年,朱其升寄出去的信有了回音,看到信件開頭“其升兄”三個字,朱其升熱淚盈眶,毛主席還記得自己。
毛主席聽說朱其升現在生活困難,還給朱其升寄了些錢,讓他能做些小生意。朱其升無比感激,毛主席心懷寬廣,對普通的鐵匠也十分尊重。
參考資料:毛澤東與新軍戰友朱其升.湘潮收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