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一
投訴有大額優惠券或者免單,一些乘客就會惡意投訴。我碰到過幾次,不過我有投訴豁免,都豁免掉了。
網友二
我遇到一個惡意投訴的,7個人沒法拉,就上了6個人。上車后,這群人就找茬刁難我,下車還指我罵我。直接報警拿到報警記錄,報警記錄有乘客信息,隨后我花200塊錢寫了個起訴書,把乘客起訴了,對方離北京七百多公里,我不接受網上開庭,最后庭前調解……
網友三
我跑專車也遇到過,乘客自己坐車,卻下一個代叫車預約訂單,然后下單手機頭像在異地城市。上車問他尾號啥都不回答,到了目的地,說自己沒坐車。平臺居然把那筆訂單直接顯示關閉。后來我磨了一個星期,平臺才把錢給我。什么乘客都有,跑專車居然也能碰到這樣的。
網友四
夏日活動,100單0投訴,最后一天碰到一個上車改終點,改近了一公里,送到后叫我多跑一公里去原來的地方。我送了還被他投訴我繞路,申述退款0.86元。就這樣服務分少+了2.5分,前面的白跑了。
網友五
上車到下車沒有說一句話,投訴服務態度不好;開著空調,結果下車惡意投訴說不開空調;路過附近農戶施肥,投訴車內異味。這樣的惡意投訴,都遇到過。平臺憑什么只相信乘客片面之詞,平臺有監控手段嗎?平臺出臺這些規則,就應該有相應的監控設備,車內溫度監控,車內異味監控,既然做不到監控就應該不能隨意判責。
網友六
很多乘客會投訴車上有異味,或者所謂服務態度差這些項目,然后平臺就說,這些投訴屬于主觀感受,平臺無法判斷。尤其是所謂的聚合平臺,乘客投訴很簡單,訂單結束頁面就有投訴入口。但是司機想申訴是難上加難,就一個人工客服,電話根本就打不到。
網友七
坐標濟南,跑聚合遇到個惡意投訴印象太深了。
上車點在大學門口路邊,我就在那,乘客在路邊,我和乘客直線距離就幾米,規劃的接駕路線卻是去學校里掉個頭!
我直接開到乘客定位的上車點,點了到達乘客上車點。乘客三人坐車,多平臺打車,把我的取消了。搞笑的來了,判我有責,原因是提前到達上車點導致乘客取消。
網友八
昨天剛被投訴,全程一句話沒有,下車乘客還在說謝謝,反手就是一個差評,特無語。
乘客惡意投訴對司機不公平,最起碼7天內有2次同樣的問題投訴才考核司機7天。
網友九
這種情況不少,都是平臺慣的,每次投訴都是用優惠券來息事。那些在車上吃東西的、小孩兒直接踩座椅的、大聲打電話或是外放刷視頻的、腳蹬前排座椅的等等,投訴應該是雙向的,不能只強調服務,也應該定位服務對象。
今日互動
你跑車有遇到過惡意投訴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