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春和
編輯|洲洲影視娛評
“有這樣的爹,何必遭這份罪。”
可5歲的朱雨玲在少年宮捏起乒乓球拍時就沒回頭。
不依靠父母光環,身患癌癥的她,再上賽場,終成人生贏家。
父母光環
他創辦科技公司,從事高端閃存芯片研發、測試和量產,打破了國外品牌長期壟斷國內市場的格局。
他帶領公司生產的芯片為中國信息安全產業發展注入新活力,為我國宇航設備所需存儲器芯片提供可靠保障。
他創辦種植專業合作社,以新型經營理念建成10萬只標準化種兔繁育基地、1萬噸兔飼料加工廠,形成下轄6個肉兔養殖場的產業鏈。
帶動1370余戶養兔散戶、47家合作社發展。
他在2017年被評為“四川杰出民營企業家”。
他身兼粵澳工商聯會副會長、澳門東盟國際商會理事、珠海市致富愛心公益協會會長等職。
極具商業價值又熱心公益的他,有很多頭銜,可很少人知道他的名字。
他叫朱紀軍,在他心里,最驕傲的頭銜從不是那些商會職務,而是“朱雨玲的父親”。
這個女兒,偏要走出一條和他不一樣的路。
朱雨玲全家福
朱雨玲明明可以靠著父親的努力,輕松繼承家業,卻偏要畫出不同顏色的人生地圖。
這一切還要從她5歲那年說起。
上小學的朱雨玲和同學到少年宮打乒乓球,教練王強感覺她很有天賦。
對乒乓球也很喜愛的朱雨玲,便開始在每天放學后,去打兩個小時乒乓球。
在別的小伙伴逐漸喪失興趣的時候,她卻對乒乓球越發迷戀。
看到她有自己的興趣愛好,父母在精神上很支持她。
然而,乒乓球訓練受苦受累的孤獨道路,需要她自己一個人扛。
年少的朱雨玲,選擇堅定地將自己的人生路一步步走下去。
7歲,朱雨玲靠著過硬的技術打進了省隊,在國手陳龍燦的悉心指導下,球技飛速提高。
這背后是她每天揮拍數千次,常常手臂酸痛到抬不起來,第二天還繼續堅持換來的成果。
而對于體力訓練,她從不偷懶,她知道力量和耐力的增強,可以讓自己更適應乒乓球的高強度對抗。
7年省隊時光,球臺邊緣的劃痕記著她的汗水,也為她鋪就了通往更高舞臺的路。
14歲那年,朱雨玲全省第一的成績,讓她聽到了國家隊的召喚。
可在國乒這個人才輩出的團隊里,要成為佼佼者的難度可想而知。
好在乒乓球這項運動,早已刻在了朱雨玲成長歲月的每一刻。
在世青賽上成為最年輕女單冠軍那年,她15歲。
朱雨玲憑借優異成績,晉升進入國家一隊,正式開啟了征戰國際的乒乓球生涯。
從世乒賽女團冠軍到女雙冠軍再到女單亞軍,從世界杯女團冠軍到女單冠軍,再到連續三年拿下亞洲杯女單冠軍。
一路拼搏的路上,她成為了國乒錦標賽歷史上首位女單三連冠得主,也是國乒錦標賽女子雙打冠軍。
她和陳夢并肩作戰堪稱完美,被媒體評為“國乒雙子星”。
一枚枚獎牌疊起的高度,讓朱雨玲離奧運夢想越來越近。
2019年,24歲的她站在了沖刺東京奧運會的起跑線上。
就在訓練強度拉滿、距離奧運資格賽只剩一步之遙時,身體發出的警報聲,猝不及防地打斷了她的腳步。
人生贏家
全力沖刺東京奧運會資格的時間里,高強度、高專注力的訓練下,朱雨玲完全沒察覺自己身體有任何不適。
直到2020年8月,東京奧運會隊內模擬訓練賽的身體檢查中,她因免疫系統指標異常被檢出。
她無奈退賽,再次體檢后被確診甲狀腺癌。
從獎牌加身的星光熠熠到身患癌癥的病人,朱雨玲對于突如其來的打擊,只能接受。
2021年,在隊友前往東京賽場為國爭光的時候,她接受了甲狀腺手術。
被切除部分甲狀腺組織的她,在網絡上發布了積極抗癌的照片。
手術后的她,開始經歷漫長的化療,驟降15公斤的體重,大把脫落的頭發,極度虛弱的身體,幾乎都預示著她握拍打球的生涯離她越來越遠。
手術臺上的麻醉散去后,她的思路逐漸清晰,就算不能打球,她的人生也不會就此停擺。
在后續康復治療的時間里,她將人生重心轉向學業
她進入電子科技大學,開始攻讀中外合作管理學博士學位。
在校期間,她的學霸能力為人驚訝,僅僅一年時間,她就遠赴葡萄牙完成了全英文開題報告。
面對企業高管占80%的班級,28歲的她作為“最小師妹”很快融入了學術圈層。
有了學術基礎作為指導,朱雨玲第一次走進了家族企業,擔任了父親半導體技術有限公司的執行董事。
然而,她的夢想是乒乓球,她努力了20多年,怎么可能就此輕易放棄。
無法上“戰場”的日子,她以老師的身份走進了天津大學體育部,被聘請為副教授。
她帶領更多大學生了解體育運動,率天津大學乒乓球隊參加大學生乒乓球賽,拿下北方賽區一等獎的好成績。
這些日子里,朱雨玲也密切關注著自己的康復情況。
伴隨著術后康復,癌癥緩解和甲狀腺功能重建,她的器官功能和免疫系統在2023年的檢測中,已經處于健康范圍。
體能測試達標,專項技術和戰術適配達標,她看到了自己重回賽場的希望。
2024年,澳門人才引進計劃中,她成功申請到了澳門的居民身份。
拿到這個身份的下一步,她還要上“戰場”。
2025年,闊別賽場5年的朱雨玲出現在了WTT美國大滿貫女單的賽場。
30歲的她靠著絕佳的技術打進決賽,在這些年中,她的戰術進化令人矚目。
從反手擰拉直線得分,到利用假動作晃撇制造對手失誤,她將技術精細化與戰術模塊化結合,實現了對年輕選手的降維打擊。
賽場上,她接連淘汰世界第二王曼昱、韓國名將申裕斌,首次登頂WTT大滿貫。
從癌癥手術臺到世界之巔,她用行動書寫了屬于自己的涅槃傳奇。
結語
從5歲握拍的好奇,到24歲抗癌的咬牙,再到30歲重返巔峰的怒吼,朱雨玲的人生,從來不是“父母光環”能框住的。
從手術臺到領獎臺,朱雨玲的傳奇從來不是繼承來的,而是親手打出來的。
部分消息
曾與陳夢并稱“國乒女單雙子星”,前世界第一朱雨玲王者歸來,奪得女單冠軍|上觀新聞
復出不到一年,朱雨玲4-2逆轉陳熠,首奪WTT大滿貫冠軍!賽后回應:回到賽場就像一場夢,希望大家給陳熠掌聲|環球網
巔峰期患癌,讀博任大學副教授,還是家族企業董事,朱雨玲王者歸來:回到賽場像夢一樣|紅星新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