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媒體報道,百度創始人李彥宏在7月的季度高管會上發表了對Robotaxi技術路線的最新看法,相比于之前一直堅持的多傳感器路線,現在他更看好純視覺路線。
李彥宏認為 , 蘿卜快跑是在跟時間賽跑,要切換到純視覺路線才有機會。
“我們過去在自動駕駛上走了一條多傳感器融合的路線,依賴激光雷達加視覺的方案。但現在我們認識到,純視覺方案在成本和規模化上更有優勢。我們要果斷調整方向,全面轉向純視覺技術,以降低成本、加速自動駕駛的規模化運營。 如果能盡早地做出規模來,做出用戶口碑來,能夠跑通的話,我們的技術路線就有時間迭代到最終的純視覺路線。但是如果我們不能迅速占領市場,迅速打磨技術,等到有一天特斯拉這種純視覺路線真正成熟的時候,可能我們也就沒有機會了。”
長久以來,Robotaxi發展一直有兩條技術路線之爭。
一條是多傳感器路線,通過廣泛的傳感器冗余,來優先考慮安全性,從而導致部署速度較慢,但可靠性相對更高,Waymo、小馬智行、文遠知行都采用的是這一方案。
一條是,完全依賴攝像頭和AI,摒棄激光雷達和毫米波雷達,旨在通過利用其龐大的現有車隊,實現快速、廣泛的部署。
“如果不能迅速占領市場,就沒有技術路線的自由”。
這番話背后,透露出李彥宏對特斯拉純視覺路線領先速度的警惕,以及對百度原有多傳感器策略的戰略放棄。
值得注意的是,百度Apollo系統采用“純視覺+激光雷達”雙線并行的技術路線,第六代無人車RT6搭載4顆激光雷達及18個攝像頭,同時推進純視覺方案研發,宣稱其安全性較人類駕駛員提升10倍。
也就是說,百度在現階段選擇全面轉向純視覺技術并非進入一條完全沒有摸索過的道路,而是在積極尋找成本和商業化落地的突破口。
百度蘿卜快跑第六代無人車成本20.5萬元,相較于第五代下降60%。營運成本、服務成本也分別下降30%與80%。
但李彥宏的目標是"未來打無人車,要比現在打車便宜一半",這需要進一步降低硬件成本,而純視覺路線正是實現這一目標的關鍵。
眾所周知,純視覺方案完全依賴攝像頭采集數據,這種方式容易受到光照和天氣變化的影響,導致感知失真。
而在攝像頭“看不見”或“看不清”的情況下,業內普遍將激光雷達視為純視覺方案必備的安全冗余件。
從行業發展來看,多傳感器路線和純視覺路線之爭在中短期內還會持續下去,當然在一些方向上雙方的技術路線也會逐步融合。
目前純視覺方案的成本最低能做到5000元,而視覺加激光雷達的方案目前最低的成本大概在2萬左右。兩者之間的成本差距是在4-5倍左右。
成本更低是百度采用純視覺方案的根本原因。
但純視覺路線能否真正實現規模化應用,還需要取決于技術瓶頸突破。
聚焦成本、效率與合規性的前提下,既保留硬件優勢,又避免單一傳感器的局限性的融合性技術方案或將是大勢所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