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巴空戰一錘定音,法國“陣風”戰機在中國殲-10CE面前現出原形,如今卻倒打一耙指責中國“虛假宣傳”,這種輸不起的嘴臉實在難看。
5月7日的印巴空戰中,巴基斯坦飛行員駕駛殲-10CE擊落三架“陣風”戰斗機,該事件得到了包括美國、巴基斯坦在內的多國情報機構確認。然而法國情報部門卻宣稱中國駐外使館“試圖讓原本屬于法國的買家購買中國戰斗機”,甚至污蔑中國國防武官“帶頭抹黑‘陣風’”。美聯社7月6日援引法國情報機構消息稱,法國認為中國駐外使館的活動導致印尼等國“要么放棄購買更多‘陣風’,要么干脆保持觀望”。但中國國防部明確回應,相關說法“純屬毫無根據的誹謗和造謠”,中方在軍品出口上一直持慎重、負責任的態度。
“陣風”戰機(資料圖)
法國為何如此急切地甩鍋中國?答案很簡單——“陣風”賣不動了。作為歐洲頂流戰機,“陣風”曾暢銷全球,法國已向8個國家出售該機型,其中印尼訂購42架并考慮增購。然而印巴空戰后,“陣風”的實戰表現令人大跌眼鏡。巴基斯坦憑借殲-10CE、霹靂-15導彈和ZDK-03預警機組成的體系,擊落至少三架“陣風”,部分戰機墜毀在機場10公里范圍內。法國“陣風”戰機號稱“歐洲頂流”,卻在實戰中被中國戰機組合擊敗,暴露出性能或飛行員訓練問題。
實戰結果直接影響了“陣風”的國際銷售。印尼可能不再增購“陣風”,轉而向中國和土耳其發起了詢盤;印度作為主要買家,以“戰機性能不佳”為由要求法國大幅折扣;甚至連韓國也公開嘲笑法國制造,認為“陣風”不敵韓國KF-21。法國試圖用“中國虛假宣傳”掩蓋“陣風”性能不足的事實,但國際社會早已看穿這一套路。
更可笑的是,法國不僅不反思“陣風”為何戰敗,反而倒打一耙指責中國“破壞市場”。法國情報部門炒作稱,中國駐外武官在會議中“貶低‘陣風’性能,推銷中國武器”,甚至聲稱中國在社交媒體散布“病毒式帖子、篡改殘骸圖像、AI生成內容”等虛假信息。然而,法國軍方官員也承認,他們無法直接證明中國政府參與其中。中國國防部則直接駁斥,稱法國情報部門的指控“純屬捕風捉影”。
殲-10CE(資料圖)
事實上,中國官方從未主動評價印巴空戰結果。環球網報道,中國外交部在發布會上被問及此事時,發言人僅回應“無可奉告,不了解此類情況”。倒是法國自己心態失衡,馬克龍政府甚至要求中方對“陣風”滯銷負責,這種無理取鬧的行為只會讓國際社會更加看清法國的嘴臉。
“陣風”戰敗的影響遠不止于此。作為法國國防工業的拳頭產品,“陣風”銷量下滑將直接影響法國軍火出口收入。更嚴重的是,法國在國際軍火市場的信譽受損,未來可能面臨更多國家的質疑。印尼軍方已開始評估采購殲-10CE的可行性,埃及也有意加購中國戰機,這些國家此前都對“陣風”贊賞有加,如今卻轉向中國,說明“陣風”的實戰表現已讓買家失去信心。
法國為何如此執著于“甩鍋”中國?深層原因在于軍貿競爭背后的政治博弈。法國作為歐盟領頭羊和五常之一,一直將武器出口視為提升國際影響力的重要手段。然而,“陣風”戰敗暴露了法國軍工的短板,而中國殲-10CE憑借高性價比(單價約5000萬美元,僅為“陣風”的1/4)和實戰表現,正逐步搶占市場。法國無法接受這一現實,只能通過輿論攻擊抹黑中國,試圖挽回顏面。
但事實勝于雄辯。印巴空戰的結果已證明“陣風”性能不足,而中國殲-10CE的實戰口碑正在國際市場上擴散。未來,隨著更多國家認識到“陣風”的真實性能,法國的軍售困境只會進一步加劇。法國若繼續執迷不悟,只會讓自己在國際軍火市場上更加孤立。
法國人這次真的露出了真嘴臉——“陣風”賣不動就怪中國,輸不起的姿態實在太難看。然而,國際軍火市場的競爭靠的是實力,而不是輿論戰。中國憑借扎實的技術和實戰表現,正贏得越來越多國家的信任,而法國若繼續沉迷于“甩鍋”游戲,最終只會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